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確診自閉症後,我的抑鬱症不治而愈了!

2021-12-09     大米和小米

原標題:兒子確診自閉症後,我的抑鬱症不治而愈了!

想起學生時期,班上有位吐字不清晰、說話有口音的同學,羊羊媽不僅自己瞧不起他,還帶著同學們一起孤立、嘲笑他。每當這位同學在課堂上回答出錯,下課她一定會帶頭起鬨,故意模仿他的語音語調重複回答錯誤的問題。

沒想到,現如今自己諷刺別人的話落在了兒子頭上。

「真是報應啊!」羊羊媽媽自嘲道,「誰能想到當初總是嘲笑別人,自己一點點小事都受不了的我,如今能這麼釋懷,大概這就是命吧……」

「認命」是很多自閉症家庭共同的態度,看似消極,但何嘗不是善待自己的一種方式?

以下為羊羊媽媽口述

01

找個老實人嫁了

我出生在東北農村,家裡排行老二,上頭還有一個姐姐。

小時候我的成績特別好,在班上數一數二,考試少1分沒得優秀都會哭一整節課。爸媽根本沒意識到我這是過於敏感,更別提給我進行心理疏導了,反而感到特別驕傲,「這孩子要強。」

初中時,為了我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爸媽決定給我轉學——去城裡讀書。

城市裡的孩子見多識廣,我剛到班上就感到了自己明顯的差距,心理受到巨大衝擊,引以為傲的成績一落千丈,於是天天哭著喊著不去學校了。

沒辦法,爸媽又把我轉回了村裡的學校。

可是再回到村裡,我又忍不住方方面面跟城市做對比,各方面都看不慣了……沒辦法,爸媽又把我轉去城裡。就這樣城裡村裡,一年內我轉了6次學,分別是不同的學校,成績也從班上第一名落到最後一名。

「我兒子比我當年還慘烈,才半年,就先後被三所幼兒園勸退。」

也就是那一年,我開始四五天不吃不喝,整夜整夜睡不著覺,離家出走,吞藥、投海……爸媽帶我去看醫生,被診斷為抑鬱症。

後來,我就退學了,然後隨便找了個活兒就走向社會了。

2012年,24歲的我結婚了,老公是認識4年,但實際接觸只有2個月的同事。

「那會失戀了,他也在感情低谷,互相安慰吧。他是個老實人,衝著三觀去的。反正跟誰都是結婚,湊合著過吧。」

兒子出生後,我寫給老公的信

02

老公的表現很阿斯

2015年春天,東北的天還有點冷,我們結婚3年,兒子出生了。羊年白羊座,因此我給他取名羊羊。

當初衝著老實人嫁了,沒想到跟太過老實的人生活,日子也是折磨。老公開不得玩笑,什麼話都會當真,我們經常一言不合就冷戰。孩子出生後,這種情況更是家常便飯。

他從來不會主動照顧孩子,一定要我明示才會搭把手,而且純粹說啥幹啥。

舉個例子,羊羊幾個月的時候,我讓老公幫忙「看會孩子」,然後他就很聽話的純粹用眼睛「看」著,完完全全沒有互動的「看」著,不跟孩子說話,也不陪他做遊戲。

兒子大一點,會走路了,我讓老公帶他去操場踢球,結果等我趕去操場,卻看到,老公在前面帶球跑,孩子在後面追著嗷嗷哭。

我忍不住發脾氣,他卻一臉無奈,「不是按照你的意思來的嗎?」

直到兒子確診自閉症,我忽然發現老公的這些表現太像阿斯伯格了。

03

兒子確診自閉症

羊羊還是嬰兒的時候,就特別難搞,經常一天哭7、8次,一次哭2個小時。晚上更是可以醒來5、6次,每次都要哄1個多小時才能睡。

2歲半時,他還不太會講話,體檢中被診斷為發育遲緩,但是當時也沒太在意,親戚朋友都說媽媽自己帶娃都會這樣,送去幼兒園,小朋友們扎堆就好了。

於是,我立刻把羊羊送去了私立幼兒園,希望他能趕上大家的節奏。沒想到,不到半年時間,他接連被3家幼兒園退了回來……

眼看他3歲了,還只會單字往外蹦,我才著急了,趕緊去兒童醫院看醫生。誰曾料到,兒童醫院的醫生說孩子可能是自閉症,他們經驗少,建議我們去七院(精神病院)再看看。

我清晰地記得,診斷後醫生問的第一句話是:「你家裡有錢嗎?沒錢抓緊辦殘疾證。」

接著,他繼續叮囑道:「無論什麼時候,你們夫妻倆不能互相埋怨,不能因為孩子的事情吵架,家庭就是孩子的根基,根基要穩,才能齊心協力幫助孩子。」

04

兒子讓我愛上生活

兒子確診了,我們夫妻也能心平氣和地溝通了,家鄉的小城沒有針對自閉症的康復機構,協商後我們決定,我帶著孩子去大連干預,他留在家鄉賺錢。

「殘疾證上監護人都是我的名字,我不負責誰負責呢。」

最初的幾個月,我和孩子都受盡折磨。每次出門,我都會提心弔膽,他說哭就倒在地上哭,拽都拽不起來……

後來,我索性不管了,就站在旁邊看著他哭,那一瞬間,我突然想到曾經的自己。回憶中搜索著當時的心情,按照自己期盼的樣子,我試著笨拙地引導著羊羊,竟也顧不上抑鬱了。

「家長一定要自己好,孩子才能好。」

想著醫生的話,我開始努力調整自己,「大連是個美麗的城市,我要學會欣賞它。」

於是,我開始帶著兒子刻意仰望藍天,讚美花花草草,假裝每一天都很開心,就這樣裝著裝著,我發現周圍也沒那麼糟。

「我要先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哪怕裝也好,做一個演員,演給孩子看。」

現在,我甚至會帶著兒子坐公交、地鐵、折騰2個多小時,只為去網紅公園看落葉,竟也覺得很享受。

,時長

00:14

羊羊媽媽抖音Endless story

05

脫胎換骨的旅行

提到改變,應該是從2019年那場旅行開始的。

羊羊特別不能接受新事物,不熟悉的路不走,新的食物不吃,陌生的地方不去……哪怕是孩子都愛的遊樂園也會牴觸。

咋辦呢?

聽很多家長說旅行是很好的刺激,我們也決定試一試。2019年4月,我們一家三口從瀋陽出發,踏上了前往新加坡的旅程。那是我們第一次坐飛機,之所以選擇出國是因為有特價機票,3個人往返才3000多元人民幣,比去海南、廣東還便宜。

出發時東北還是冷颼颼的,我們都穿著大棉襖,落地後氣溫直接飆到了30多度。然而,羊羊始終不肯脫衣服,剛開始2天,他都穿著棉衣。

那次的衝擊對他很大,所有的環境,一夜之間改變。大環境的逼迫下,他好像一點一點觸動了。回來之後,對新事物就沒那麼牴觸了……

06

陪讀中找到了自我

在大連機構,我全程陪同全天康復訓練一段時間後,羊羊發出了有意義的語言,他開始指著物品說,「這,這……」

1年半以後,今年4月,我決定結束陪讀,讓他去幼小銜接班試一試。早上9點送,下午4點接,閒下來我開始尋思,「能做點啥呢?」

嘿,還真巧,正好有戶人家找人幫忙帶2歲的孩子。他們家雙職工,老人在家,只想找人搭把手,工作時間為每天上午9點至下午3點。

「分明是為我量身定製的呀,我接送羊羊完全不耽誤。」

照顧這個孩子的時候,偶爾回想起羊羊這個階段的經歷,才發現當時他慢了很多。同時,養過一個特殊需要孩子,僱主家小孩生長發育的狀況我一眼就能看出來,他們特別開心。一舉兩得。

07

情感是突破口

羊羊現在6周歲,緩讀一年,在幼小銜接,他依舊注意力欠缺,手腳也不夠協調,比其他孩子慢一些。不過他興趣還算廣泛,音樂畫畫都喜歡,而且很遵守規律,約定好的事情就能遵守,我很知足。

前段時間,羊羊送了我一朵許願的小花,我激動得差點哭出來,只要孩子有愛,這兩年多的時間再怎麼苦都值了!

「兒子雖然腦子還是有點笨,不過他是有感情的,其他的缺哪補哪吧。」

大概是小別勝新婚?

和丈夫一直這麼分居著,我們的感情反而更緊密了,「哈哈,沒想到跟他在一起時總是冷戰,分開了天天用手機聊天,竟然還有了說不完的話……」

寫作|夏天 編輯|噹噹 主編|秦餘

圖片|羊羊媽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06591458_648590-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