下周一起通知存款利率調整!為何調整?影響幾何?

2023-05-13     新京報貝殼財經

原標題:下周一起通知存款利率調整!為何調整?影響幾何?

財經原創出品

記者 姜樊

編輯 陳莉

5月12日,新京報貝 財經記者獲悉,部分銀行即將自下周一開始調整通知存款利率,但由於各家銀行情況不一,因此調降的幅度差異較大。這意味著監管層針對通知存款、協定存款利率上浮上限調整即將落地,銀行業這場凈息差的「保衛戰」已進入深水區。至此,包括各期限定期存款、活期存款以及類活期存款的利率均已有所調整。

銀行存款利率下降的同時,4月銀行存款規模亦出現了負增長。5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人民幣存款減少4609億元,同比多減5524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1.2萬億元。

相反,4月以來銀行理財的規模出現較大幅度的回升。

展望後市,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預計,後續存款利率仍有下調的空間。對於理財市場而言,存款利率下滑將減弱對於儲戶的吸引力,理財產品有望迎來增量資金。

01

有銀行將調降50個點

智能通知存款將被叫停

近日,新京報貝 財經記者從多個渠道了解到,監管部門通過存款自律機制向銀行下發通知,自5月15日(下周一)起下調通知存款上浮上限調整,同時叫停了具有自動轉存功能的通知存款品種。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當前各家銀行實際執行的通知存款利率差異較大。一方面銀行考慮自身情況定價,另一方面各地區自律機制亦將根據本地區情況引導銀行存款利率調整,因預計不同地區、不同銀行通知存款利率調降的幅度各有不同,這亦體現了存款利率的市場化。

「我行之前7天通知存款的利率是2.1%,因為相對較高而被監管要求下調。」某地方性商業銀行內部人士向新京報貝 財經記者透露,目前最終利率仍在討論之中,但至少下調50個基點。也就是說,最終7天通知存款的利率可能僅在1.55%-1.6%。

5月12日晚間,平安銀行公告稱即將在下周一下調通知存款利率。其中,5萬以上1天通知存款利率下調至0.8%,7天通知存款利率下調至1.35%,下調幅度為15到20個基點。5萬以下通知存款的利率按活期利率執行,提前支取亦將按活期存款執行。同時,該行還將自5月14日起暫停銷售「智能通知存款」產品。

另有股份制銀行業內人士表示,此前該行推出的可以自動轉存、利率較高的通知存款品種或將下架,利率亦將有所下降,但目前還沒有通知下降到多少。不過,這類通知存款或不會在下周「一刀切」,「按照前兩天的通知,將保持到6月底」。

此外,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銀行選擇跟進下調各類定期存款利率。

據新京報貝 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僅5月份就有浙商銀行、恆豐銀行、渤海銀行等調降了活期存款利率和部分定期存款利率,部分銀行5年期存款掛牌利率已經調降至3.0%以下。而4月以來,山東、廣東、河南、湖北、陝西等多個省份的城商行、農商行也相繼下調存款利率,多家中小銀行五年期整存整取產品利率降至4.0%以下。

02

將減少存款定價的無序競爭

更多資金流向理財市場?

存款利率的下降將對銀行理財市場產生新的影響。

以調降通知存款和協定存款利率為例,在明明看來,這兩類存款都具有類活期存款的特徵,但在實際情況中利率卻遠高於活期存款,屬於變相「高息攬儲」,因此本次主要對這類產品進行了規範。此次調整將減少存款定價的無序競爭,減輕銀行負債成本,但也會增大銀行的攬儲難度,可能會有更多的資金從存款產品轉移至理財市場。

事實上,此前一度呈現出瘋狂漲勢的存款規模在4月份已經出現了負增長,其中住戶部門的存款規模下降較大。另據新京報貝 財經記者了解,銀行理財產品的規模則已經有所回升。

「4月對於銀行而言本就是 『小月』,往年4月份存款增長都會相對較少。」金融監管資深專家周毅欽告訴新京報貝 財經記者,就今年而言,存款規模的下降也可能與當前投資者風險偏好回升有關。4月以來,存款利率持續下降,而股市、債市雙雙回暖,銀行理財、基金等投資產品規模亦出現回升。

某國有銀行理財子公司業內人士向新京報貝 財經記者透露,4月以來,其所在的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規模已經開始上升。「現在大家都在忙著拼規模、搶市場,都想藉此時機更多地搶占市場。」

招商證券分析師廖志明預計,理財凈值持續回升,二三季度理財規模或相對明顯地增長。其中,2023年1月下旬以來,固收類(不含現金類)理財規模重回增長通道;4月初以來,現金類規模明顯增長。由於一季度固收類理財收益亮眼,且二三季度沖存款力度預計明顯減弱,存款利率趨於下行,理財規模或相對明顯地增長,對信用債的配置有望明顯增強。二三季度理財對信用債的正反饋預計延續。

在業內人士看來,銀行存款利率的下降,還有助於推動債券市場回暖。而銀行理財的底層資產更多投向債券市場,因此也將從一定程度上作用於理財產品的收益率。

明明表示,此輪調整將降低儲戶儲蓄意願,為債券等其他金融產品帶來增量資金,有助於推動債市持續走牛。「無論是機構對於資產收益的要求降低還是存款搬家帶來增量資金的邏輯,均指向利率中樞將在二者相互作用之下逐步走低。」

廖志明則指出,儘管未來幾年債券收益率有很大的可能性創歷史新低,但在債券收益率顯著下行後,需要降低投資回報預期。由於債券票息明顯走低,未來幾年,理財可預期的投資回報或很難超過3.5%。因此2023年前四個月的理財收益率很難持續。

此外,明明還指出,考慮到部分理財也會配置存款等產品,存款產品利率下滑也有可能帶動理財產品的收益走低。

實際上,當前理財子公司已經逐漸改變策略,越來越多地將銀行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從投資存款、純債資產,轉為更多具有含權類資產的多資產策略,以此來獲取更好的收益率。

03

作為避險的存款利率或還將下降

百姓應如何投資?

銀行凈息差收窄,是金融監管部門引導金融機構調降存款利率的主要原因。近年來銀行貸款端利率持續下降,但由於市場競爭相對激烈,存款利率則保持了相對較高的水平。這使得作為銀行主要收入來源的凈息差持續承壓。

隨著存款利率的持續調整,多家銀行高管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雖然凈息差依然承壓,但預計今年一季度已經觸底。

不過,多位受訪的業內人士認為,壓降存款成本是大勢所趨,未來存款利率仍有下降的空間。

周毅欽認為,在解決凈息差承壓問題之外,銀行存款利率下降,將為貸款端利率下調騰挪空間,這可為進一步的經濟復甦提供支持。不過,銀行存款利率下降的目的並非是讓百姓手中的錢不值錢,因此存款利率下降的空間也不會太大。

不過,作為避險的存款利率下降之後,近期股市、債市紛紛回暖,百姓應如何投資?

匯華理財表示,當前市場增量資金不足導致權益市場行情呈現出存量博弈特徵,不同板塊間結構性分化較大;AI與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主題相關行業仍是配置主線,但其各相關支線或有更多輪動,需把握配置結構與節奏。

平安理財亦認為,就5月而言,股市或仍將處於趨勢不明朗、存量博弈下的風格輪動狀態,投資者很難既靈活又精準地捕捉輪動行情。平安理財建議,布局多品種、長期限的含權產品,既可在短期內平衡多價值和結構輪動機會和風險,也可抓住長期穩健參與股市的資產價值配置機會。

對於債券市場,匯華理財建議,儘管隨著境內市場對經濟的預期轉弱,債市持續走強,槓桿、久期和信用利差策略都有較好表現,但期限利差與信用利差已壓縮到相對低點,後續配置上做好久期和信用風險上的防禦,不宜追漲。

此外,多位理財人士提示,儘管當前各類市場均有復甦跡象,但市場隨時都有可能出現變化,投資者在理財時仍需對市場保持敬畏和審慎之心,量力而行。

往期精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52f5a617c6fc712a46bfaba2f5fe9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