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這些味道,你就能找到回襄陽的路……

2019-11-01     荊楚湖北大視野


如果離開襄陽,關於這座城市你會記住什麼?

古隆中,新襄陽;漢江水養育著600多萬襄陽人;新建的唐城影視基地留不住舊時的回憶;人民廣場熱鬧的氣氛也落寞於城市發展。


腦海中對於襄陽的記憶越來越模糊,舌尖對襄陽留念卻愈發的強烈。



牛肉麵的辣,牛雜火鍋的嫩,豆皮的酥,鐵板燒的香,粉條湯的滑,金剛酥的硬,鍋巴的脆,孔明菜的咸...



舌頭一遍遍幫你把回憶舔醒,又一次次的沉醉。你會記不清襄陽風景里的細微,卻忘不了在風景里吃到的這些美食。




襄陽火車站,襄陽人出遠門前總要吃一碗牛肉麵或豆腐面,一旦離開了這片土地,哪怕招牌寫著正宗襄陽牛肉麵,麵條也失去了它本身的滋味。



不舍與挂念,隨著幾筷子牛肉牛雜和蘸滿牛油的鹼水面,一同穿過喉嚨,落在了心尖上。



回到襄陽時,出站後的當務之急還是一碗牛肉牛雜麵,猛嗦麵條的速度和力度,就是歸來遊子思念襄陽最好的詮釋。



離火車站最近、名氣最大的應該就是幸福路牛肉麵,自家煉製的牛油,還有包裝的盒裝面,擁有很多回憶,味道卻每況愈下。




會吃的鐵路人當然擁有屬於自己小麵館,黃鶴巷裡的鄂湘牛肉麵就是下火車後,他們的秘密基地。



不怕累的人,也會不遠萬里的跑去各個地方,去吃自己心目中的襄陽最好吃的麵條,鄧家牛腩面、賽家金多、黃府、汪胖子、謝家、各有各的好味。



當然,每個人心中最好吃的那碗,不是家樓下的那碗,就是別人家樓下的那碗。




以前每次陪爺爺奶奶去鐵路大院,他們是為了去買菜做飯,而我只是為了順道蹭著一口鮮嫩的裡脊肉串和麻辣的干煸牛肉絲。



從小時候到現在,我愛的都是番茄醬配裡脊,酸甜的番茄醬把裡脊的嫩突顯的更加強烈。


記得這些味道,你就能找到回襄陽的路……


拿到手就能聞到牛肉的麻辣香味,咀嚼時花椒的麻瞬間襲擊後腦勺,麻木的舌頭上帶有一絲微甜,辣椒的香氣環繞在嘴巴,遲遲不肯散去。



偶爾還要給閨蜜帶上一份她最愛的肉夾饃,每一塊外焦內餡豐富的肉夾饃,包裹著醇厚的肉香,咬下去就讓人沉醉。


記得這些味道,你就能找到回襄陽的路……


大院好吃的東西太多了,燒雞公、鮮魚莊、燒烤、烤冷麵,只要你能想的到的,在大院好好找都能挖出來。




提起人民廣場,普通人都會想起那段叱吒襄陽的江湖史。曾經的市中心,隨著沒落的開放廣場一起漸漸無人問津。



現在能撐起人民廣場的大概只有夜生活豐富的拉美步行街和吃貨們心心念念的各種美食。



就像吃了無數次的老奶奶粉條湯,看似簡單,卻永遠摸不清老闆到底是怎麼做的,具體一條街上哪家最好吃,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還有換掉了三任男朋友也沒換掉的這家海鮮燒烤,玩完之後,用它家香辣的鐵板花甲和餄餎面,就能和朋友安穩的給夜生活畫上完美的句號。



白天的人民廣場也有屬於自己的味道,中山后街的安春園裡安老爺子的燒三樣和羊肉胡餑,因為每年只開6個月,想起的時候只能幹吞口水。



沒有招牌沒有店名,紮根在東風路美聯超市對面的巷子裡,連你爸爸爺爺都吃過的百年清湯挑子。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李家腸子湯,低溫慢熬五個小時,讓蘿蔔的清香完美替換掉腸子的腥,再配上一份祖傳的蒸菜,養生暖胃又舒服。




藏在定中街的可不是只有地標級的馬記燒雞,還有一鍋熬了34年的丁老五牛雜火鍋和沉澱了40年的老黃酒。



三斤半的蛋雞配上祖傳三代的秘制醬料,小火慢熬2小時後,金黃中略帶微紅,外皮緊緻,陣陣香味撲鼻而來,饞的手腳不知所措。




牛雜火鍋的香氣也不甘示弱,哪怕藏在深巷裡,也能牽住人的鼻子,讓人尋味至此。



牛雜軟爛中夾著脆、帶著辣,仿佛在嚼牛油味的口香糖,辣氣從舌頭往下,落到心裡,化作暖暖的一團。



無論哪一家都是經典襄陽味的延續、都是舌尖上的襄陽。廣場雖然沒落了,但美食依舊經典輝煌。



所有襄陽人都知道,吃宵夜要去華豐路。只有在這裡才可以了解和體驗到這座城市最真實的煙火氣和人情味。



數不清的燒烤、炒菜、滷菜和小吃店都在這裡紮根了數不清的年頭,也有無數門面換了又換。



能在這裡留下來的都是強者,做著同樣的一份生意,卻因為自身突出的好味道和口口相傳的好口碑,得以生存。


記得這些味道,你就能找到回襄陽的路……


冀家砂鍋面應該算是華豐路上的優等生,一勺獨家的秘制調料吃叼了多少襄陽人的嘴。



入口的那股濃香,看似清寡的湯汁卻很濃厚。麵條吸收了大量的湯汁滿口留香,吃過一次就再也忘不掉。



已經記不清第一次去親情友情愛情吃燒烤是幾歲,只知道哪怕到現在,朋友還會為了吃它家的燒烤驅車一千多公里。



說不上是味道有多好,大概就是回憶驅使吧。風華路總有一家店,無論多晚都在等你回家。



能和宵夜一條街一較高下的,就是號稱外賣一條街的職工街了,屬於老城區街巷裡的老味道。



辣到崩潰的瘋狂烤翅和開了十幾年的爽QQ酸辣粉,是這條街上的神級美味,只要一提到職工街,首先要吃的就是他家。




路口靠近高莊街的金蘋果、騷雞公,名字看起來特別low,環境也特別low,但味道卻禁得住時間的考驗。


最任性的當屬王老四夜市的四爺,店面藏在樹後面,晚上沒有燈很難發現,卻憑著一碗炒麵炒了26年。


記得這些味道,你就能找到回襄陽的路……



炒麵的面種可以自由選擇,但最多的還是粗面,簡單的雞蛋肉絲炒麵,吃起來醬香味濃郁,親切的家常口味。




學校附近最能讓人銘記味道大概就是一中附近的鐵板燒了,學生時代每個周末來這裡吃都能碰到熟人。



以前上面放的都是鐵爐子裡面放著炭,現在都變成了煤氣灶。十幾年來菜價都沒有怎麼變過。



菜端上來基本已經熟了,燒熱的鐵板冒著熱氣,各類菜品堆成小山樣平鋪在鐵板上,待香味鑽進鼻子,腦海中的回憶就也被勾出來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jc5J24BMH2_cNUg0s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