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午後遭血洗,發生了什麼?熱門賽道「一地雞毛」該咋辦?

2021-08-18     價值線傳媒

原標題:A股午後遭血洗,發生了什麼?熱門賽道「一地雞毛」該咋辦?

A股午後突然崩盤,兩市3800股跌停,或是一則推文惹的禍!

萬眾矚目,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明晨講話,A股影響幾何?

鋰電池、半導體、CXO、白酒......這些熱門賽道紛紛殺跌,後市怎麼辦?

A

午後突然跳水,發生了什麼?

A股和港股今日雙雙大幅下挫。

A股方面,滬指大跌2%,報3446.98點;深證成指下跌2.33%,報14350.65點;創業板指下跌2.34%,報3224.15點,日線五連陰。

資金面上,兩市成交額達1.31萬億元,連續20天成交量破萬億。北向資金今日逆市凈買入14.74億元。

板塊個股上,兩市下跌股票數量達到3800隻。半導體、鋰電池、CRO、白酒等熱門賽道股大幅回調,僅民航機場板塊逆市上揚。

港股方面,恒生指數今日低開低走,收盤下跌1.66%,報25745.87點。恒生科技指數重挫3.13%,報6218.89點,大型科技股集體走弱。南向資金當日凈流出47.31億元。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今日A股大跌?不少市場人士認為,美國資深參議員今日的一則推文或是暴跌的主要原因。這位參議員在推特上透露了一組關於美國在亞洲和歐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的駐軍數據,其中在中國台灣駐軍達3萬人。這則消息經環球時報報道之後,迅速在市場傳播。

與此同時,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表示,8月17日,東部戰區出動作戰艦艇、反潛機、殲擊機等多軍種力量,在台島西南、東南等周邊海空域組織聯合火力突擊等實兵演練,檢驗戰區部隊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此次演練,是根據當前台海安全形勢和維護國家主權需要採取的必要行動,是對外部勢力干涉和「台獨」勢力挑釁的嚴正回應。

此外,昨天公布的7月多項經濟數據不及預期,讓市場對下半年經濟下行的壓力感到擔憂。

於是,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前期一些漲幅較大,估值較高的板塊開始大幅調整。比如半導體板塊的士蘭微,CXO領域的凱萊英,都是在公布了一份還算不錯的中報的情況下遭遇殺跌。這些板塊的回調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情緒。

B

縮減QE箭在弦上,鮑威爾將有大動作?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明晨的講話以及8月19日將要公布的美聯儲會議紀要挑動著市場的神經,也是今日A股和港股大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事實上,今年以來,美聯儲幾乎每一次公布會議紀要和利率決議的前後,A股都會下跌。尤其是6月的利率決議前三個交易日,A股連續三天大幅下挫。

本次美聯儲會議紀要公布的背景,是美國7月非農就業數據遠超市場預期。目前,美國非農已經修復了疫情以來缺口的74.5%,對比2013年上一輪Taper(縮減QE)的73.5%,美國已經基本達成了Taper的條件。

強勁的非農數據,讓美聯儲鴿派官員也開始倒戈。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卡什卡利自2016年加入美聯儲以來一直是最鴿派的官員之一,然而他最近卻表示,如果未來幾個月就業數據仍然較為強勁,經濟復甦取得的進展將足以使美聯儲開始縮減債券購買規模。

外媒分析稱,美聯儲內部就縮減QE近乎達成一致:如果經濟繼續復甦,美聯儲將在大約三個月內開始縮減QE,一些鷹派官員更是公開呼籲9月份就開始宣布縮減購債規模。

在鷹派步步緊逼之下,偏鴿派的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明晨的講話自然成為矚目的焦點。另一方面,鮑威爾還將在8月26日至28日召開的全球央行年會上發表講話。外界愈發認為,鮑威爾屆時會有「大動作」。有交易員聲稱:「感覺市場都在等央行年會,估計在此之前很難有大行情。」

對於美國縮減QE如何影響新興市場,有機構指出,根據對歷史的回溯,美聯儲官宣討論縮債到正式提出時間表的階段是緊縮預期上升較快的階段,該階段是風險資產調整最快的階段,美元指數反彈將帶動資金回流美國,進而衝擊新興市場股指。

不過,對比其他新興市場,A股受到的衝擊可能相對小一些。有機構指出,美聯儲Taper和中美博弈下中概股估值會持續受衝擊,與中概股估值體系相似的港股市場難免波動加劇。相比之下, A股具有獨立的估值體系,且受到南下資金回流的支撐,所以未來一段時間將相對更加穩定。

C

跌下來就是機會,不要浪費一個好的回落!

目前的A股市場結構分明,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陣營:一是以新能源汽車、光伏、半導體、高端裝備製造為主的硬科技上市公司陣營;二是以消費、醫藥、教育、文娛、網際網路為主的大消費上市公司;三則是一些以大金融、地產、基建為主的傳統行業老牌公司。

有機構將新能源汽車、光伏、半導體、高端製造等科技類上市公司稱之為「偉大復興」的上市公司,將消費、醫藥、教育、網際網路等上市公司稱之為「美好生活」上市公司。

也可以這樣說,這兩個維度的上市公司是2018年10月以來的A股結構牛市周期的兩大基本結構,這兩大基本結構的上漲和漂移構成了整個A股證券市場「慢牛」的慢鏡頭。

今年之前,消費、醫藥、教育、網際網路為主的大消費上市公司不斷受到投資者的追捧,回顧過往,白酒中的茅台,醫藥中的恆瑞,網際網路中的騰訊和阿里,教育中的新東方和好未來這些行業中的龍頭公司曾走出了長達多年的牛市。

而今年以來,上述大消費類公司業績增長放緩且不斷遭遇估值壓力,以新能源汽車、光伏、半導體、高端裝備製造等硬科技上市公司陣營在政策扶持和符合產業的大趨勢下接過了上漲大旗。

近幾個交易日,多重因素共振之下,這些細分賽道開始有所回落,例如半導體、鋰電、光伏等細分賽道中的一些核心公司最近股價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聚焦到公司:萬眾矚目的新能源龍頭寧德時代今日收盤價480元,距最高點582元已經回落17%,江特電機、融捷股份等鋰礦資源股已經回落了20%以上;半導體中的核心看點公司北方華創、斯達半導近幾日股價也跌掉了20%-30%。

有資深投資者稱,目前來看,這些賽道中的龍頭公司股價回落只是殺情緒,殺估值,長線看多的邏輯依然存在(政策支持和產業景氣度),具體上漲的堅定理由價值線前期文章也反覆提及過。

在邏輯沒有被推倒的情況下,好賽道中的好公司股價跌下來就是給投資者好價格的機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84088325_100150147-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