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排場喂飯」走紅卻很諷刺:家長與其喂孩子飯,不如做好輔食

2022-03-23     空谷幽蘭育兒

原標題:「最大排場喂飯」走紅卻很諷刺:家長與其喂孩子飯,不如做好輔食

小孩子不愛主動吃飯怎麼辦?大人一口口喂?可大家知道嗎,這樣的現象時間久了,孩子就容易養成一些糟糕的習慣。

「最大排場喂飯」走紅,網友調侃:娃的排面堪比大明星了!

有一個小男孩火了,也不清楚是常態,還是偶爾抓拍。在一段視頻里,5歲的小男孩被大人喂飯,孩子的爺爺給娃拿著手機,孩子的奶奶替娃盛飯送食物到娃嘴邊。小男孩不需要動手拿勺子,只要張張嘴,就有大人配合喂飯了。

只是儘管這樣,小男孩似乎還是不太愛吃飯的樣子。媽媽給特意買來吃飯用的兒童椅,娃也不樂意坐。只有爺爺用手機播放的動畫片,可以讓小傢伙安靜下來,勉強配合長輩們喂飯吃。

只見視頻里,小男孩的奶奶全程彎腰,爺爺更像一個落地版手機支架一樣,始終注視著孫子,大家齊心協力地給娃喂飯。兩位老人的辛苦,顯而易見了

對此,網友們發出了評論,進行調侃:「這是本末倒置,哪有老人這麼伺候孩子的?」還有網友覺得:「這娃的排面堪比大明星了!」「長期這樣喂娃,孩子養成了習慣,那還得了!豈不是不喂飯就不吃飯了嗎?」「都是慣出來的毛病!

總之,網友們說什麼的都有,大家的觀點就是:喂娃吃飯這事不好,應該換種方式解決娃不愛吃飯的問題,而不是犧牲老人的時間和精力喂娃吃飯。不然,也只是治標不治本,沒用。而且,這種喂娃吃飯的行為,就是飲鴆止渴,對娃反而更不利。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習慣喂娃吃飯的長輩,不止是爺爺奶奶特別愛喂娃吃飯,一些兩三歲寶寶的爸媽,也有喂娃吃飯的習慣。但大家很可能只關注孩子吃得多不多了,大機率是疏忽了,喂娃吃飯這件事,實質上對孩子是弊大於利。

經常喂娃吃飯,孩子食慾可能會下降

長期被大人追著喂飯,孩子有時候會享受,但也有時候會很厭惡。孩子有可能把吃飯當負擔,越是被大人追著喂飯,越是討厭吃飯這件事。時間長了,孩子容易食慾下降,不樂意吃飯了。甚至,看見喜歡吃的飯菜,孩子也可能在長輩嘮叨下,變得沒那麼強烈的食慾了。

經常喂飯,娃容易產生依賴感,獨立性差

總是張嘴就有食物吃,被直接喂到嘴裡面,小孩子養成了被喂飯的壞習慣,自然就失去了鍛鍊獨立吃飯的好機會。這樣的小孩子依賴性強,更容易在遇到事情時,尋求外界幫助,自理能力差,獨立性不足

其實,總結來看,大人喜歡追著娃喂飯,主要是有兩種原因,特別關鍵。

第一是因為,小孩子本身太小,對吃飯這件事,主觀能動性不強,說白了就是沒有那麼強的吃飯慾望。這很有可能是孩子對媽媽添加的輔食,並不感興趣,孩子不愛吃輔食。所以才有了大人追著娃喂飯,求著孩子吃,孩子才勉強配合吃的情況。

第二點原因就是,長輩太溺愛孩子了,總盼著孩子多吃點,希望孩子長得壯,身體好。所以一到了飯口,孩子愛磨蹭,大人就等不及,很愛追著孩子喂飯吃。

因此說,想徹底解決娃不愛吃飯,總被追著喂飯的現象,還需要大人和孩子一起共同做出努力。

如何解決長輩喂飯這種現象,讓孩子愛上吃飯呢?

解鈴還須繫鈴人,長輩如果不再經常性地喂娃吃飯,考慮到喂娃吃飯的各種壞處,願意做出調整和改變。那這件事也許更容易推進下去,孩子也就會慢慢戒掉被喂飯的習慣了。

想讓孩子主動愛上吃飯,長輩應該在這兩方面進行調整

不溺愛孩子

長輩不能太溺愛孩子了,不能總是畢恭畢敬地幫孩子喂飯,而是要鍛鍊孩子,自主吃飯的能力,讓孩子儘早學會自己動手吃飯。這樣對孩子的好處很大,甚至會產生連鎖反應,孩子會提高獨立性,開始學會自己穿衣服、自己睡覺等事情。

幫孩子做出可口的飯菜,有營養的輔食,讓孩子愛上吃飯

有些孩子總是被爸媽追著喂飯,還可能是因為孩子不愛吃長輩準備的食物。有些輔食太難吃了,色香味方面一看就很差,滿足不了孩子的味蕾需求,孩子自然對食物愛答不理了。即便是大人追著喂娃這樣的輔食,孩子仍有可能拒絕,跟長輩對抗不吃。

想讓孩子主動吃飯,先要讓孩子對輔食有慾望,讓食物看起來很好吃,讓孩子覺得吃這樣的食物吃起來會很享受。

如果長輩不會做兒童菜肴,可以參考一些專業的食譜書籍來做輔食吃,書房裡花樣輔食任意選擇,一看就能學會花樣輔食的做法了。是專門為小孩子設計的菜肴菜譜。大人不用擔心做飯的問題了,只要按照食譜的方法去準備食材,按照書中介紹的步驟去烹飪,自然就會做出香噴噴的兒童菜肴了,孩子就會主動詢問吃什麼菜,對吃飯食有慾望,自然而然就會主動上桌吃飯啦,這比費盡心思喂孩子吃飯好多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c3d742969e6b9373591439540097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