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由多種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肥胖是其誘因之一。肥胖不僅可與其他因素共同作用誘發糖尿病,而且不利於血糖的控制,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因為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減肥,將體重控制在合理範圍內。那麼,糖友怎樣才能做到快樂減肥?
糖友怎樣才能做到快樂減肥?
一、調節心態
針對多食導致的肥胖,首先要從情緒上調節,肥胖者可以通過心理醫生深入淺出的講解,認識到肥胖的發生、發展與情緒相關。在接觸那些減肥見效的人,就會消除疑慮、增強信心,也會受到啟發。心理因素的調節需要一個過程,要持之以恆。在這一過程中,肥胖者的家人和朋友要多給予鼓勵和支持。家人還可以鼓勵肥胖者做他們擅長的、有意義的事情,並且多讚揚,使他們有滿足感,有利於其更積極主動地對待減肥。
二、音樂療法
音樂療法不失為一條有效調節情緒的途徑。感覺飢餓或想進食時,常常會有焦慮不安情緒反應。音樂療法可通過調節情緒,降低食慾。
在感到飢餓時或就餐前,聽幾分鐘能使人興奮的音樂,如貝多芬的《歡樂頌》,或者聽令人激動的流行音樂或歌曲。如果不太喜歡外國音樂,那麼試試《打靶歸來》、《咱當兵的人》...情緒的興奮會使胃液分泌減慢,食慾受抑制。另外,在兩頓飯之間播放一些輕鬆愉快的音樂,如吉他曲《愛情的故事》、勃拉姆斯的《搖籃曲》、中國名曲《春江花月夜》等,用以消除想吃零食的緊張、煩躁情緒。
三、自我控制方法
不是特別胖的人可以在家採用自我控制療法減肥
1、避免處於能產生吃的暗示的情境之中,或改變就餐時間、地點等辦法來達到這一目的。
2、不要因為怕浪費而吃。
3、限制食量。
4、避免進食高熱量食物。
5、吃體積大、熱量低的食物(如黃瓜、番茄等)來改變軀體對進食的感受和暗示
6、細嚼慢咽
7、與進食有節制的人一起進餐。
8、注意調節由飢餓引起的情緒反應。還可以對行為干預的結果進行一下評判:每天傍晚稱一下體重,並將當天的進食情況和體重記錄下來。
當體重有所減輕或飲食控制區的一點成果時,給自己一點物質或精神上的獎勵,如看電影、聽音樂、買一件自己喜歡的東西等,使自己從內心得到滿足;但進食過量或體重增加時,就要減少一次使自己精神愉悅的機會,嘗一點黃連了。
自我控制要循環漸進,逐步提高要求。
四、開心運動
在以上基礎上,輕度肥胖者不一定要嚴格限制進食,但應增加體力活動。中度和重度肥胖者,則要嚴格控制熱量的攝入,並增加運動量,增加熱量的消耗。
在運動減肥的過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如果總處在沮喪和焦慮中的話,那減肥計劃永遠不會成功。試著想一想,隨著每一塊肌肉的運動,脂肪細胞在逐漸減小,而耐力和活力卻在逐漸增加,這是多好的事啊!為了保持對運動的興趣,可以經常變換運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