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後一個月:凡事發生,皆有利於我

2023-12-04     筆記俠

原標題:2023年最後一個月:凡事發生,皆有利於我

內容來源: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帆書 原樊登讀書(readingclub_btfx),筆記俠經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繫原公眾號授權。

責編| 若風 排版| 五月

第 7783 篇深度好文:2816字 | 7 分鐘閱讀

內容來源: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帆書 原樊登讀書(readingclub_btfx),筆記俠經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繫原公眾號授權。

責編| 若風 排版| 五月

第 7783 篇深度好文:2816字 | 7 分鐘閱讀

思維方式

時光總是匆匆而過,到今天,2023年就只剩下一個月了。

站在冬日風中,回望一年來的所遇所見,或許你我心中都免不了百味陳雜。

是的,一路走來,總有太多的變數、遺憾、傷痛,頻頻提醒著我們,生活的艱辛不易。

但其實,種種發生,皆有來意。

如果在此之前你已感傷難過了許久,那在這最後的一個月里,不妨學會轉變心念,修正認知。

請告訴自己:凡是在我身上發生的事情,皆於我有利,皆可為我所用。

一、變數,是人生預留的轉機

狄羅德寫道:世界生滅不已,每一剎那都在變,從來沒有過例外,也永遠不會有例外。

過去的這一年,相信你定然也遇到了很多計劃趕不上變化的經歷。

辛辛苦苦談好的項目,沒想到要簽訂協議時,合作方卻突然反悔變卦了。

用心準備很久的考試,沒想到距臨考前不久,卻收到了專業停招的消息。

還有因為身體抱恙而不得不暫停的運動計劃,因為工作繁忙而不得不拖延的旅行安排......

面對這些意料之外的變數,我們時常感覺自己生活得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你無從預知,什麼時候又會有一盆冷水,在你毫無防備時當頭潑下,澆滅你所有的努力。

然而,讓我們失望的並不是不可控的現實,而是我們對結果的執念。

我們總是認定,做一件事就應該按照自己期待的方向發展,否則便失去了意義。

可在瞬息萬變的生活里,不確定性才是唯一能夠確定的事。

與其總為事情的不盡人意而煩惱,不如想想,該如何讓它朝好的方向改變。

事實上,當你試著接受變故的發生,一切冥冥之中便有了轉機。

雖然人算不如天算,但我們可以因時而變,總結教訓,調整方向。

到最後,你會發現,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謂低谷,何嘗不是新的開始。

聽過這樣一句話:

「涸轍枯魚我信苦盡甘來,窮途末路我信峰迴路轉,一直走下去,總會絕處逢生。」

人生漫漫長路,萬事皆有迴轉。

守住初心,堅定前行,不把一時成敗當定局,你能越過荊棘險灘,遇見繁花盛景。

二、孤獨,是自我沉澱的契機

傅首爾曾在《奇葩說》中說道:

「成年人的不開心,不是掉了一根棒棒糖那麼簡單,它是一種持續的狀態。」

這一年來,你是不是也是如此,總有那麼一陣子會覺得很難過,會突然問自己,我怎麼過成了這個樣子?

早出晚歸為工作奔忙,渴望能得到家人的支持,結果換來的卻只有苛責與否定;

傾吐生活的委屈煩惱,希望能得到朋友的理解,結果收到的卻只有敷衍與不耐;

手機通訊錄上明明有很多名字,可就是找不到一個可以交付心事分擔憂愁的人。

那種無奈無助的滋味,只要嘗過一次,就知道有多苦澀。

但其實,孤單,並不是因為沒人陪、沒人懂,而是因為弄丟了自己。

內在沒有安全感,缺乏自我精神上的支柱和依託,我們才會試圖向外尋求幫助。

可惜在這世上,我們能無條件依靠的人,始終只有自己。

《半山文集》中寫道:

「孤獨可以把人還原到一無所有,也同時能把人還原到最完整的自我擁有。」

孤獨一直都在那裡,但我們卻並非無能為力。

不妨就把那些無人問津的時刻,當作靈魂休憩的驛站。

讓自己安靜下來,與孤獨促膝長談。

當你學會在自己的天地里修籬種菊,想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什麼,以後還要去做些什麼。

就會發現,孤獨深處,天地皆寬。

深愛一句歌詞:你浪漫起,因為你自給自足。

這個世界看似熱鬧喧囂,但本質上還是我們一個人的世界。

放下期待,減少依賴,專注自我,找回熱愛。

熬過了四下無人的苦楚,你也就遇見了越來越強大的自己。

三、遺憾,是命運對你的保護

「尋覓,尋覓,卻總在不經意間,失之交臂。」

成年人的生活,大抵如此,一邊疲於追尋,一邊又總在不斷錯過。

為了在學業上繼續提升自我,疏忽了對關係的經營,以至於讓一段親近的感情漸行漸遠。

為了騰出時間精力照顧家庭,放棄了工作上的調動安排,也因此錯失一次難得的升職機會。

這一年,每每想起這些錯過的遺憾,你是否總有難以言說的糾結與懊惱。

可是你知道嗎,世事本無圓滿,遺憾本是常態。

正如山本文緒所寫:

「人有時候真是奇怪,選擇了的會後悔,放棄了的會遺憾,但完美只能是一種理想,而不可能是一種存在。」

到了一定年齡,與生活和解的第一步,即是學會接納遺憾的存在。

如果我們能夠明白,一個人的時間精力都有限,不可能什麼都想要。

我們就不會再執著過面面俱到的人生,而是懂得權衡取捨中為自己找到真正重要的東西。

人生有憾,如何釋懷?

余華在小說《文城》中給出了一個答案:

「人生這道題,怎麼選都會有遺憾。所以啊,夜深人靜,就把心掏出來縫縫補補,一覺醒來,又是信心百倍。」

遺憾總是貫穿人生,能夠活得從容淡定的人,並不是因為什麼都得到。

而是因為,他們懂得把遺憾當成命運給予自己的一個啟示,一種保護。

有些事,如果你已經盡力了卻依然沒有回報,那就說明它並不屬於你

有些關係,如果你已經盡心了卻依然不被珍惜,那就說明它並不適合你。

人生,得到未必是福,失去未必是禍。

你以為錯過了的是遺憾,其實可能是躲過一劫。

不如就接受事與願違彆強求,並相信:在未來,一切自有更好的安排。

四、傷痛,是成長贈予的禮物

在俗世的霜刀雪劍中穿行,沒有人可以不受傷。

過去的三百多個日夜,你是否也沒能逃過爛人破事的糾纏。

曾經你最信任的同事,教你見識了什麼叫人心叵測;

當初你最認可的夥伴,讓你領會了什麼叫人情涼薄。

甚至就連只是萍水相逢的人,也會用妄自的評判與揣測,令你體會什麼叫人言可畏。

也許在深夜無人時分,沉浸於痛楚中時,你會忍不住怨嘆現實不公,憑什麼受傷的人總是你?

其實不是的,每個人的成長曆程都是如此,都要被逼著踉踉蹌蹌的受傷,跌跌撞撞的堅強。

而這些糟糕的經歷,對你我而言,也並非全是壞事。

莫言曾在書中寫道:「不遭苦難,如何修成正果;不經苦難,如何頓悟人生。」

也正是得益於對痛苦與磨難的正視,莫言才能突破重重考驗,活出強大精彩的人生。

不經逆境難成熟,不經打擊老天真。

既然活在這光怪陸離的人間,註定沒有人可以將日子過得行雲流水,那我們該做的,就是化傷痛為力量。

把遭受過的欺騙變成警醒,告誡自己,要學會自我防備,用時間見證人心;

把經歷過的惡意變成動力,告訴自己,要愈加自立自強,用行動證明一切。

喜歡這樣一句話:「人生這條路很長,未來如星辰大海般璀璨,不必踟躇於過去的半畝方塘。」

生活是場以一敵百的戰鬥,總是在不經意間讓人傷痕累累。

但最痛苦的時候,往往也是我們成長最快的時候。

做一個豁達的人,允許爛事發生,不與爛人糾纏,只藉由這些經歷去實現蛻變與提升。

總有一天,所走過的坎坷之路,都會變成你生命中珍貴無比的禮物。

五、寫在最後

心理學家阿德勒有句名言:

「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人生就是一場盡興的體驗,好事壞事,皆為故事。

這一年,無論你曾有過什麼樣的境遇,從現在起,都別再為其傷心傷神。

要相信:凡是來到你面前的,都是可以解決的。正是因為你有能力跨越,這個考驗才會來臨。

就允許一切發生吧,然後用樂觀積極的心態直面它,將所有經歷化作豐富你人生的助益。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分享、點贊、在看,3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9a0fac2da08c7e8e6916ea6ac8270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