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過節一樣過日子。林語堂貪饞的廈門「薄餅」吃這家

2020-10-07     小企9999的吃喝玩樂

原標題:像過節一樣過日子。林語堂貪饞的廈門「薄餅」吃這家

像過節一樣過日子。林語堂貪饞的廈門「薄餅」吃這家

BY小企9999

林語堂:「人世間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們慎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學問,而是吃。」

晚年回憶:逢年過節,三女兒相如幫翠鳳做工序複雜的廈門薄餅。吃的時候,桌上用小碟子放著扁魚酥、辣椒醬、甜醬、虎苔、芫荽、花生末,還有切好的整齊水靈的蔥段。先把配料塗在薄餅皮上,然後一調羹一調羹地把熱騰騰的料子包進去,得緊實不能破。一口咬下去,扁魚的酥脆,虎苔的干香、芫荽的清涼,各種味道混合在一起,實在是天底下最好的美味。吾饞,每次包很多料子在裡面,還沒吃皮就破了,汁液順著手臂留下來,弄得渾身都是,女兒們沒空笑話,手疾眼快地包好薄餅往嘴裡送。

鼓浪嶼媳婦廖翠鳳做的廈門薄餅,林家人吃出歡樂,也吃出千萬里斷不了的鄉思。

閩南人的家常食物,家裡吃往往比外面更有儀式感,當然也更覺得真材實料。可是到廈門這種旅遊城市玩的人們,未必有機會上本地土著家中做客。有心人就開出各種各樣的小吃店,方便人們感受這一地的風味人情。

廈門薄餅也不例外,水妹是其中的佼佼者,門庭如市。

很有意思,有時候同一種東西,在不同地方就有不同的名稱。其實,它們大體上是相同的,只是形式和內容稍有差異而已。就如今天和大家聊的春卷,在廈門它的稱呼是「薄餅」,在漳州它的稱呼是「潤餅」,在福州油炸一下就跟全國其他地方一樣叫「春卷」了。也許為了更容易讓大多數人理解,這家選用「春卷」這個更具普及性的名稱做招牌。

做法完全是廈門傳統的,預先備好乾濕適度的薄餅菜,滸苔酥,花生碎,香菜,蝦仁、海蠣,甜辣醬。

鼓鼓囊囊、顧客現點店員現包,確保每一卷吃到的都是居家的感受。

閩南的「潤餅」、「薄餅」、「春卷」用的餡料有綠的韭菜芫荽荷蘭豆;黑的香菇;紅的胡蘿蔔;白的豆芽肉絲;黃的蛋皮花生等,五顏六色;麵皮非常薄,包好後可以隱約看到裡面各種餡料的顏色。是否可謂「白雲一片裹春色」?

薄餅內容豐富,口味繁華。為了防止把麵皮漚破,湯汁不可過多,還添加了滸苔、貢糖碎等有吸濕效果的材料,多吃難免口渴,所以需要配湯。

水妹家的海蠣羹很值得推薦,一顆顆地瓜粉抓過的,吃起來滑溜鮮甜,搭配小扁食,紅蔥油,胡椒粉吃,地道閩南味。

閩南韭菜盒更迥異東北大餃子一般的模樣,清油炸出,油皮極酥層次極豐富,每啃一口酥皮都會「窸窸窣窣」地揮灑些幸福的渣渣。

韭菜盒往往被裝進紙盒中被客人帶回家跟家人分享。

其實薄餅也可以,搭配好的薄餅皮,菜,各種配料配醬,一份足足可包18卷,裝著保溫袋裡,125大毛就可節省下許多時間和精力。

廉價的家常小吃,吃起來的感覺如此誠意如此暖心。

我想那些進店小嘗的顧客們也會跟我一樣,被牆上那句「像過節一樣,過日子」深深地打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h3xAHUBd8y1i3sJ_o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