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6000人預約搶票,僅4秒就宣告售罄。
直接打破本屆北影節的最快搶票紀錄。176分鐘的視聽盛宴,從開始到結束沒有一秒多餘鏡頭。
直至觀影結束走出影院的一剎那,仿佛靈魂依然停留在瀰漫硝煙的戰爭世界裡。
無與倫比的視聽盛宴,震撼人心的史詩敘事,無數人苦等許久的救市之作。
它,就是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國產大片——
《長津湖》
01 燃爆全場 難以平復
歷史,需要被正確書寫,英雄,值得被所有人銘記。
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發生。
眾所周知,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長津湖戰役正是這場「立國之戰」中最為艱難的戰役。
大家也知道新中國剛剛成立,這場戰役非常難,難在我們的裝備、後勤力量都和敵人有巨大懸殊。
但是就是在這種巨大的差距下,我們與敵人精銳部隊展開了一場震驚世界的殊死對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將美軍一個多師分割包圍於長津湖地區,殲敵1.3萬餘人,並成功扭轉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態勢。
這種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的氣魄,譜寫了一段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
「這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下一代要打」。這句台詞,戳中了每一位觀眾的心。
這部電影就全方位展現了這群最可愛可敬的戰士,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正是當今環境下我們後輩應該不斷警示自己的。
看完《長津湖》之後,心情久久難以平復。在這部電影里,不僅有最極致、最震撼的戰爭場面,更有最熾烈、最深沉的家國情懷。
影片從個體的視角出發,用細緻動人的筆觸逐漸勾勒出一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全景式人物圖譜。
這裡有剛毅勇敢的伍千里,也有身經百戰的雷睢生,有風趣幽默的余從戎、有勇有謀的梅生,也有初出茅廬的伍萬里。
他們來自祖國的五湖四海,性格和成長經歷各不相同,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將他們集結在一起。
從走上戰場的那一刻起,面對冰寒的天氣,他們無人畏懼,面對兇狠的敵人,他們無人退縮。
《長津湖》就是這樣描繪了一群「最可愛的人」,他們不再是樣板戲裡臉譜化的戰鬥英雄,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志願軍戰士。
他們都非常年輕,也許就是看到這部電影和這篇文章的你和我一樣的年紀,但是他們為了一個信念,保家衛國,是真英雄。
他們內心牽掛著遠方的家鄉,想念著自己的爹娘,但正是有了這份對家鄉的眷念之情,所以激勵著他們衝鋒陷陣,英勇殺敵。
這才是整部電影里最為動人的地方。
雖然涉及的人物眾多,但《長津湖》一一深化了每個人物的性格和背景,讓他們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故事也更加動人。
這絕不只是一場頂級的視聽震撼,更是對無數觀眾心靈的強烈衝擊。
在這部電影里,我們可以看到人性的光輝,信念的力量,以及英雄的全新定義。
02 最強電影人鑄造史詩
陳凱歌+徐克+林超賢。
中國電影導演的天花板,《長津湖》已經夠著了。
不同於許多導演合作的分章節敘事,《長津湖》採用單線敘事一氣呵成,整個故事盪氣迴腸,而且完美融合了三大導演的長處。
陳凱歌的宏觀視野,徐克的創意想像,林超賢的動作實感,都在這部電影里體現地淋漓盡致。
在闡釋創作理念時,陳凱歌說:「一部戰爭電影,說到底是關於人的故事。一部好的戰爭電影,一定要從人物開始,同時要終結於人物。」
宏大敘事下對細微人性的刻畫和捕捉,這一直是陳凱歌擅長的影像敘事,此次的《長津湖》將每個人物都刻畫得入木三分,既切合主題又不失感染力。
有時,不經意間的一句台詞,就能戳中觀眾柔軟的內心,讓淚水順著眼角滾滾流下。
為給觀眾帶來最真實激烈的觀影感受,《長津湖》通過大量實景拍攝呈現真實質感,細節處的影像質感在大銀幕上充分展現。
曾執導過《智取威虎山》的徐克,在《長津湖》片場手繪故事版、注重造型細節、把控道具設定,所有的「不滿意」都必須再來一次,只求力爭完美。
為了「讓觀眾去體驗戰爭的真實感」,徐克導演和演員們一起在雪地摸爬滾打,共同感受真實和寒冷。
他說:「只有讓自己真正『參與』到這場戰爭里,才能明白這場仗為什麼要打。」
對於激烈戰鬥場面的調度和特效場景的震撼呈現,可以無比清晰地看到林超賢的功力。
為了呈現更為震撼的戰爭場面,素來以戰爭片見長的林超賢導演,此次戰爭場面的創作上的「火力全開」。
烈火在演員身上的燃燒、坦克碾破房屋、爆點在距離演員不到一米處爆炸……種種驚心震撼的畫面一一上演。
林超賢說:「我一直被說成是『魔鬼導演』,但沒想到這次這幫演員比我更拼。他們需要面對很大的困難。」
我們很難用一個準確的詞彙,來描述這樣一場特別的觀影體驗。
在176分鐘的片長里,它不僅營造了前所未有的視聽奇觀,並且交織著太多複雜而深沉的情感衝動。
那裡有對戰士英雄的敬意,有對慘烈戰事的疼惜,也有對家國情懷的深切感慨。
03 年度必看
救市大片,中國電影已經等了太久。
目前,《長津湖》國慶檔預售已開,檔期預售票房遙遙領先。
毫無懸念,《長津湖》必將掀起新一輪的觀影風暴,它會是下一部50億電影嗎?
作為看過此片的我坦率直言,這部影片確實已經在各方面做到了極致。
有對人物的細緻刻畫,有對情感的鋪陳表達,有對戰場的充分渲染,有對主題的深沉思考。
對於一部以抗美援朝戰爭為背景的電影史詩來說,我們已經無法苛求太多。
從電影文本到工業裝置,從演員表演到主題表達,《長津湖》已經做到了此種類型片所能做的一切。
在陳凱歌,徐克,林超賢三位大導演共同加持之下,《長津湖》已經避掉了所有可能踩中的雷區,藝術化的呈現了每一個鏡頭,每一個故事。
身處國際局勢風雲變幻的時代背景下,這樣的一部國產硬片足夠提氣,也必能讓每位觀眾深受感染。
對於《長津湖》的票房預測,我們不敢設置上限,它會是國慶檔票房冠軍,年度票房冠軍,甚至是中國影史票房冠軍……
毫無疑問,它將是今年最具市場話題性,也最能體現中國電影最強工業水準的一部電影。
從《長津湖》為重要坐標向前出發,它將會推動中國電影的工業化規格邁向一個新的高度,在好萊塢A級製作的投資面前也毫不遜色。
除了電影本身的製作精良之外,《長津湖》還有著更為重要的歷史意義。
歷史上的長津湖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3個軍,在極為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與武器裝備世界一流、戰功顯赫的美軍第10軍進行了直接較量。
最終,中國人民志願軍靠著頑強拼搏的意志力,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紀錄,迫使美軍王牌部隊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
與此同時,我軍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傷亡代價,志願軍第9兵團此役戰鬥傷亡19202人,凍傷28954人,凍死4000餘人。
為國捐軀的先烈們長眠於地下,但他們捨生忘死的英勇事跡值得被銘記,《長津湖》這樣真實還原戰爭歷史的電影,也應該被更多人看到。
對於低迷已久的中國電影市場來說,《長津湖》也必能催生更多的活力,刺激更多的票房,為中國電影市場的恢復注入一針強心劑。
看完電影,很長時間裡心情都很難平復,因為這樣的一部電影,來得正是時候。
就像於冬說的,《長津湖》集合了中國最厲害的電影人,最頂尖的工業力量,拍攝了一部「留的下來的電影。」
30年後,50年後,這部電影依然會被人們討論,依然富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因為它代表了這個時代的電影美學和工業水準,我覺得這部電影註定會被留下來。
《長津湖》9月30日全國上映,一定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