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做完六十四型MBTI性格測試後問:
世保觀點:
孩子被懷上時,那個有動覺的小傢伙受到了全然的照顧,生下來之後應該受到部分的照顧,成人成才之後需要照顧別人,通過性格與職業的匹配,從被照顧者那裡得到回饋。
這裡的關鍵詞是「部分照顧」,為何只能是部分照顧呢?是基於人生下來之後就是一個屬於自己的生命個體,有了自己傾向的萌芽,若父母不能識別孩子的傾向,生命的種子就沒有土壤,種子不萌芽,生命的價值得不到彰顯。家庭教育元素的缺失,導致父母的育兒方式不是以孩子為中心,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父母把自己的意志和社會的期待強加在孩子身上。
性格的發展有關鍵期,0-6歲是每個孩子本性發展的關鍵期,每個孩子生下來時,依戀父母,需要父母照顧和滋潤。你是屬於隨和、安全依戀,安全依戀的你需要父母陪伴,需要到大自然中戶外體驗,需要父母考慮你的感受和需要,你是人際型的孩子,父母不能把你視為任務型的孩子來培養,與你心的對話時,父母要以溫和的口氣娓娓道來,多指導和督促你識別未知的世界,從你牙牙學語到蹣跚走路,需要父母對你的一舉一動有回應,時時刻刻在你的身邊保護你,家庭就像是你安全和溫馨的港灣,在這個基點上揚起你生命的風帆,時間到了,你就可以出港。在有風向標和北極星的護衛下,緩緩地駛向促進你性格自然成長的生存環境。
現實是殘酷的,不管是有錢人家的孩子、還是沒錢人家的孩子,似乎都沒享受到心育,父母更多的對孩子是智育。我個人覺得,相對滿足孩子的身體需要和智能需要,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要更為迫切和重要。因為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的人性格是健全的,身體健康和高智商的人性格可能是扭曲的。從某種意義上講,你是基本性格中最需要關照的那一類,強勢的只需引導,穩重的只需要旁觀,活潑的只需要表揚,隨和的你更需要接納。為何你需要被接納呢?這是基於相對於強勢,你心太軟,相對於穩重,你不夠獨立,相對於活潑,你不夠自信,你需要在接納中感受人情關懷,在這種生存環境中,你與生俱來的人文素養即可在後天得到開發,正如你說的,更有意義的事情在等著你,我很認同你對張桂梅校長人生履歷發自內心的聲音,你覺得她的人生太有意義了,可能是你與她的價值導向趨同。
何為心育呢?我個人覺得,心育是針對情緒。外界的刺激所對應的物質器官是情緒腦,情緒腦處在大腦的邊緣系統,像桃核一樣大小的東西,這個東西是管情緒的,情緒由杏仁核和海馬構成,杏仁核主管消極情緒,海馬主管積極情緒,你的本性是隨和,杏仁核承載的情緒是恐懼,海馬承載的情緒是解脫,人生活在恐懼中,會失去過去的很多記憶,保留下來的記憶可能不是原生態,因為通過了認知加工。你之所以不能列出存在的問題,需要通過故事的形式展開說明,可能是沒有從杏仁核的恐懼切換到海馬的解脫,杏仁核的情緒沒有記憶,海馬的情緒有情緒記憶,這種記憶若被思考腦(前額葉皮質)所吸收,實際上,就是你的意識認知捕捉到了你潛意識的生命之光,你的人生可能會與張桂梅校長同樣有意義,只是有你自己的特色。
恐懼是你主導性格隨和的情緒特點,恐懼就是我在對你的答疑中所指的不確定性,若你不恐懼,與人相處你就會如釋重負,恐懼的能量即刻會轉化成解脫的能量,這時你的本性之光——溫柔就會閃耀,記憶就會恢復,這種記憶的恢復就是你心靈成長的點滴,自我秩序得到恢復,你就會自然成長,自然成長意味著你過去的傷疤自愈。不言自明,一切都變得通透。
當你敞開時,你看到了一個新的世界,那個世界在向你招手,你撲向它的懷抱,與這個世界握手言和,首先是醫學院向你招手,現在是法學院向你招手,醫學院你錯過了,法學院你不會錯過,法學院的門向你半開著,門內有一絲恐懼,更多的是神秘,你要解脫了。我個人覺得,法學類的智慧財產權、社會學類的家政學可能是你的選項,這兩個專業與你的性格匹配度較高,在你的性格中有博愛、追求公平、捍衛正義的價值取向,博愛對應你的主導性格隨和,是你的核心價值觀,公平對應你的次級性格穩重,正義對應你的抗壓性格強勢,公平和正義是你的重要價值觀。每個人都是價值觀導向,你性格中內含的價值觀與你所學專業的性質比較契合,且這兩個專業所對應的職業有發展前景,可激活你主導性格、次級性格、抗壓性格的潛能。
網友反饋:
公眾號:世保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