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輕音少女》到《水星的魔女》,輕百合為何能成為版本答案?
不管螢幕前的讀者自己是不是百合廚,我相信各位應該都不會否認,「輕百合」正逐漸成為動畫業界的版本答案。
去年銷量爆表的《莉可麗絲》,令和時代的新高達《水星的魔女》,口碑與商業雙贏的《孤獨搖滾》……
不論題材,不論類型,這些作品不約而同地搭上了「輕百合」這趟快車。
這些「美少女貼貼」的動畫,不僅能收穫更多觀眾的目光,冥冥中似乎也能得到製作方的青睞。
這年頭的「美少女貼貼」動畫,製作水平都是良好起步,上不封頂。
觀眾們有時也會開玩笑,畫美少女貼貼,也許是這幫從業者廚力放出的表現。
「輕百合」如何起家?又為何在當今這個時代成為版本答案?
今天,就讓我們從「輕」和「百合」這兩個角度,來盤一盤這類作品的登神之路。
在論證「輕百合為什麼是神」之前,我想,先要講清楚「輕百合」是什麼。
輕百合在動畫中的運用最早可以追溯到京都的《輕音少女》,後經《lovelive》、《魔法少女小圓》、芳文社類動畫等發揚光大。
這類動畫在人物關係上側重於描寫美少女間的交互。不過,動畫正劇往往不會實錘這些美少女間的戀人關係,把遐想空間留給觀眾。
即便是某些在故事中已經實錘了戀人關係的美少女——例如今年一月《轉生王女》中的王女與千金。
如果這兩位女士在動畫的劇情中尚未表現出任何超越「貼貼」程度的親密關係,我也更傾向於將其暫時納入輕百合的範疇討論。
輕百合動畫中也可能會出現戲份相當足的男角色。只是,一號和二號主角的位置,永遠是留給美少女的。
換句話說,輕百合作品在選角上的核心特點,是男主角的缺位。
從這個角度來看,後期蹦出個綠毛的《莉可麗絲》,並沒有背離輕百合的題材。
業界對於輕百合的運用方式也多種多樣。有以其為主要賣點的動畫,例如「女孩子一起幹什麼事都有人看」的芳文式動畫。
更多的動畫選擇將輕百合作為一種外掛的元素——就像遊戲王牌佬們塞進自己卡組的泛用小系統一樣。
《水星的魔女》、《孤獨搖滾》、《小南極》……這些動畫即使去掉輕百合元素,也不失為一個完整的故事。
輕百合為什麼是神?首先,我們得從「百合」講起。
如果你隨便抓一個看動畫的二刺猿,問他/她最喜歡哪部作品。問一千個人至少也有六百多種不同的答案。
但是,如果你拿測謊儀給這一千個二刺猿戴上,問他/她喜不喜歡看二次元美少女。梗著脖子否認、測謊儀還不響的,估計是一個沒有。
動畫觀眾們各有各的愛好。不過,紙片人美少女在這一群體中基本是人人喜聞樂見,是群體愛好的「最大公約數」。
一二號主角、甚至是所有主要角色都是美少女的輕百合動畫,在這一方面占有天然的優勢。
更多的美少女角色,意味著她們可以展現出更多的標籤和屬性,擊中更多觀眾的好球區。
說到這裡,也許會有讀者問了。後宮或者黨爭類型的作品一樣可以塞一整個足球隊的美少女。
為什麼《契約之吻》這樣的後宮黨爭兼而有之、還有丸戶老賊操刀的作品就被《莉可麗絲》碰碎了呢?
一方面,後宮和黨爭這類作品更容易在公序良俗的層面受到非議。輕度動畫觀眾可能無法接受這種「宅味」太濃的作品。
雖然百合——或者我們把話說得更明白點,女同性戀,同樣也為主流文化所排斥。可是輕百合妙就妙在這個「輕」字上。
關於這一點的詳細論述,容我暫且按下不表,留到後半部分。
另一方面,即使是入宅夠深,接受後宮和黨爭題材的觀眾,觀看這類作品時也或多或少面臨一個視角上的困惑。
代入男主,還是不代入男主,這是個問題。
打開天窗說亮話,對「紙片人老婆」的幻想,只要入宅夠深,基本都沾點,程度輕重有所不同罷了。
後宮和黨爭題材的動畫,基本都會引導觀眾去代入男主。
然而,越是性格鮮明的男主,越難以讓所有人代入。
這就帶來了一個悖論。後宮和黨爭作品這種眾星捧月式的人物關係設置,註定了男主在故事中的重要地位。
可以說,對男主的詮釋,決定了整個故事的上限。
而一個沒有個性、濫「亞撒西」、方便代入的攝像機,又怎麼可能有人格魅力呢?
(註:下圖這位不是攝像機)
在這個悖論面前,業界給出了兩種答案。一種是近些年來飽受詬病的「異世界廁紙」之一——轉生龍傲天流。
男主就是毫無個性,也沒太多人格魅力可言,讓觀眾紛紛覺得「我上我也行」。
只是,這麼寫出來的故事是啥德行,相信大夥也已經品鑑得夠多了。
另一種就走上了另一個極端——完全不給人代入,正經塑造男主。
《契約之吻》就算是這種,隨著劇情的推進,男主苦大仇深的形象逐漸完善。
如果不局限於動畫,許多經典文字遊戲中的男主也是如此。最極端的莫過於《魔法使之夜》。作為一個文字冒險遊戲,主線全程都不給玩家可以選擇的選項。
輕百合直接拿掉了男主,避開了這個悖論。
創作者可以甩開膀子寫故事,只管把這些美少女塑造得足夠成功就好。如果故事沒寫好,還可以指望動畫超神製作救一波。
受眾可以各取所需:在動畫里找紙片人老婆的看到了單身的紙片人美少女,百合廚看到了美少女貼貼,狂暴百合廚已經為這兩個美少女開好了房
說到這裡,咱們也就可以開始嘮一嘮這個「輕」的妙處了。
實際上,日本動畫里一直有正經講百合的作品。老一點的《少女革命》,近一點的《終將成為你》。
這些動畫里的美少女們可是真正的戀人,不是輕百合中的那種曖昧關係。
這種「蓋章認證」,一方面破壞了觀眾的遐想空間。
原作者已經把這些美少女角色的性取向、甚至是終身大事都給欽定好了,觀眾的腦補、二創的創作也就無法再染指此處。
這也就導致「純血」百合作品的受眾群體往往較小。這類作品的觀眾,起碼得是在現實中碰到同性戀而不側目的人。
另一方面,必須承認,和後宮、黨爭一樣,女同性戀也是無法融入主流的「異端」。
美少女之間的親密互動,會讓絕大多數觀眾直呼可愛;美少女接吻,到這一步就可以篩掉一部分人了。根據吻的激烈程度,篩出去的人還不一樣。
到了美少女滾床單這一步,好龍的葉公們基本就可以全部有序離席了。
儘管葉公們可能會以情色的目光去欣賞最後一步,情色一樣也是在主流文化中上不了台面的東西。
這些只能藏著掖著、只敢和同好們私下討論的東西,在人氣上根本打不過那些可以正大光明地宣發的作品。
輕百合的「輕」,繞開了上面這兩個問題。
作者向讀者讓渡了這些美少女角色性取向和終身大事的解釋權,讀者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做完形填空。要是樂意的話,填自己也可以。
同時,輕百合也迴避了主流社會對女同性戀題材作品無形的異端審判——不會專門把你抓出來拷打,但也不會給你露臉的機會。
分別掰扯完了「輕」和「百合」中的妙處,「輕百合」組合在一起成為版本答案後,最終給讀者帶來了什麼呢?
我想,與其繼續像辯經一樣丟出一大堆術語,不如給大夥看個最好的實例。
這個實例,就是同人界當之無愧的常青樹,二創生命力的天花板——東方projcet。
東方project的正作只是一系列stg遊戲,通俗點說就是雷電那樣的打飛機遊戲。通過寥寥幾句對話和遊戲流程,勾勒出了一個眾神眷戀之地幻想鄉。
官方後來也出過漫畫、設定集、小說等補全設定,還和其他社團合作做了幾部格鬥作。
不過,官方從來不會下場規制二創。二創作者亦不會拘泥於官方給出的設定。說到底,這些設定集通常展現的也是東方中的某個人物的個人理解。
「紅永妖」這三部東方project最初的作品依然在二創中煥發著最強的生命力,哪怕那時候的設定根本就不完善。
這三部作品中出場的人物,哪怕只是露個臉的小人物,也往往在各類人氣投票中名列前茅。
東方project給讀者構建了一個自由度很高的世界——幻想鄉,這裡容納著被現實世界遺忘的神秘。
因為其中出場的人物基本都是女性,也被戲稱為「東方女同鄉」。百合類cp當然是在二創中最常見的。
如果二創作者想寫男女cp,引入原創角色、引入其他作品角色、甚至是性轉某個原作角色都是可選方案。
東方project,或許就是輕百合最終的形態。「輕」就是作者最大程度地讓出作品的解釋權,儘可能地避免給讀者的腦補和二創劃定邊界。
「百合」,就是要多搞出些美少女角色,搞出各種屬性的美少女角色。
角色塑造的評判標準也不再是「完整」,而是角色的延展性——如果她足夠吸引人,一千個讀者會自發地給她一千種完整的一生。
(註:下圖為冴月麟,一個僅僅只能在《東方紅魔鄉》的代碼中找到的廢棄角色,二創給她捏出了一個完整的人設)
而輕百合的核心競爭力,在東方project中也有一個很好的概括性定義:幻想鄉。
在輕百合作品中,這些卿卿我我的美少女往往是自由而無拘無束的。即使像《水魔》中那樣背負著沉重命運的兩人,至少她們間的感情本身也是自由的。
而許多「純血」百合作品重要的命題之一,就是相戀的雙方如何克服同性戀本身的禁斷感,一起對抗世俗的審判和獵奇。
一群各有魅力的美少女角色,一個如幻想鄉般美好的舞台。沒有現實引力的束縛,尚未完全落定的命運。
輕百合作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向每個觀眾許諾了一個天堂。
而這,就是輕百合成為業界版本答案的原因:只有神和上帝,才能以天堂許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