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鋰礦大佬,江特電機本周大漲30%,為何「性價比」更好的融捷股份大跌7%?

2021-08-06     價值線傳媒

今日下午5點左右,美國傳來消息,白宮表示拜登將於美東時間周四簽署一項行政令,設定到2030年零排放汽車銷量占新車總銷量50%的目標,並提出新的汽車排放規定以在2026年之前減少污染。這一消息對於當下供應十分緊張的鋰電及鋰礦上遊資源形成進一步利好。這些大熱的板塊可能將繼續熱下去。

本周,鋰電上遊資源、光伏新技術、半導體、國防軍工幾大主流賽道在周初短暫太陽雨後,繼續艷陽高照,賽道中不少核心龍頭公司繼續創出新高。

上周末,價值線研究員重點提到的光伏發電新技術異質結(HJT)代表公司蘇州邁為股份本周繼續大漲11.4%,多頭行情酣暢淋漓。

聚焦到鋰電上遊資源賽道,上周我們提到,通過每萬噸資源的市值這個指標判斷融捷和江特是賽道中非常具性價比的公司,且融捷性價還要高於江特。但本周江特電機大漲33%,而融捷股份卻下跌7.58%,或許是8月3日深交所的一封關注函對其短線走勢產生較大影響。

鋰電賽道如日中天的當下,我們是否應該對「性價比」更好的於融捷股份多一些耐心呢?

1

融捷股份VS江特電機

江特電機是一家位於江西宜春從事冶金起重電機、高壓電機的公司,近年來切入鋰礦上遊資源賽道。本周股價漲幅33%,今年以來股價上漲553%,最新市值416億元。

融捷股份是一家位於廣東廣州從事鋰礦採選、鋰鹽及深加工的公司,最新市值379億元,本周股價下跌7%,今年以來上漲256.10%。

七月以來,國內的鋰業上市公司迎來一番爆炒,短短7月份一個月江特電機和融捷股份股價均大漲130%以上,領跑整個鋰礦賽道。如果從去年低點算起,二者股價均已大漲10餘倍。

( 從K線走勢上來看:截至上周五,融捷股份走勢強於江特電機,而本周江特電機大漲33%,融捷股份下跌7%)

資料顯示,我國是一個缺乏鋰礦的國家,鋰礦資源只占全球的6%,國內的鋰礦一半以上都分布在四川,鹽湖鋰礦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青海和西藏。

最近澳大利亞的兩家鋰礦廠商進行了鋰礦的拍賣,拍賣的價格明顯比現在國內鋰業廠商的採購價格高,同時疊加今年鋰礦供應短缺的情況,引發了市場對於鋰資源價格進一步上漲的擔憂。

上周末,價值線文章引用了相關機構數據:

根據已有數據大致預測鋰資源權益產量,到2025年,天齊11.58萬噸和贛鋒7.5萬噸;到2023年,融捷6.25萬噸;江特3萬噸;永興2萬噸;川能1.42萬噸;盛新0.8萬噸;雅化0.73萬噸;西藏礦業、城投及珠峰2023年以前投產可能性低,預計2025年前後投產,權益量分別為1.5萬噸、1.6萬噸和1.8萬噸。

根據7月底市值,1萬噸資源市值贛鋒、天齊、永興、西藏礦業、城投、珠峰、江特、融捷分別為376、122、176、170、120、144、99和54(億元)。融捷和江特最具性價比,且其大機率為2023年達產,投產快於其他。

但本周江特電機大漲33%,而融捷股份卻下跌7.58%。我們注意到或許是8月3日深交所的一封關注函對其短線走勢產生了較大影響。

除了每萬噸資源市值指標的對比,此外價值線研究員發現在提鋰路線上:

融捷股份的主要礦業資源和技術儲備是鋰輝石提鋰;而江特電機目前已對鋰輝石提鋰產線進行使用鋰雲母兼容改造,使之既能進行鋰輝石提鋰又能實現鋰雲母提鋰,以實現在鋰輝石供應不足的情況下調劑使用鋰雲母提鋰的目的。

現在提鋰技術主要方式中:鋰輝石提鋰技術成本最高的,達到5-7萬/噸;鋰雲母提鋰成本也較低,大概在3-7萬/噸。

從資源到技術,最後再到人,融捷掌門人呂向陽似乎更具有一些看點。

2

呂向陽與比亞迪的「關係」

從連續兩年虧損瀕臨退市,到如今股價一路高歌成為市場焦點,實控人呂向陽可謂功不可沒。市場之所以如此看好融捷股份,呂向陽一定是原因之一。

說起呂向陽,很多人可能並不熟悉,但如果提起他的「小老弟」王傳福,則是無人不曉。正是呂向陽的慷慨相助,才有了王傳福的第一桶金。

(呂向陽與巴菲特、比爾蓋茨合影 )

生於上世紀60年代的呂向陽,20多歲就做了人民銀行安徽分行的科長。熟悉呂向陽的人說,呂向陽的學歷不高,但是知識卻非常廣博,他幾乎什麼都懂,而且一直保持學習習慣。

就在前途一片光明之際,呂向陽卻選擇放棄銀行的鐵飯碗,轉而下海創業。呂向陽來到了改革的前沿陣地廣東,創辦了融捷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從事房地產和紡織品製造,並迅速積累了大量原始資本。

1995年,剛剛下海的王傳福苦於缺乏啟動資金,於是找到了呂向陽。見多識廣的呂向陽認可了表弟的能力和想法,出資250萬元並以第二大股東的身份與王傳福一同創立了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直到今天,呂向陽仍是比亞迪第三大股東,並擔任比亞迪副董事長。融捷投資控股集團則是比亞迪第五大股東。可以說,呂向陽對表弟的投資,收益巨大。

然而,呂向陽自己的公司融捷股份卻在前兩年遇到了極大的經營困難。

早在2009年,融捷股份便開始著手向鋰電轉型。一個重要的動作,是收購了亞洲最大的鋰輝石礦山——甲基卡134號礦脈的採礦權和探礦權。資料顯示,融捷擁有的礦山保有儲量為2899.5萬噸,證載開採規模達105萬噸/年,平均品位1.42%,是國內最優質的鋰礦資源。

然而,到了2014年底,甲基卡礦山由於環保等問題被關停。隨後的幾年中,融捷股份始終掙扎在虧損的邊緣,並最終在2019年大幅虧損3.26億元,慘遭戴帽。

就在這面臨被摘牌的險境之際,王傳福出手了,是時候報答表哥當年的知遇之恩了。很快,比亞迪就成為了融捷股份鋰電設備子公司——東莞德瑞的戰略股東。比亞迪入股後,融捷股份通過競標,一舉獲得了比亞迪大量的鋰電設備訂單,藉此進入了比亞迪的核心「朋友圈」。

王傳福是聰明人,就像當初呂向陽投資他一樣,王傳福投資融捷也不僅僅只是為了報恩,王傳福真正看重的,無疑是融捷背後的礦山資源。

尤其是今年,當寧德時代等競爭對手們到處找礦,上游搶礦大戰愈演愈烈之時,鋰電中游成本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此時的融捷股份和他的甲基卡134號礦脈就更加顯得彌足珍貴。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融捷股份披露了2020年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3億元,用於250萬噸/年鋰礦精選項目。為了彰顯對於投資項目的信心,呂向陽包攬了增發的全部股份,是此次定向增發唯一的發行對象。

稀缺的資源、絕佳的賽道、綁定行業巨頭,這就是融捷股份身上的標籤。這樣的標籤在鋰電行業並不是第一個,比如綁定寧德時代的天華超凈。然而,呂向陽、比亞迪、王傳福三者之間的故事是獨一無二的,這就是市場為什麼看好融捷股份,這就是為什麼融捷股份能成為10倍牛股。

3

突遭問詢,融捷的路還有多遠?

正當股價一路高歌猛進之時,8月3日,融捷股份卻接到了來自深交所的關注函,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本周的股價波動。

關注函指出,由於公司股票九次達到異常波動標準,期間股價漲幅達272.56%,要求公司董事會就下述事項進行核查並作出說明:

1、請詳細說明定增項目建設具體資金來源,預計建設周期,預計投產時間,精選鋰礦礦源,投產後各年度產能情況以及對公司業績影響情況,目前該項目推進情況與立項計劃時間節點安排是否存在重大差異。

2、請詳細說明定增事項的進展情況,非公開發行事項推進是否存在實質性障礙,若非公開發行事項未能如期推進,是否對你公司250萬噸/年鋰礦精選廠項目進展產生重大影響。

關注函下發後,融捷股份股價應聲大跌。顯然,關注函聚焦於250萬噸/年的定增項目上,因為支撐融捷股價上漲邏輯的,正是這個項目。但至今為止,融捷股份並未對這一項目的具體情況和項目進展有過說明,這也是被看空的人所重點質疑的。

依照關注函的要求,融捷股份最晚應當於6日(明晨)回復。如果能如期做出令市場滿意的回覆,經過幾日調整後的融捷股份仍有繼續沖高的動能;而如果未能如期做出回復或延期回復,儘管從中長期來看性價比優勢明顯的融捷股份仍有潛力,但短期股價有繼續被壓制的可能。

截至發稿,融捷股份尚未發布對關注函的回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81785189_100150147-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