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德波、齊林濤編:《〈金瓶梅〉:中國文學中的野馬》

2023-10-09     古代小說網

原標題:易德波、齊林濤編:《〈金瓶梅〉:中國文學中的野馬》

《〈金瓶梅〉:中國文學中的野馬》,易德波、齊林濤編,NIAS Press2022年版。

內容簡介

《中國文學中的野馬:〈金瓶梅〉》(Jin Ping Mei - A Wild Horse in Chinese Literature)是2022年哥本哈根國際《金瓶梅》學術研討會的會議論文集。該書以十六世紀晚期小說《金瓶梅》的文本、插圖與翻譯問題為研究中心,彙集了來自丹麥、中國、美國、日本等地的數十位漢學研究者的二十四篇論文。本書按照論文主題進行分類,共分為「《金瓶梅》與口頭敘事」「《金瓶梅》與互文性」「《金瓶梅》與印刷文化」「作為禁書的《金瓶梅》」「中國的和世界的《金瓶梅》」五個章節,從不同角度切入研究,為相關研究者提供了《金瓶梅》跨學科與跨國交流的重要參考資料。

目 錄

編者及作者名錄

序(易德波,齊林濤)

前言(Minna Skafte Jensen)

前言(羅多弼)

簡介

《金瓶梅》與口頭敘事

1. 《金瓶梅》與敘事藝術(雷威安)

2. 《金瓶梅詞話》中的詞話與評話(葛良彥、易德波)

3. 《金瓶梅詞話》中的語言轉換與敘述實例:對小說中說書人習語使用的一些思考(易德波)

4. 揚州評話「王派水滸」中的潘金蓮(馬偉,易德波譯)

5.「武松殺嫂」(馬偉表演,Loughlin Harrick譯)

《金瓶梅》與互文性

6. 中國傳統小說中的說唱文學:《金瓶梅詞話》中說唱文學的非現實用法(陸大偉)

7. 《金瓶梅詞話》劇曲的功能與意圖(霍現俊,張大海譯)[1]

8. 《金瓶梅》中的晚明演劇風俗與藝術史價值(張婷婷,徐瑋譯)[2]

《金瓶梅》與印刷文化

9. 中國書籍圖繪與《金瓶梅》插圖(李福清,Sarah Fengler譯)

10. 西門慶世界的繪景:金瓶梅崇禎本的插圖(何谷理)

11. 互為鏡像的圖畫與文字:《金瓶梅》木刻藝術與文學藝術的相互影響(張敏)

12. 刻印《新鐫崇禎金瓶梅版畫》的雕版名師(劉坤、張敏採訪,蓋瑪雅譯)

作為禁書的《金瓶梅》

13. 作為「禁果」的《金瓶梅》:禁!燒!毀!罰!(蓋瑪雅)

14. 《金瓶梅》中的性描寫(馬克夢)

15. 性書寫的兩種改編:二十世紀中葉英語市場影響下的《金瓶梅》改寫(齊林濤)

16. 性表達還是俗語?論《金瓶梅》兩個主要版本中的「㒲」字(馮安迪)

17. 一本喚起情慾的書:《金瓶梅》在日本江戶時代的命運(川島優子,Megan Seal譯)

18. 升官圖:清中葉混合語民謠 (嵇穆,易德波翻譯重訂)

中國的和世界的《金瓶梅》

19. 《金瓶梅》,中國文學史的一匹野馬(劉禎、胡耀文,易德波譯)[3]

20. 1708年滿文本《金瓶梅》:《金瓶梅》的最早譯本(嵇穆,陸珍楨譯)

21. 我和弟弟的生活(節選自奧托·祁拔自傳)(奧托·祁拔,Veronika Bauer譯)

22. 芮效衛英譯《金瓶梅詞話》的策略與經過(陸大偉)[4]

23. 西門慶居所的建築結構:總體布局的可視化與歐洲語言文化風格的翻譯(包捷)

24. 《金瓶梅》在世界:《金瓶梅》的外譯(吳敢,Celine Zhijie Ren、Daniel Haocheng Cui譯)

《揚州評話探討》

編者簡介

易德波教授

易德波(Vibeke Børdahl):哥本哈根大學北歐亞洲研究所(NIAS)高級研究員,丹麥文版《金瓶梅詞話》譯者。

齊林濤講師

齊林濤: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Monash University)翻譯學講師。

注釋:

[1] 採用會議記錄中的中文題名。

[2] 採用會議記錄中的中文題名。

[3] 採用會議記錄中的中文題名。

[4] 該文中文版曾於2016年發表於《金瓶梅研究》,此處採用其原中文題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4839a6a577de24fa30ba5de61bc76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