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媽不認!基金虧損如何回本?專家支招→

2023-06-07     新京報貝殼財經

原標題:「跌」媽不認!基金虧損如何回本?專家支招

財經原創出品

記者 潘亦純

編輯 王進雨

遲遲未能守得雲開見月明,基民楊先生陷入糾結。

「2021年11月初買了只新能源基金,目前還虧。我現在一邊想繼續持有,又怕新能源行情遲遲不來。一邊想贖回錢投點最近熱門的中特估、AI類基金,但也怕走錯賽道」。

這樣的心理鬥爭於基民而言或許有共鳴。2021年一波牛市後的「急冷」套牢不少基民,特別是湧入新能源、醫藥、消費等賽道,如今可謂「回本路漫漫」。Wind數據顯示,2021年11月1日至今年6月6日收盤,新能源指數、中證醫藥指數以及中證消費指數分別下跌了30.16%、27.91%、22.46%。

「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如何破解?長期持有的基金仍虧損,怎樣回本?「AI+」和中特估躥紅,熱門賽道還能追嗎?

01

基金虧損怎麼破?

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

投資水平較高可押寶「小而美」

「別人買基金是為了賺錢,我買基金是為了回本。」談到自己持有的基金,楊怡(化名)算了一筆帳,2022年6月份買入某新能源汽車基金,至今已虧損近40%。

公募基金業成立至今已有25年時間,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31隻基金實現了累計超10倍的豐厚回報,但「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現象仍比較突出。根據《2023年基民理財行為及投教偏好調研報告》,77%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基金投資收益未達預期,其中近4成認為與預期差距非常大。

追漲殺跌是基民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當時看著基金漲得挺好,就買了點,結果前一兩個月有浮盈,後續就一直虧。虧得少的時候總想著回本就賣了,結果越虧越多。」楊怡對記者坦言。

此外,從投資組合來看,賽道基金風險較高,並不適合作為底倉持有。一定程度上,行業持續不景氣,基金經理操盤難度也大。

「醫藥女神」葛蘭同樣因此「失光」。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5日收盤,其管理的中歐醫療創新A近2年回報為-51.1%,近1年回報則為-15.73%,跌幅均超同期業績比較基準跌幅。

對於持有兩三年仍在虧損的基金,不願具名的資深基金研究專家王勇(化名)對 財經記者表示,假設在2021年較高位置買入消費、醫藥、新能源等比較熱門的主題基金,到現在的回撤幅度可能與滬深300指數差不多或者略高,有的可能浮虧30%左右。「想回本的話,其實與從現在開始賺50%左右差不多。」

王勇對不同投資水平的投資者提出了建議。其中,對於投資水平較高的投資者來說,可以考慮適當減倉,並把資金投入到未來預計能夠跑贏當前持倉的基金。比如,通過精選個基,挖掘投資能力強、持倉抱團度低、當前市場認知度還沒那麼高的「小而美」基金和基金經理。或者分散不同方向,投資一籃子指數增強基金,此外還可投資未來可能具有業績大幅提高預期的行業主題相關基金,如軍工、計算機甚至更加細分的子行業等。

對於投資水平沒有太大信心,且場外有長期閒錢,有意願繼續承擔波動的投資者來說,王勇稱可以考慮加倉。「按照時間定投或者按照空間來網格補倉都是合理的做法,偏保守來看,按照時間定投可以考慮在今年年內完成。按照空間補倉可以考慮最低的一筆在上證指數位於2900點,或者創業板指1900點,或者滬深300指數3600點附近位置完成補倉。這麼一來,就降低了持倉成本,提高未來回本機率。」

至於已經滿倉不願意調倉,也不願意追加投入的投資者,王勇建議可耐心等待行情好轉。

王勇表示,2019年至2021年的「抱團」行情和美國20世紀70年代的「漂亮50」行情有一定可比性,「抱團」標的都是盈利較為穩定、ROE水平較高的龍頭白馬公司,只是估值水平較高。站在歷史角度回看,即使股價出現較大回調,「抱團」公司的行業地位多數並未受到影響,股價隨後走勢和寬基指數較為趨同。

「因此,站在當前時點,投資者可以耐心持有,以用時間換空間的方式來實現回本。當然,優秀的基金經理可以縮短回本時間。」王勇說。

好買基金的基金研究專家曾令華對 財經記者表示,如果基民目前持有時間較久的基金仍虧損較多,首先,可以重新檢視是否值得繼續持有。「如果基金還不錯,基金經理也靠譜,只是因為高點入場,那麼經過過去兩年的下跌,持倉股票估值合理了,是可以繼續持有的。」曾令華認為,如果是基金產品不行,可以考慮更換一位值得信任的基金經理。

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些基民經常在股市大漲時入市,重倉配置了當下熱門賽道的產品,但並未把握好退出的時機,在熱門賽道熱潮退去,此類產品的收益回歸正常水平或產生較大幅度的業績回撤時,發生被「套牢」的情況。遇到此類情況,投資者應當調整心態,不要過分在意短期收益的業績波動情況,拉長投資視野,通過長期持有投資產品來抹平短期業績波動帶來的虧損。

圖/IC photo

02

跟著熱點投基金?

AI、中特估受追捧 行業輪動成共識

今年以來,市場在「AI+」和中特估之間輪動,資金亦不斷湧入。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28隻AI主題基金規模合計約為142億元,相比去年年末的80億元規模環比大漲78%。而今年以來表現不錯的權益基金,多是趕上了熱門賽道。

在強預期,弱現實之下,行情持續輪動。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投基金是否要追逐熱門?對此,曾令華認為,投基金能否賺錢,主要還是看基金重倉的企業未來能否持續創造盈利。「比如中特估,我認為這一賽道背後對應的是高分紅低估值公司,是可以持有的。但一些熱門賽道如2021年的酒,之前的VR等,最終獲得收益的可能性較小。」

上述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投資者通常不能準確把握市場風向的變動情況,無法準確判斷當下熱門賽道的興衰節奏,甚至可能會因為盲目追求短期熱門賽道而帶來較大幅度的業績波動,從而影響整體投資節奏和持有體驗。「因此,在實際投資的過程中,投資者不應盲目的追逐熱門賽道的基金產品從而加倉配置,應做到相對理性、客觀地看待這一問題。在實際投資操作過程中相對均衡的配置倉位,遇到熱門賽道的時候相對平滑地調整倉位,這樣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享到熱門賽道帶來的部分收益,同時不至於在熱門賽道快速退去熱度的時候產生收益上的大幅回撤,達到獲得收益與控制業績波動的理想狀態。」

展望後市,行業輪動或許仍是共識。針對持續回調的熱門賽道,已有基金經理用真金白銀支持。

5月底,華夏基金基金經理楊宇宣布自購華夏新能源車龍頭混合100萬元。他認為,最近新能源板塊再次進入高波動區間,從景氣度來看,過去一季度整個行業的景氣度確實低於預期,主要原因是鋰價暴跌之後,產業鏈採取了「去庫存」策略。隨著鋰價超預期企穩,當前,中游企業去庫存的動力也有所緩解,電池廠適當加庫存,將進一步助推產業鏈需求改善,看好行業下半年的景氣度。

方正富邦基金認為,5月部分車企銷量出爐,理想、比亞迪、廣汽埃安等品牌銷量維持向好態勢。據乘聯會預測,5月預計乘用車零售銷量173.0萬輛,環比6.6%,受去年同期供應鏈受損等造成的低基數,同比增長27.7%。其中,新能源車零售銷量預計達58.0萬輛,環比增長10.5%,同比增長60.9%。

作為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二十大以來多次重要會議均提及促進新能車消費,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激勵政策加持,疊加各地陸續出台相關消費刺激政策,新能車銷量有所提升。伴隨前期板塊不斷調整,當下板塊估值已經處於低估狀態,方正富邦基金看好部分新技術及格局較好環節的反彈機會。

針對今年比較火熱的AI、中特估行情,宏利基金基金經理孫碩表示,目前來看,兩條主線值得關注,一是低滲透率、大空間的AI與數據要素、創新藥、鈣鈦礦等,二是中特估。「今年可能是這兩條線來回表現。」

嘉實大科技研究總監、嘉實文體娛樂基金經理王貴重則認為,AI可能是當下乃至未來2-3年最重要的A股行情主線,短期A股計算機AI指數有所調整,6月起,一批結合大模型的AI應用陸續得到許可,隨著發布面市,投資者試用功能後,對公司的遠期空間和業績預期會逐漸上調。其中,真正能藉助AI打開收入天花板,或實現商業模式創新、降本增效的AI應用公司會有更多機會。

往期精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9b8d3304205a30afc99da0f54b212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