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餘暉
10月11日,「中央企業支持海南新質生產力發展 加快建設自由貿易港」座談會在北京召開。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海南省委書記馮飛出席並講話。海南省省長劉小明介紹相關情況。
馮飛表示,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中,中央企業是當仁不讓的中流砥柱,希望中央企業進一步發揮戰略支撐作用。
為何攜手?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海南與央企的緣分由來已久。
位於中國最南端的海南省,是全國面積最大的省,也是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
在海南,央企的印記無處不在,從石化、能源到基礎設施項目,從旅遊、城鎮化到民生項目,再從網際網路產業、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到高科技產業等,無不活躍著央企的身影。
近年來的海南與央企的攜手,與重大國家戰略有關——建設海南自貿港。
在海南設立自由貿易港是重大國家戰略,是彰顯「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的重大舉措。
2018年4月13日,在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紀念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到:
之後,多個支持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的政策密集出台。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明確,要大力發展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如何發展?借力是重要抓手之一。
2020年,海南啟動實施「百家央企進海南」行動,大力推動主業與海南省重點發展的領域高度契合的央企,在瓊設立區域總部、結算總部或業務子公司,投資重點產業項目。行動方案提到,「爭取國務院國資委大力支持並推動央企來瓊投資興業。」
央企發揮了什麼作用?
對海南的上述行動,國資央企積極響應,加快在海南布局,密集在瓊設立總部或區域總部、結算總部,大規模增加在瓊投資。
數據說話。
國務院國資委財管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央駐瓊企業總數達758戶,資產總額8689.7億元,所有者權益3691.1億元,央企在海南的多項指標增幅位居全國前列。
2018年以來,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97家央企中,已有58家與海南省政府建立了務實戰略合作關係。
這些年來,在基礎設施、能源開發、貿易金融、交通航運、園區建設、總部經濟、文旅免稅等領域,駐瓊央企都發揮著當先鋒、打頭陣的戰略支撐作用。
在10月11日的座談會上,張玉卓說,國資央企要「以更大力度深化與海南的戰略合作,積極投身海南自貿港建設,更好助力海南高質量發展」。
重點方向是什麼?
支持海南新質生產力發展是接下來的重點。
此前的5年時間裡,在自貿港建設歷史機遇下,海南經濟發展展示出嶄新的面貌,「高質量」、「創新驅動」實際上已成為高頻關鍵詞;進入2024年,「新質生產力」則成為了更明確的推動力量。
海南提出,要打造新質生產力重要實踐地。
今年4月,海南省省長劉小明提到,海南壯士斷腕破除經濟對房地產依賴症,加快構建「4+3+3」海南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
央企和海南的攜手,應和海南多元「圖強」的布局契合。
在此次座談會上,馮飛提到:
「五個圖強」是海南今年提出的五大主力方向。
方向既定,接下來便是攜手並進!
資料 | 海南日報 新華社 央視等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政知新媒體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