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張掖的馬蹄寺雖說只有一個山門,但是裡面由北寺、南寺、千佛洞、金塔寺等多處組成。各處相距數公里乃至10餘公里不等。時間關係我只看了千佛寺和三十三天。應該說馬蹄寺比某些景區厚道多了。
馬蹄山屬於丹霞地貌,地層主要有巨厚層紅色砂岩組成。表面和山石內有許多渦狀石窩,而馬蹄寺就是充分利用了這種地貌,輔於巨大的人工將其鑿通形成了壯觀的人工建築群。
馬蹄寺三十三天石窟規模之大、造像之全,堪稱全國之最,也是中國唯一一處將通道修築于山體之內的石窟。三十三天石窟上下有七層21個石窟,整齊排列在百米多高的懸崖上。每層之間都有隧道相通,隧道開鑿在岩壁內部呈「之」字形,石階層層迴廊曲折。
所謂「三十三天」,佛經中的解釋為須彌上頂中央釋帝天,四方四座山峰各有八天,居住著八位諸天神,即四八三十二天,它們與中央的帝釋天合為「三十三天」,其本身是各神娛樂的地方。
古人靠著豐富而浪漫的想像力,仿照天上的「三十三天」,在馬蹄寺開鑿了人間的「三十三天」,它是佛教里所修行的一種境界。只有到達涅槃境界成佛,才能超脫三界之外,升入西方凈土「極樂世界」。而山前飛翔的禿鷲似乎也在印證著這種想像。
而這種依靠想像力將山石中的渦洞依靠人工的力量打通並塑造成神佛仙境,堪稱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而這種山中通道即使是今天的遊客空身通過也有很大的難度,所以我這個身背兩個單反的遊客爬到第三層就果斷的放棄上面四層了。可以說上去的人基本沒有胖子。
下面三層雖說出入不易,但是卯足勁也湊合能過。在洞口看到一個小姑娘一直在哭,沒弄明白她是想上還是不敢上。許多洞窟的牆壁上留有各類人士的「聖跡」,不過是留了個罵名而已。
馬蹄殿就在上山通道的右側,據說開鑿於東晉十六國北涼時期,距今有1600多年,在入門佛像右側的腳下,上面扣了一個玻璃罩子,由於光線很暗,所以拍好不太容易。我相信這個馬蹄印已經不知經年,不過是遇到了一個會講故事的人。
馬蹄寺石窟由於歷史悠久,同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齊稱為河西佛塔勝地的三大藝術寶窟。
馬蹄寺,是個值得一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