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四十九、五十回里,大觀園眾姊妹因見天下起雪來,又激發起開詩社作詩的興頭,那日一早齊集李紈提議的大觀園中的一個景點賞雪聯詩。
戴敦邦繪蘆雪廣爭聯即景詩
可是這個景點的名稱,各個版本紛紜不一。庚辰本[1]作「蘆雪廣」;而蒙府本[2]、戚序本[3]作「庵」,卞藏本[4]目錄也作「庵」;列藏本[5]作「廬」;夢稿本[6]作「庭」;甲辰本[7]和程甲本[8]作「亭」。
在今校本中,以庚辰本為底本的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院校注的《紅樓夢》,從庚辰本作「廣」,並在三版書中對此作了注釋,云:
廣(yǎn)眼——因岩架成之屋。[9]
對這一注音和釋義,有不少學者頗有異議。
2017年裴世安、董義德、餘光祖著《紅樓韻文校字》中認為:
「蘆雪廣」之「廣」,應取「小草屋」之義的「廣」,讀ān。[10]
《紅樓韻文校字》
2022年陳青撰《<紅樓夢>異文校議二則》中認為「蘆雪廣」之「廣」,讀yǎn,但「並非『因岩架成之屋』」,建議注為:
廣(yǎn)——通「庵」,指簡易的房屋,草舍。[11]
紅校本2022年重新出版的四版《紅樓夢》對三版注釋增補了一點:
廣(yǎn眼)——因岩架成之屋。一說即「庵」。[12]
愚以為紅校本三版、四版的注釋和陳青先生的建議注,都尚有商榷之處。現不揣譾漏,在我們原校議基礎上稍作展開,進一步辨析探討此「廣」究竟該如何讀、如何釋義。
人民文學出版社版《紅樓夢》
「廣」是一個多音字,有guǎng、yǎn、ān三種讀音。因讀作guǎng的「廣(廣)」與本文討論的「廣」無關,故略之。
對yǎn、ān兩種讀法的「廣」的解注,大多數字詞典等工具書里都有,比較而言,相對全面、詳細的有《說文解字注》、《故訓彙纂》、《辭海》、《古代漢語大詞典》等,下面不揣繁瑣分別引錄如次:
《說文解字注》:
廣,因廠為屋也。廠,各本作廣,誤,今正。廠者,山石之厓岩,因之為屋,是曰廣。《廣韻》琰、儼二韻及《昌黎集》注,皆作因岩可證。因岩,即因廠也,從廠,各本無此二字,今部。象對刺高屋之形。刺,各本作剌,今正,讀七亦切,謂對面高屋森聳上刺也。首畫象岩上有屋。凡廣之屬皆從廣。讀若儼然之儼。魚儉切,八部。[13]
清嘉慶刻本《說文解字注》
《故訓彙纂》:
廣《說文·广部》:「~,因廣為屋,象對刺高屋之形。凡~之屬皆從~。讀若儼然之儼。」
Yǎn《廣韻》魚檢切,上琰疑。談部。
,~,因廣為屋。《說文·广部》。
,~,因廠為屋。《說文解字注·广部》。
,~,因岩為屋。《廣韻·琰韻》;《儼韻》。,~,因岩成室謂之~。《營造法式·總釋下·宮》引《義訓》。,~,即庵字。隸嫌其空,故加奄,變象形為諧聲。《說文·广部》桂馥義證。,~,(略)[14]
《新編漢語辭海》:
廣ān見490頁㈡。廣㈡ān(名)同「庵」。
查「庵」得如下:
庵(菴)ān名圓頂小草屋:茅~|結草為~。名寺院(多指尼姑住的):~堂|尼姑~。名舊時指學齋:梅~|竹~|老學~。[15]
《古代漢語大詞典》
《古代漢語大詞典》:
廣㈠(略)。
㈡(略)。
㈢(略)。
㈣(yǎn儼)就山崖作成的房子。《說文·广部》:「廣,因廠為屋也,從廠,象對刺高屋之形。」韓愈《陪杜侍御游湘西兩寺》詩:「剖竹走泉源,開廊架崖广。」
㈤(ān)同「庵」。查「庵」得如下:庵(菴)ān小草屋。《神仙傳·焦先》:『居河之湄,結草為庵。』《南齊書·王秀之傳》:『父卒,為庵舍於墓下持喪。』一說圓頂屋為『庵』。舊時文人的書齋亦多稱『庵』。如:老學庵;影梅庵。小寺廟,多指尼姑所居。」[16]
綜合上述辭書的諸多解注,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這個「廣」有兩種讀法、多種釋義。
其一,讀作yǎn,其字義雖有上述辭書中所說的「因廠為屋」、「因廣為屋」、「因岩為屋」、「就山崖作成的房子」等不同表述,但其實是一個意思,通俗地說,就是利用山崖的岩石搭建的房屋,也就是這房屋須緊挨山崖。《古代漢語大詞典》所引韓愈詩「開廊架崖广」中的「廣」,就是這種房子,即當讀yǎn。
《新編漢語辭海》
其二,讀作ān,同「庵」,據《新編漢語辭海》和《古代漢語大詞典》對其字義的解釋,有如下三個義項:小草屋、圓頂屋;舊時指學齋;小寺廟,多指尼姑所居。
概括而言,表示「就山崖作成的房子」時,當讀yǎn;表示「小草屋、圓頂屋」;「學齋」;「尼姑居所」時,讀ān。
明乎此,當我們在文獻中遇見這個「廣」,就應該先從該語境中理解領會其含義,再確定其讀音。比如:
唐·韓愈《陪杜侍御游湘西兩寺獨宿有題一首因獻楊常侍》:
長沙千里平,勝地猶在險。
況當江闊處,鬥起勢匪漸。
深林高玲瓏,青山上琬琰。
路窮台殿辟,佛事煥且儼。
剖竹走泉源,開廊架崖广。
……
上引韓詩為五言排律,共25韻,為節省篇幅,下略。「剖竹走泉源,開廊架崖广」二句的意思是:韓愈在山上所游之寺處,看到有在剖開的竹子中流淌的泉水,還有在山崖處辟出路徑依崖架構的房屋。據此,詩中「崖广」的「廣」,就該讀yǎn,不可讀ān。
韓愈郵票
宋·張鎡《震澤戲書鵝鶴》:
市梢茅廣三兩間,旁有數鵝行復還。
適從何來令威老,矯首便覺高情閒。
群鵝不度風姿少,罷亞相隨過汀草。
令威流盼略無言,寄與誰知自瀛島。
少焉戛然鳴一聲,豈暇更顧兒童驚。
直上晴天三萬丈,鵝在人間夸字樣。
從上引詩中可知,這「茅廣三兩間」乃處於「市梢」,即集市邊,與山崖、岩石為屋無涉,實為茅屋,即同「庵」,故當讀ān,不可讀yǎn。
《宋詩選注》
清·閩胄顯《沙厓先生文集》卷之六《鄰對亭記》:
「……僉曰唯,遂鳩聚乾材,構成一間草廣。庇上雨而通旁風,遠而望之,如菌焉如蓋焉。人之游於其上者,如坐於軒車之」。
上引「草廣」中的「廣」,因文中有「如菌焉如蓋焉」,說明這草屋頂是圓形的,又雲「如坐於軒車上」,說明並非「就山崖作成的房子」,故應理解為「圓頂」草屋,此「廣」也同「庵」,當作ān,不可讀yǎn。
清·弘曆《題張若澄山水十二幅其五綠天茅廣》(乾隆《御製詩集》二集,卷十三):
受風散種溪邊竹,聽雨新移窗外蕉。
一卷常持高士傳,小年樂事足逍遙。
上引詩題中的「綠天茅廣」,是張若澄畫中的一個書齋,其中「綠天」典出唐代書法家懷素的「綠天庵」,此庵位於湖南零陵高山寺大雄寶殿後側,是懷素幼年苦練書法的地方。畫中的「綠天茅廣」是指學齋,故此「廣」也同「庵」,當讀ān,不可讀yǎn。
《御製詩》
那麼,我們現在再回過來聯繫《紅樓夢》中的「蘆雪廣」,它建在何處,具體情況又如何呢?
庚辰本第四十九里是這樣描寫的:
原來這蘆雪廣蓋在傍山臨水河灘之上,一帶幾間,茅檐土壁,槿籬竹牖,推窗便可垂釣,四面都是蘆葦掩覆,一條去徑逶迤穿蘆度葦過去,便是藕香榭的竹橋了。(庚辰本,第一一四三頁)
從上述引文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這「蘆雪廣」並沒有緊挨山崖。雖然前面有「傍山臨水」的處所詞,但「傍山」不等於緊挨山崖,房屋距山崖數十米、數百米、甚至再遠些,都可以說「傍山」。此處的「傍山臨水」,只是對此「廣」大環境的概述,因在它後面還有「河灘之上」、「推窗便可垂釣,四面都是蘆葦掩覆」等更具體的小環境描寫。所以不能將此「廣」理解為「因岩架成之屋」,也不能讀作yǎn。
而應該將這「廣」理解為河灘蘆葦中的幾間茅屋,從功用方面來考察應該是學齋,是文人學士讀書寫字、吟詩作畫、休閒會友的場所。它既不同於能引起賈政「歸農之意」的「稻香村」之農舍,也不同於「青燈古殿」「檻內人」無事不登的「櫳翠庵」之尼姑庵。
《紅樓夢》庚辰本
此「蘆雪廣」,乃類似於上引乾隆題畫詩提及的張若澄山水畫中的「綠天茅廣」,是幾間茅屋學齋。所以李紈把吟詩遊戲的姊妹們帶到這個具有學齋性質的「蘆雪廣」來。由上可知,此「廣」當讀ān。
綜上,紅校本三版、四版將「廣」注釋為「(yǎn眼)——因岩架成之屋」,是不準確的。陳青先生不贊同紅校本的釋義甚是,但又贊同紅校本的注音,讀yǎn,是不妥當的。鑒於上述,不才也給「蘆雪廣」之「廣」,提一個注釋建議:
廣,此處讀ān,同「庵」,草屋,茅屋。舊時文人常以此字指稱學齋。
不當謬誤之處,敬請方家批評指教。
上下滑動查看注釋
注釋:
[1](清)曹雪芹著:《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本),瀋陽出版社2005年影印版。簡稱庚辰本,下同。
[2](清)曹雪芹著:《蒙古王府本石頭記》,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影印版。簡稱蒙府本。
[3](清)曹雪芹著:《戚蓼生序本石頭記》,瀋陽出版社2006年影印版。簡稱戚序本。
[4](清)曹雪芹著:《卞藏脂本紅樓夢》,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影印版。簡稱卞藏本。
[5](清)曹雪芹著;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蘇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列寧格勒分所編:《石頭記》,中華書局1986年影印版,簡稱列藏本。
[6](清)曹雪芹著:《乾隆抄本百廿回紅樓夢稿》,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影印版,簡稱夢稿本。
[7](清)曹雪芹著:《甲辰本紅樓夢》,瀋陽出版社2006年影印版,簡稱甲辰本。
[8](清)曹雪芹著:《程甲本紅樓夢》,瀋陽出版社2006年影印版,簡稱程甲本。
[9](前八十回)(清)曹雪芹著;(後四十回)無名氏續程偉元、高鶚整理;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校註:《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第3版(2009年第26次印),第662頁。簡稱紅校本,下同。
[10]裴世安,董義德,餘光祖著:《紅樓韻文校字》,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17年版,第132頁。
[11]陳青:《<紅樓夢>異文校議二則》,《紅樓夢學刊》2022年第2輯,第332—335頁。
[12]紅校本,2022年第4版,第 665頁。
[13](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許惟賢整理:《說文解字注》,鳳凰出版社2007年,第773頁。
[14]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主編:《故訓彙纂》,商務印書館2003年,第691頁。
[15]路麗梅,王群會,江培英主編:《新編漢語辭海》,光明日報出版社2012年,第8、490、9頁。
[16]徐復等編:《古代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第1018、1030頁。
新書推介|餘光祖:《庚辰本校讀記》
石問之:《紅樓夢》校勘中的幾個難題
蘭良永:文畬堂本《新增批評繡像紅樓夢》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