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鴿行動 民間故事

2019-09-26     蘇姐說故事

北宋年間,京城汴梁附近有個趙家村,村裡有個叫趙文生的書生,因家境貧寒,十八歲的他每日靠賣畫換錢謀生。

這天,趙文生正在賣畫,走過來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姑娘,將畫連看幾遍,要趙文生將所有的畫卷全包起來,然後掏出一個大銀錠,說是買畫錢。

趙文生接過銀錠當場就愣住了,這銀錠足夠十倍畫錢呢。這時,他看到小姑娘抱著畫走向不遠處的一頂小轎,轎簾掀開,轎內端坐著一位少女,十五六歲的樣子,長得美極了,就像是畫中人一般。趙文生才看了一眼,就呆住了。轎中少女見狀,面紅耳赤,羞澀一笑,迅速放下轎簾。趙文生呆呆傻傻地看著轎子走遠,回家就害起了相思病。

打這以後,趙文生賣畫之餘開始尋找起這主僕二人來,可任他尋遍了整個京城,卻始終未能找到。

這天,趙文生又起早去京城,路過一片葦叢,忽聽一陣聲響。他上前撥開蘆葦一看,見是只白鴿,不禁呆住了:前不久朝廷有令,說是發生了鴿瘟,要求無論何人,但凡遇到鴿子,一律射殺,鴿屍不得碰觸,要就地焚化,違令者斬。

眼下這鴿子,定是被人追趕躲到這裡的,趙文生不禁動了惻隱之心,決定救下這隻鴿子,便上前輕輕一捧,把它捧在手裡,一番細看,發現鴿腹有一個小傷口,早已結痂,不像是箭傷。天已快亮,趙文生趁著無人,趕緊把它帶回了家。

待趙文生安置好鴿子,再到京城時已是日上三竿,在城門旁他發現圍著一群人,擠進去一看,只見城牆上貼著一張皇榜,上面寫著:當朝公主,疑染瘟疫,但有回春妙手,能治好公主的病,朝廷將賞銀萬兩。

公主貴為金枝,怎會感染瘟疫呢?趙文生好生奇怪。這時,他發現人群中有個身穿粗布藍褂的半百老者,一副氣定神閒的樣子,正待討教,忽聽一陣馬嘶,一群人騎著高頭大馬,來到城門前。

領頭的是個精壯漢子,伸手把那皇榜揭下,揣在懷裡,率著眾人進城而去。這是有人揭了榜呢,趙文生等人趕忙隨在馬後,去看熱鬧。

眾人趕到宮門前時,發現揭榜的可不是一個人,而是好多人,正在排隊進宮。原來天下名醫來了大半,都來到宮中為公主看病。宮門前人山人海,全是看熱鬧的人。

一個時辰後,一干名醫全出來了,一個個低頭哈腰,以袖掩面,都灰溜溜地走了。

人群中一下子炸開了鍋,究竟是何等瘟疫,竟令群醫無策?正在這時,忽見那個半百老者走到宮門士衛前,低語一番,隨後那士衛進入宮內。片刻工夫,出來一群人,將老者引入宮內。難道此人也會醫術?趙文生等人不明就裡,便候在宮外靜觀。半盞茶過後,未見那老者出來,宮門卻緩緩關上了,眾人只好散去。

原來此老者大有來頭,他是曾經救過先皇一命的神醫蔡居,平日行蹤不定,此番正好雲遊到京城,聽說公主病了,便前來一看。宮中太醫一見,自然是喜出望外,當下領著神醫蔡居來到公主榻前。

蔡居見公主雙目緊閉,氣若遊絲,忙上前仔細查看,又號了脈。一番診斷之後,蔡居眉頭緊皺,問道:「公主病前可曾吃過什麼?」太醫忙答:「公主曾喝過一碗鴿湯。」

原來,上月底,皇上在御花園散心時,見一隻白鴿在園中上空不停盤旋,想起戶部尚書侯雄曾說過「春吃天上飛」的養生食諺,便令侍衛射下那飛鴿,交給御廚清燉。待鴿湯端上來,皇上正欲品嘗,忽然公主趕到,皇上就把這鴿湯讓給了公主。哪知到了夜晚,公主突然呼吸困難,太醫搭脈一探,竟不能斷定所患何病,只好開了服常規方子,讓公主暫且服下。幾天過後,公主不見好轉,就想莫非那鴿湯有異?忙去御膳房詢問,得知當日做湯環節並無任何差池。太醫分析,公主吃到的定是只染病瘟鴿,因為除此之外,公主再未接觸其他異常飲食。

蔡居聽後,捻著鬍鬚說:「公主心脈受阻,臉色發烏,可以斷定,公主絕非染病,而是中毒。」眾人聞言都大吃一驚,誰人會對公主下毒?又是如何下的毒呢?

蔡居又說:「公主所喝鴿湯,定有蹊蹺,既然太醫查過御廚沒有問題,那定是有人在活鴿體內下了奇毒。不過如此一來,此毒也就有藥可解了。」說著要來筆墨,寫下一服藥方:鴿肝一份,性鮮活;蜂蜜一瓶,量半兩。

看著眾人對著藥方面露疑惑,蔡居解釋說:「剛才太醫說公主所食之鴿,被食之前,仍能飛翔,說明那毒對鴿子無礙,但對人卻如此致命,究其奧妙,定是鴿肝能解此毒。所以只需尋得活鴿一隻,取肝作藥,多半能解除公主體內之毒。至於蜂蜜,藥引而已。」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可隨之又面面相覷。蔡居忙問緣由,太醫說:「這藥方中的活鴿,目前只怕是打著燈籠也難找啊!」見蔡居不解,太醫便解釋說:「剛才我等之所以懷疑公主吃的是只瘟鴿,乃因不久前國內發生過大規模鴿瘟,死了不少人,朝廷為了滅鴿防疫,連御用信鴿也殺得不剩一隻了。」

原來公主病後不久,陝西路京兆府一縣急報,該縣一山村,一夜天降大雨,村民晨起後見村頭掉落死鴿無數,懷疑是大雨所致,便紛紛撿拾食用,誰知食後不久,個個腹痛如絞,片刻光景,全村幾百人俱一命嗚呼!當地縣令覺得事態嚴重,快馬上報朝廷。皇上召集眾臣商議,眾臣見公主這邊食鴿生病,那邊陝西吃鴿斃命,同時出現這麼多病鴿,都認為是發生了瘟疫。戶部尚書侯大人於是上書,應趕緊在全國範圍內滅鴿焚屍,消滅疫情,他願意為國分憂,負責此事。於是皇上就下了一道聖旨,把此事交給了侯雄辦理。就這樣,半月光景,全國的鴿子都被捕殺殆盡了。

蔡居聽後,面起凝重之色,緩緩道:「陝西此事,如若屬實,那就更非天降鴿瘟,而是人造奇案了。試想,普通鴿子,從不雨夜飛行,又豈能一夜之間,大量暴斃於一村之內?此事相當蹊蹺,背後定有隱情。」

眾人聽後又是震驚無比。蔡居又說:「為今之計,應當請皇上立即詔告天下,澄清真相,然後再發個懸賞,十日之內,發現活鴿並捕捉送官者,當有重賞,如此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使公主得到醫治。」太醫聽後,頻頻點頭,當即就將此情稟告給皇上。皇上聽後,趕緊下詔一切依蔡居所言,條條照辦。皇上親諭,誰敢怠慢,只兩天時間,全國各地就到處貼滿了尋鴿的皇榜。

再說趙文生從京城回來之後,便去看鴿子,幾天不見更加精神了。之後他都待在家裡,精心喂養鴿子,把這個小傢伙喂得分外健壯。因此事萬不可敗露,所以每天他都小心翼翼地。這日,忽聽說朝廷又頒新詔,廢除了滅鴿令,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那天入宮的老頭兒竟是神醫蔡居,他已查清公主之病,根本就不是鴿瘟所致,相反要治好公主的病,恰恰需要活鴿才行。為此,朝廷正賞銀一萬兩,全國尋鴿呢。

趙文生並不在乎賞銀的多少,他只想救人。第二天,他背著畫箱,帶著白鴿,便進宮求見神醫蔡居。一名士衛領著他左繞右拐許多彎後將他帶到公主臥房。趙文生見房裡布置得幽靜雅致,滿牆都是詩詞字畫,粗看之下,覺得有幾幅畫頗為眼熟,再一細看,竟有幾幅是自己所作。自己賣出的畫怎麼會跑到皇宮裡呢?

還沒等趙文生想個明白,他又被帶入內廳。蔡居見他來到,立即上前迎接,又有一宮女過來讓趙文生落座。趙文生一看,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原來此奴婢就是自己一直苦尋的那買畫姑娘。趙文生腦子不由得飛轉起來:當初就覺得這姑娘像是哪家的丫鬟,萬萬沒想到,她竟然是侍候公主的宮女。如此看來,當初那轎中之人,定是公主無疑了。趙文生不由激動起來。

當下顧不得落座,趙文生捧出鴿子對蔡居說:「如今鴿子已到,請神醫抓緊給公主醫治吧。」說完又輕輕用手撫摩鴿子的羽毛。蔡居的眼光何其老辣,當下就看出趙文生對鴿子感情不一般,他接過趙文生手中的鴿子正色道:「公子肯將心愛的鴿子獻出來救治公主,老夫無比欽佩。不過公子不用擔心,公主之病,僅需取適量鴿肝即可,而此鴿十分健壯,老夫保證將此鴿安然無恙地還給你。」

趙文生十分高興,心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

如今救治公主已是萬事俱備,蔡居拿出器具,先給鴿子麻醉,然後順著鴿腹原有傷口,小心切開。忽然,那切口之中,露出一截東西,蔡居抽出一看,乃是一個緊卷著的油紙紙條,展開一看,只見上面寫著幾行小字:此乃奇毒,無藥可解。如果奏功,請速相告;如若有變,來信另謀。一句「此乃奇毒」讓蔡居不由聯想起日前的公主中毒和陝西奇案,感覺這三者之間,似有聯繫,細思之下,心頭靈光一閃,不禁頻頻點頭,當下收起紙條,開始專心手術。

手術前後用了半盞茶的工夫,過程相當順利,鴿子甦醒後果然無甚大礙。蔡居把那切下的鴿肝,洗凈後切得極碎,放入瓶中,然後兌入清水,用手拌勻,接著倒出一些於杯中,再兌入蜂蜜,便讓宮女端給公主口服。他說如此這般一天三次,連服三天,公主定能痊癒。

正在這時,外面忽傳皇上駕到。原來皇上心憂公主,又來探望,得知白鴿已得,公主獲救後,龍顏大悅。皇上當即安排趙文生留在宮中,等候封賞。趙文生謝完恩後退下,蔡居則向前呈上在鴿腹內發現的紙條,把其來歷和自己的看法向皇上小聲稟告了一番。皇上看過紙條,聽完稟告,對蔡居的建議是頻頻點頭。皇上走後,蔡居又對趙文生說:「老夫還要借用公子的鴿子一段時間,待夏至過後,定當奉還。」

眼下距離夏至不過半月,趙文生點頭應允,現在他滿心牽掛的是公主服藥效果。

一切還真如神醫蔡居所言,第一天公主就恢復了食慾,第二天竟能下床走路,待到服藥第三天,公主身體完全康復。公主從宮女口中得知,這一切多虧了神醫蔡居和趙文生,便決定向二人謝恩。當得知趙文生就是那當初賣畫的公子時,不禁想起當初趙文生呆呆地望著自己的傻樣,不由得再次面紅耳赤。

公主再次見到趙文生,見他品貌俱佳,有才有德,不禁又添幾分好感。兩人聊起詩詞字畫,趙文生引經據典,滿腹才華,讓公主無比傾心,此後便要趙文生每日相陪,片刻難捨。

又一日,公主又到趙文生下榻之處,恰巧趙文生不在,公主便在室內等候,無聊之際,看到牆角趙文生的畫箱,便打開觀看,看到最後,忽然看到箱底自己的畫像,頓時面染紅霞,這才得知趙文生早就鍾情於自己,不禁心神蕩漾,於是在那芳心之中,也暗暗地對趙文生許下了終身。

時間很快到了夏至,正是掌燈時分,京城最大的悅來客棧忽然來了一個蒙面客人,直奔二樓的豪華單間。四下瞅瞅無人後,用手輕叩房門,低聲道:「侯大人,屬下求見!」只聽裡面「嗯」了一聲,蒙面人推門而入,室內忽然燈光齊亮,來人還沒明白咋回事,就被按倒在地。他剛想掙扎,抬頭一看,皇上正威嚴地站在眼前,頓時驚恐萬狀,渾身篩糠。皇上一把扯下他的蒙面布巾,原來此人是邊塞守將都指揮使陳虎。

皇上說:「陳虎,你不在邊塞防守,卻來這裡鬼鬼祟祟地約見侯大人,玩什麼把戲?快從實招來,或許還能免你不死,如有半句不實,定當誅滅九族!」

陳虎面如死灰,以頭叩地,大呼皇上饒命,說這些都是受侯雄指使。

原來戶部尚書侯雄是個極具野心的梟雄,早就覬覦皇位,圖謀篡奪,但一直沒有找到機會。一日,他遇一刺客行刺,危急關頭,有個護衛巧施調虎離山之計,使他得以逃脫。事後,他覺得這個護衛是個可用之人,就把他培養成自己的心腹鷹犬,這個人就是陳虎。不久,他利用職權,把陳虎一步步升到都指揮使,讓陳虎駐守邊塞,掌握兵權。

表面上兩個人從此相距遙遠,沒有聯繫,背地裡卻狼狽為奸,干起了謀篡的勾當。

陳虎原先是宮中的馴鴿高手,升任都指揮使後,山高皇帝遠,對朝廷是陽奉陰違,卻秘密通過信鴿,聽侯雄差遣。一日,他從塞外弄到了一種異域奇毒,此毒霸道至極,人畜但中此毒,絕難活命,唯獨鴿子卻是例外。他把此事悄悄告訴了侯雄,侯雄思謀良久,心生毒計,要陳虎把一個訓練有素的鴿子,注此奇毒,再讓鴿子飛回京城,整天在御花園上空盤旋。他這邊在皇上面前大肆宣揚春食妙方,皇上常去御花園,看到鴿子後,定會射殺食之。如此皇上中毒,他就趁機謀位。如果不成,則再另謀他策。

侯雄特別關心此毒是否有藥可解,就用信鴿傳信,要陳虎速速用信鴿告知。陳虎接信後,先放飛了去御花園的毒鴿,卻對侯雄所問的此毒是否有解也不知道,於是又去塞外打探,如此延誤了許多時日,這才寫上回信,放飛信鴿。這邊侯雄不知情況,算計著應該是毒鴿、信鴿一齊到的,不料毒鴿被公主所食,而信鴿卻不知所蹤。侯雄心想信鴿很可能是出了意外,眼下皇上未死,若信鴿再落入他人之手,陰謀必然敗露。為了毀滅證據,他派人炮製了陝西那樁奇案,以使群臣誤以為發生了鴿瘟,藉機在全國範圍內滅鴿焚屍,以此毀滅密信。

想不到人算不如天算,正是這滅鴿行動,讓陳虎放飛的信鴿一路驚嚇躲藏,然後又引出後面的諸多巧合:此鴿被趙文生所救,密信被蔡居發現,蔡居隨後將計就計,將寫著「事情已生變,見面來密談,夏至夜幕時,悅來二樓見」的油紙條,依樣放入白鴿體內,然後放飛了白鴿。夏至當夜,皇上親率心腹大將,秘密在悅來客棧守候,將中計而來的陳虎一舉擒獲,又從陳虎口中挖出了侯雄這個幕後真兇。

自此,奇案告破,侯雄、陳虎密謀篡位,被判處斬,即日執行。蔡居治癒公主,又破獲奇案,當封官賞銀,誰料蔡居留書一封后,竟不辭而別,又雲遊四方去了。剩下趙文生,送鴿有功,自當賞銀萬兩,不想趙文生竟也百般推卻。

皇上不解,問其何故,恰好公主在側,公主急忙上前耳語一番,皇上聽後,見趙文生一表人才,心生歡喜,又見公主對他已是芳心暗許,兩個人情投意合,便哈哈大笑著對公主說:「他既是你的救命恩人,你又真心鍾情於他,那我就許你們擇日完婚吧。」

趙文生和公主齊謝皇上,復又相視而笑。不久之後的一個大好吉日,二人手捧白鴿,在皇宮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婚後二人養鴿作畫,恩恩愛愛,過上了幸福甜蜜的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xCKa20BJleJMoPMYIn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