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產業難做強?新華聯財務費用大幅下降上半年扭虧為盈,文旅業務收入同比減少42.36%

2024-07-30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記者 王敬 北京報道

隨著破產重整的完成,新華聯文旅債務危機解除,財務費用大幅下降,業績也開始觸底反彈。

近日,新華聯(000620.SZ)披露2024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75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850.87萬元,扭虧為盈;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長101.29%。

一方面,因公司重整後合併範圍減少、債務清償減少利息支出,上半年財務費用由上年同期的10.52億元降至0.34億元,降幅達96.76%;另一方面,報告期內,地產項目結轉收入較上年有所增加,地產項目毛利有所增加也是新華聯業績增長的原因之一。

然而,新華聯計劃大力發展的文旅業務卻似乎表現得不盡人意,不僅毛利率持續為負,營業收入也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對此,《華夏時報》記者7月29日致電新華聯董秘辦進行採訪,並按照對方要求通過電郵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時未收到公司回復。

「新華聯上半年雖實現了扭虧為盈,但其經營表現及轉型路徑仍面臨複雜挑戰。」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文旅業務作為新華聯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收入下降且毛利率為負,反映出新華聯在文旅領域的發展遇到了瓶頸。這可能與市場競爭加劇、遊客消費習慣變化、自身運營能力不足等因素有關。

債務危機化解,財務費用大幅下降

根據新華聯2024年半年度報告,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5.75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8.6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850.8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7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新華聯扭虧為盈主要得益於去年底司法重整的完成。一方面,本期依據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通知書》對公司破產重整案管理人報酬進行了調整,投資收益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公司完成破產重整,有效優化了債務規模,有息負債按照重整計劃予以清償,財務費用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由上年同期的10.52億元降至0.34億元,降幅96.76%;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營業成本和稅費均實現大幅下降。

今年4月,新華聯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重整成功首先是化解了公司債務危機,負債規模尤其是有息負債大幅下降;其次是取得了債務重組收益,使得2023年度凈利潤扭虧為盈,凈資產由負轉正;再次是本次重整優化了公司資產結構和業務結構,保留了銅官窯古鎮等優質文旅資產和相關具有較強盈利能力和現金流的地產項目,為公司日後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最後引入了幾家實力強勁的投資人,既給公司注入了現金流也為公司日後發展提供賦能可能。重整完成後,公司的負債總額下降了77.14%至87.94億元,有息負債僅20億元左右,資產負債率下降至59.51%,資產負債結構得到有效優化並達到合理水平,大大減輕了未來的財務負擔。

報告顯示,截至6月末,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資產54.29億元,較期初增長0.96%;負債總額為78.16億元,資產負債率進一步下降至56.45%。

此外,報告期內,新華聯地產項目結轉收入較上年有所增加,地產項目毛利有所增加也拉動了業績增長。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華聯商品房銷售營收達9.21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的58.47%,同比增長17.76%;毛利率達39.71%,同比增長24.26%。

做強文旅產業路途漫漫

對於重整後的主要戰略方向,新華聯曾向本報記者表示,「公司將堅持以人為本、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的發展理念和『文化+旅遊+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堅守主責主業,做精文旅運營,做大文旅版圖,做強文旅產業」。

值得注意的是,新華聯雖然早已確定將文化旅遊作為其發展戰略的核心,但上半年文旅業務表現卻並不理想。報告期內,公司文旅綜合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55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的22.54%,較上年同期減少42.36%;毛利率為-10.78%,較上年同期增長2.98%。

新華聯在2024年半年度報告中表示:「隨著國內旅遊市場的強勢復甦,遊客消費體驗需求不斷提高,民俗體驗、文娛演出、文博訪古等景區熱度高漲,公司所處文旅市場面臨著快速發展和激烈競爭並存的局面,多方位的同質化競爭對公司經營管理提出了一定挑戰。」

對此,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華聯文旅業務收入下降和毛利率為負的原因是文旅市場競爭激烈,以及公司文旅項目運營管理存在一定問題。此外,公司文旅項目前期投入較大,短期內難以實現盈利也是導致毛利率為負的原因之一。因此,新華聯在發展文旅業務上存在管理、運營和投入等方面的問題。

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新華聯曾這樣展望:「隨著公司文旅景區客流的不斷增長,未來的文旅收入將繼續增加,同時隨著大部分地產項目的出表和剩餘地產項目的銷售結轉,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公司的文旅收入占比就會超過50%,上市公司所屬行業也將徹底告別房地產,對公司整體估值有益。」

袁帥分析指出,新華聯在商品房銷售上依然占據較大比重,且毛利率顯著提升,這表明當前地產市場環境下,其地產項目仍為公司貢獻了重要利潤。「徹底告別房地產」的計劃是否有助於其更好經營發展,尚需進一步觀察。一方面,放棄熟悉的地產領域可能帶來不確定性;另一方面,文旅行業的成長性和盈利穩定性尚需時間驗證。因此,該計劃需與公司實際情況和市場需求緊密結合,逐步過渡,而非一蹴而就。

袁帥表示,上半年公司地產項目經營業績轉好,而文旅收入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與公司重整後聚焦文旅主業的計劃存在偏離。然而,這種偏離可能只是暫時的,因為公司正處於轉型期,需要時間來調整和優化業務結構。在轉型過程中,新華聯應堅持「兩條腿走路」,既要鞏固和提升地產業務,為轉型提供穩定的現金流支持,又要積極推進文旅業務發展,培育新的增長點。同時,公司需加強內部管理和資源整合,提高整體運營效率,為成功轉型奠定堅實基礎。

萬事利餐飲集團創始人、總經理吳兆君則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地產項目經營業績好轉與文旅收入下降並存,並不直接意味著公司重整後聚焦文旅主業的計劃偏離。相反,這為公司提供了寶貴的調整窗口。新華聯應藉此機會優化資源配置,加大對文旅業務的投入與支持,同時審慎處理地產項目,確保兩者協同發展。關鍵在於明確戰略定位,靈活調整經營策略,以實現整體業務的健康增長。

本期編輯:劉錦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2ccd9c90b6a2bc92e85ef24b2187c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