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小白零基礎收穫賓大/康奈爾/SCI-Arc等6所頂尖院校offer!

2023-12-12   UniDesignLab

原標題:建築小白零基礎收穫賓大/康奈爾/SCI-Arc等6所頂尖院校offer!

建築小白零基礎收穫賓大/康奈爾/SCI-Arc等6所頂尖院校offer!

轉自:RAC設計課堂

ZMN

本科:查普曼大學 Chapman University

托福:109

GRE:325

GPA:3.77/4

OFFER(截止發稿前):

賓夕法尼亞大學 建築學 /UPenn Master of Architecture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建築學 /UCB Master of Architecture

康奈爾大學 建築學 /Cornell Master of Architecture - Professional

南加州建築學院 建築學 /SCI-Arc Master of Architecture I

密西根大學 建築學 /UMich Master of Architecture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建築學 /WUSTL Master of Architecture

羅德島設計學院 建築學 RISD Master of Architecture 3-year program(waiting list)

Congratulations

01

耳濡目染對空間設計很有興趣

選擇這個專業是有很多原因綜合在一起的結果,比如家庭、本科的專業、就業方向等等。首先我的父母都是建築師,媽媽是清華大學80年代的建築生,那一時期的學生都有很強的凝聚力,到如今大家都在建築、景觀、城設領域各有作為,也經常會組織一些相關的活動。媽媽同學的孩子們也有很多人從事了建築相關行業。我從小耳濡目染,一直對空間設計領域非常有興趣。本科因為夢想學習了電影美術設計,也是空間設計的一個特殊分支。我希望研究生階段能夠接觸更廣闊的空間設計領域,未來也希望以建築設計作為基礎,去嘗試從事一些跨專業跨領域的工作,比如一些交互類型的設施、劇目、遊戲的設計。如今,許多成功的電影美術設計師都具有建築設計或室內設計的背景。另外目前建築領域比較飽和,新建項目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慢慢減少了,行業整體比較低迷。但是城市更新或舊建築翻新擴建的項目已經逐漸進入了大家的視野,成為新的發展方向,我也希望在研究生階段多去了解一些更新相關的項目。

趁著市場低迷先充實自己,開拓眼界

其實電影行業並不是很吃學歷,甚至可以說影視圈的從業者大部分人都並非科班出身,不是學院派,不需要非常多的學術性的基礎知識。影視圈入行很簡單也很難,需要的是背景和經驗,並不依仗學歷。對於我這種一代影視人來說,卻難如登天。近些年來中國影視行業起色不大,題材限制多,圈層自我封閉,和國外的合作也並不開放,同時也和許多其他的設計行業一樣,僧多粥少,錢少事多,再加上複雜的人際關係,這個行業對新人越發的不友善了。

據我觀察,許多學長學姐已經在轉戰或開拓新的領域。未來的時代一定會建立在信息、交互、娛樂的基礎之上,所以趁著市場低迷先充實自己開拓眼界對於很多藝術生來說都是很好的選擇。電影美術設計就如我所說,是一個比較小而專的空間設計分支,沒有建築設計的全面性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卻更具有藝術性。但同時,空間設計都需要具備很強的落地性,不僅僅是藝術也是商業,還同時需要大量的人力,分工合作是必不可少的。這一點上來說,兩個專業具有很多相似性。我認為本科參與的電影項目為我找到自己的方向,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都打下了基礎。未來暫時考慮留美實習,之後回國或從事具體什麼行業還要看行情。目前看來沉浸式互動遊戲,主題樂園開發,遊戲美術設計(任何虛擬的空間設計)都是可以觀望的方向。與此同時,城市更新,藝術展覽的互動設計也都是目前看來有待發展的。

關於申請

| 申請時間節點

1.Portfolio時間軸:

Project1 滑板公園:

2021暑假開始,2022年結束項目

Project2 自主建築:

2022暑假梅子老師studio

Project3 外賣小哥:

2022春季開始構思,暑假studio的同時穿插做,大約11月做完

Project4 二手市場:

2021冬季構思,因為覺得這個很重要但是沒經驗,所以是最後一個做的。2022.11~12申請前做完。想法很好只是最後也沒有很滿意,有些東西太倉促了,感謝梅子老師的排版建議和參考。到申請前其實不太需要做圖方面的幫助了,真的很感謝老師給的建議!

2.文書材料申請時間軸

2021一報名就聽了選校公開課,Carina老師解答各種問題。2022暑假寫了文書的信息收集表,10月開網申請,先定了幾個夢校,然後同時余老師又一對一選校,確定最終選校。因為構思文書比較早,收集表寫了萬字長文,後面又添加了很多信息,所以文書基本沒有遇到困難。必須誇誇兩位神奇老師,carina和余林駿老師!Carina老師事無巨細不厭其煩幫我查消息發郵件回答我的nt問題哈哈哈哈。余老師文書寫太好了,很多細節幫忙寫出了感情和邏輯,基本上沒有任何需要改的地方。文書基本上都是提交前一周到幾天最終定稿,但是通稿11月就出了,真的沒什麼好改的太強了。

推薦信從暑假結束的時候開始要的,因為本科的學校全職教授太少了,周折到11月中旬才要齊。教授和我比較熟,所以給提交了兩遍(第一次只要了6所,後來找不到人和教授解釋又幫我多提交了4所,謝天謝地),還有就是實習單位(其實是媽媽單位,所以力度應該不強,我自己寫的最早提交的)。作品集都是提前一天提交怕堵車。

第一個offer是sci-arc,2.24收到的。

3.語言時間軸

Gre:2021年11月考了一次12月一次,中間學了一個月,11月考前是自己看的網課大班(v:153 q:162),考完又學了一個月一對一,12月出分。

托福:2022.7 沒怎麼準備直接考完完事了(對於留學生來說不是很好的成績,對於陸本沒有參考價值)

整個語言準備沒有什麼可以參考的地方,不具有普適性。

整個申請過程點名表揚李梅子老師!所有的項目都是她幫忙的!甚至幫我找電腦!還有幫我寫推薦信!沒有梅子老師我的申請就徹底寄了。

非常感謝carina和余老師,真的申請方面幫忙太多了!全程保姆式服務,感天動地!Carina老師得covid期間還在幫忙填網申,誰能不感動!

| 我的文書是圍繞「故事」一詞展開的

並不知道什麼策略才是學校想看的,所以就按照自己想的寫了。主要因為我是轉專業的,所以想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也就是對電影美術和建築設計之間關聯的理解。因為我本身就是學電影美術的,所以感覺電影美術是一種更暫時的,有針對性的,更有藝術性的空間設計,而建築設計更加需要可持續,面向更多人,並且需要更加務實。

寫文書的時候我主要抓住一個點,所有的文書不管是主文書還是其他補充題目,都圍繞著這個點展開。我選的點就是空間設計的故事性。我認為電影和建築都是時代的見證,是人們所在時代的智慧結晶,都是用技術的手段去講一個故事。即使不是空間敘事類型的建築,面向的群體也是一群有獨特故事的人。我希望人們不止在電影院才能身臨其境地感受那些曲折離奇的故事,更應該把自己的人生活成精彩的故事。日常生活中的空間應該具有更強的場所感,而且不止擁有基本功能,更能讓人覺得富有藝術感,傳奇色彩,具有電影般動人的特色和吸引力。為什麼只有電影里的人物才是豐富多彩的,我們自己難道不是我們生活的主角嗎?我們的生活為什麼要平平無奇,不能像遊戲和電影里一樣傳奇,難道我們真的只能甘當一生的npc嘛?

我認為電影人和空間設計師都是講故事的人,因此我的所有文書都是圍繞著「故事」這一關鍵詞展開的。我認為寫文書最重要的就是要真正認可和相信自己說的話,不能說假大空的千篇一律的套話。我並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但是在很多事上容易非常上頭,總是覺得自己赤子之心未泯叭,所以經常被看作是中二或者不切實際。但是我是真的希望有一天建築設計或者說任何的設計領域都不再是工具人。我真的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承載和傳揚時代的精神、人類的智慧和勇氣。所以說我並不是依靠策略,僅僅是我說了我堅信但是沒有地方去說的話。

| 語言早考早超生

托福確實沒有什麼可以分享的…就是和本科上學很像的形式,閱讀聽力都很簡單,寫作只要不太離譜都行,邏輯清楚就行。口語考砸了,因為遇到了特別難的題。有條件的話可以多準備一些題先練練,以防遇到冷門題目(我上來就遇到了人生哲學類的,確實15秒準備不出來什麼)。另外英語比較好的同學一定要注意轉述那部分儘量簡略不然說不完,我確實事無巨細地轉述可惜時間真的不夠。陸本同學按照挑關鍵詞的方法說反倒應該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Gre就是背單詞,背好了前面就是送分題。每天背,在家裡貼紙條背。另外建議上一對一的課找問題很快,語文部分提分嗖嗖的。數學大家一般不會有我這麼拉垮的,我最後是語文162數學163,真的很少有我這種數學一緊張就看不懂題的人吧…是個中國人都比我數學分高。寫作部分就是八股文,看某東方大課就可以了,記住套路一點都不練也至少有4分。但是難點在於選論據里的例子,建議多看看b站油管各種科普/奇聞類的up的視頻,擴充一下知識面。

我的經歷可能沒有太多參考價值,唯一要說的就是早考早超生,別和作品集堆在一起弄。

| 擇校的心路歷程

選擇學校主要是先聽了RAC選校課,並且了解了一下各個學校的基本的特色。我本科的學校比較的專業化,學校也比較小,出名的項目也比較少,所以非常希望研究生期間可以去到一所比較大規模的,更具有大學感覺的學校。我的想法是要是申請儘量就申請比較大型的聲望比較好的學校,如果錄不到就不讀了。當然最後也有選擇一些所謂的保底校,只是希望給自己一個心理安慰。因為我本科在美國讀,所以也首選研究生回到美國,一是認為比較容易適應生活,不需要花額外的時間去了解當地的各種情況;二也是考慮到日後可能留美就業。因為轉專業的背景,在聽取老師的建議之後,就沒有繼續考慮英歐方向。最後確定擇校其實範圍已經比較小了,除去一定不想去的學校後,其他的大家耳熟能詳的學校其實都有申請。最重要的是和選校老師及時溝通,當時也是有多次視頻會議去討論,最終一起進行的選校。學校的課程設置對我這種門外漢來說其實差別不是很大,但可以根據往屆學生的作品和學校活動的新聞去了解到每個學校的特色和特長。

| 背景提升對申請很有幫助

我參加了甘南搭建項目和設計深圳展覽。我個人認為這些活動還是對我的申請非常有幫助的。

甘南搭建項目回顧

設計深圳展覽

我沒有非常專業的實習經驗,也不了解建築/景觀設計的合作模式和流程。這些rac提供的機會填補了我在這方面的空白,也豐富了我的履歷。雖然我們組最終的方案和最初的想法相差很遠,但期間的每次presentation都讓我了解到了更多的設計師和設計手法,也了解了專業背景的同學的思維模式和表述方式。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經驗。感謝季老師為我們推薦的各種參考資料,感謝同學們對我的包容!

甘南搭建作品:Waterfall

| 設計理念

我並不是一個建築專業出身的人,也不完全是一個設計師,所以很難回答這個問題。對於一個建築小白來說,沒有理由和能力去批判任何人,因為任何建築大師都還值得我去研究和學習。以一個電影人學生的身份來說,我肯定是比較關注人的。人的故事和需求在我看來是一個時代背景下社會形態的縮影。

每個人都值得活得精彩,活得具有創意,因為每個人來到世界上都是一個傳奇。我們不應該用某種標準把人分成普通人和偉人,每個人都有權利活成自己人生的主角,甚至可以活得具有奇幻色彩。電影就是通過捕捉人物故事而反應社會現狀或人類精神,所以對於我來說前面那句話並不是空話套話,而是一種切實的理想。人和環境和空間都是緊密相連的,我認為從人的需求(不管是基本需求還是精神需求)出發,都能更好的理解和解決問題。希望我們所做的所有設計都不是為了設計而設計,為了建造而建造,而是足夠成為歷史的遺蹟,留給後人分析人類文明歷程的線索和工具。

02

從電影人到建築生的思維轉變

如上文所述,我做每個項目基本上都是從「人」入手的。人的需求,創新的想法,人的社會活動,人的心理需求等等。我在技術上肯定是比較拉垮的,邏輯思維也不充分,但是我作為沒有專業背景的人,思考問題也可以比較天馬行空。一般的設計都需要按照任務書,建什麼東西解決什麼基本問題都規定好了。習慣了這種方式的同學可能思維也會一定程度的被限制住。

實際上,作品集是很私人的東西,做出的東西不需要很落地,也不需要切實的解決一個基本問題。我在選題上具有非常強的個人特色,因為我是從尋找電影故事的角度去選題的。在做設計之前我會想像給這些目標人群拍一個紀錄片甚至一個故事片。在這裡,在這種情況下,會發生什麼故事呢,故事又會怎麼樣發展呢?雖然我認為我做設計的時候還是以理性為基礎,但是在老師看來我的思維肯定是十分發散的,天馬行空的。一開始總是和老師談不到一處去,感覺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但是後來發現老師講的其實做設計的手段和流程,而我是在想設計的一些細節,並不是衝突的。最開始我連什麼是programming什麼是 massing都不知道,我總是在考慮人的感受,但是忽略了人的感受和場地的規劃布置,流線和便捷性有很強的關係。

一個設計是不可能以不變應萬變的,不是丟到哪都成立的。拍電影的時候很多時候是合情合理就行,根據人物和史料背景去描述清楚一件事就行。電影人可能會問「這樣行不行」,但是建築師一定要問「為什麼要這樣,為什麼不那樣,為什麼這樣行,為什麼那樣不行」。設計是一環套一環的,並不是所有的情況都是存在即合理。思維方式的改變對我來說好像一個culture shock,謝謝老師幫我梳理每個邏輯點之間的關係,給我展示了做設計的思考方式。非常感謝李梅子老師,幫我把每個項目的需求和邏輯都梳理了一遍,讓我取捨最後呈現出最有必要被呈現的內容。

| 項目簡介

項目一: 第十八使徒之城

設計者:個人項目

指導老師:李梅子老師

這是一個根據著名動畫eva做的項目。這個項目是跟著梅子老師的離散化設計studio做的。這個題目每年rac都有很多人做,我和人家比建模比圖紙肯定比不過,主要還是選題。以下是我之前寫的項目立意的敘述:

這個項目是基於日本經典動漫《新世紀福音戰士》創作的。這部動畫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問世至今一直保有超高的人氣,是橫跨了幾代人的共同時代記憶。表面上看,這只是一部機甲片,十四五歲的少年駕駛著巨大的怪獸機甲和天外來客「使徒」對戰。實際上,動漫的背後卻有更深層的意義。動漫創作於日本經濟泡沫化的時期,社會上人心惶惶,市場低迷,低氣壓籠罩著每個國民,因此那一代的年輕人也被稱作日本垮掉的一代。作者以科幻的故事背景,融入了大量神學色彩的元素,用青少年和人類面臨的外部災難作為載體,實則反應的是社會上出現的種種問題,尤其聚焦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反映出人性的黑暗與光輝。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和隔閡是動漫討論的核心。人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從哪裡來又往何處去,這個古老的議題在動漫中以特別的形式體現出來。

動漫中最重要而經典的內容莫過於「人類補完計劃」。Seele委員會於1947年發現了死海文書,發現了生命起源和未來的秘密,因此制定了該計劃。蘇美爾神話中,莉莉絲是亞當在夏娃前的妻子。動畫中,亞當和莉莉絲降臨地球,引發了第一次衝擊,而人類即是莉莉絲所繁育的後代。而另有15個天使由原始使徒亞當所繁育。天使們選擇了生命之果,因此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堅不可摧的心之壁(at field),而人類選擇了智慧之果,因此具有智慧和思維,卻無法維持天使的巨大形態,分散成世界上的幾十億人口,且生命脆弱,人與人之間各有千秋,無法零距離交流。人類補完計劃意在將人類(也就是第18位天使)融合在一起,成為和其他17個天使一樣的真正的天使,並化成生命最初的液體形態,匯入LCL(Link Connect Liquid)之海。第二次衝擊後,地球軸心偏轉,造成了毀天滅地的巨大災難。Seele在莉莉絲降臨地球時在日本箱根造成的巨大地下空洞中geofront中建造了第三新東京市,用於收容EVA駕駛適格者和seele的職能部門NERV的相關工作人員。因為天使都有回歸原始使徒的本能,因此NERV將莉莉絲藏於第三新東京市地下,吸引使徒的進攻,對外宣稱第三新東京市為人類最後的防線,實則以此方式企圖引發對於人類補完計劃至關重要的第三次衝擊。

顯而易見,人類補完計劃是一個十分極端的消除人與人之間隔閡的手段,但社會中因人產生的問題確實存在。動畫中亦有其他組織在尋求用更緩和的辦法去解決人類社會的問題。我的建築項目根據人類補完計劃的背景,重塑了第三新東京市,這個屬於第十八使徒的人類最後的防線。自主性建築的議題已有幾年,我認為用單體組成整體的形式和人類補完計劃有很大的相似性。每個人類看似不同,卻又是人類集體的一部分;既是人類集體的一部分,卻又不停在社會中變換角色。而自主性建築中每個零件都是集體的一部分,但組合形式千變萬化,使得每個建築都具有不止其本身的單一功能,並且組合也賦予了他們新的組合形態和不同的空間感受。根據動畫,我大體提煉出6個最為經典的社會問題,並將這6個問題分別轉化為一種建築單體:這六種單體進行組合,形成了最後的大型地下城市;經歷各種各樣問題的人們,也組成了這個社會。

這個項目主要是利用了eva的核心思想作為建築設計的理念,反映了eva中提及的各種社會問題,將這些問題具像化成建築單體。

我覺得最主要的是設法使項目主題和設計手法契合。很多同學都做了現實的項目,我當時覺得自己在調研和解決問題的方面肯定不如大多數人有經驗,所以就想如何能做出自己的特色。我技術不好,背景沒有,想法詭異,所以組隊的時候沒人願意和我一組哈哈哈哈。除了選題之外任何事對我來說都是困難(選題一提議就直接通過了),軟體不會,圖也沒概念怎麼畫,項目體量還特別龐大,還只有我一個人。建模渲染燒了好幾台電腦,把梅子老師的電腦都燒了哈哈哈哈。

梅子老師不但教我軟體,還一直很關心我的進度。最開始想的是做一個浮空城,梅子老師提議貼合洞穴的拱頂做一個有弧度的整體,我覺得好是好,就是不知道怎麼弄。最後當然是梅子老師手把手帶我完成的啦!可以說所有的圖梅子老師都幫我規劃好了,單體建模也是冥思苦想然後找老師審核。其實這種很主觀的東西很難判斷好壞,但梅子老師對每個單體的形態和細節的把控非常上心,甚至幫我確定單體間的連接和組合方式。困難太多了,不知道從何說起,每一點都是困難。當時看了很多同學的案例,以及line city的設計方案,對我都有所啟發。當時也和eva的資深粉絲探討了很多,也看了很多eva創作背後的很多很多資料,十幾個網頁一起開著,重點信息都能背下來了,差一點就去重新看一遍eva了。背景調研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我覺得不能只是知道一點就去做設計,就算是一個虛擬的東西,我也覺得必須弄明白前因後果方方面面,不然這個設計就立不住腳,變得扁平化。

03

貨比三家後選擇了RAC!

我是從網上搜索的,貨比三家之後選擇了rac。我比較看重rac的經驗和資歷。我需要能夠一直帶我的全職老師,需要技術老師,希望能參加studio了解同學的想法。可以說rac是唯一符合我全部要求的機構。

在rac呆了一年多,寒假在線下,後來疫情很長時間都是線上,暑假參加了線下studio。我很喜歡和老師面對面聊天的感覺。坐在同一個房間的同學還無私的給我分享了很多資料和素材,白嫖黨大勝利!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天在校區看牆上的展板,偷偷模仿一下人家的排版和內容哈哈哈(真的很好,真的可以偷藝)。我看著rac門口的柳樹從光禿禿變成茂密再變成光禿禿哈哈哈哈,就好像我的頭髮。

RAC門口的柳樹

另外,你們有見過張文博老師的電腦嘛,上面有line friend的貼紙耶,很可愛耶!還有前台老師下午會打傘辦公哈哈哈哈,二層看超級美的窗子每天下午會在前台投下一道聖光哈哈哈哈,前台老師辛苦了!另外就是梅子老師的電腦,你們在老師辦公室里做過項目嗎,你們有燒過老師的電腦嘛?歡迎來rac體驗哈哈哈哈!!!另外我32塊錢的公牛插線板留在校區了,很多插孔的,後來的小夥伴歡迎使用!

| 申請季即將結束,經歷了申請這段時間後有什么小建議可以給學弟學妹分享一下嗎?

不拖延,不擺爛,保持良好的心態,做一個無情的畫圖機器。壓力不要太大,不要太卷,不要太完美主義。談戀愛不要太戀愛腦。沒事出去轉轉,刷刷公眾號,看看經驗談視頻。認真對待申請,但也別太當回事了,這是最重要的。張三丰傳張無忌劍法,最重要的在「無招」。

04

關於我

| 跟我們介紹一下你自己吧~

很容易emo的完美主義者,交障又敏感,比較容易陷入自我否定。但是又蜜汁自信,100斤99斤都是反骨,有批判的想法會直接指出來。喜歡偷聽別人打電話和聊天,通過細節推理和腦補別人的經歷(沒有任何冒犯之意)。喜歡看電影、寫作、表演、旅遊、看展覽,生活比較傳統老齡化。想了解更多要不然加私信嘮嘮叭哈哈哈,不知道要寫什麼經歷比較好。

| 分享一下能帶來力量的格言~

「活著的意義就是活著本身。」

| 喜歡的設計師或藝術家

張國榮,雷德利斯考特,張叔平,石上純也,本間貴史。達文西,倫勃朗,莫奈,安迪沃霍爾,俄羅斯巡迴畫派。

| 推薦一本你的寶藏書籍/網站/電影:

《三體》三部曲。大部分人都看過了,雖然褒貶不一,但我不聽,必須看三體!

感謝

感謝李梅子老師,Carina老師和余林駿老師。我一直以為余林駿老師只是文書老師,後來才知道是項目老師,而且很nb!余老師改的文書真的是一個字都不用改的,明明就是我的構思,卻比我的構思高明一萬倍,我願稱之為魔法。李梅子老師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要靠才華???不給老師發獎金我第一個不答應!基本上所有的項目都是梅子老師幫忙梳理的,還一直鼓勵我,每次都在誇誇,給了我巨大的信心。沒有梅子老師我根本不可能有現在的申請結果。請守護全世界最好的梅子!還有Carina老師,盡職盡責不厭其煩,我都嫌我自己煩,她還在一邊發燒一邊幫我填申請發郵件,打電話每次都特別友善,非常的細心。

導師寄語

李梅子老師

因斯布魯克大學 博士/高級研究員

倫敦大學學院(UCL)Bartlett M.Arch

RAC建築主管老師

畢業於Bartlett建築學院的建築設計專業。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任教,同時攻讀建築博士學位,並負責機械臂研究室的管理和運營。她曾在2014年參加了AA上海訪校並在此之後加入了教學團隊。她的研究方向旨在探索運算化設計方法與數字建造的關係。她的作品曾在扎哈哈迪德展館和布拉格第三屆實驗性建築雙年展上所展出。

寄語:謝謝張導為我打call!作為轉專業跨界學員,zmn真的很努力!克服了因為背景不同所帶來的重重困難,最終順利的完成了作品集和申請。她作為電影背景的學生,在作品集中也充分發揮了這一專業背景的優勢,在圖面表達和概念上都應用了很多電影的手法和場景,可以說是很有個人特色的作品啦!相信張導在這幾年的建築教育沉澱作用下,成為出色的建築師/導演!未來可期!

余林駿老師

康奈爾大學 建築學碩士(房地產輔修)

曾經實踐於美中知名設計公司,建築設計執念於形式,強調幾何關係,比例以及空間秩序,設計理念偏向於社會、人文、價值觀等。

寄語:Z同學是一個非常有思想深度和社會經歷的未來設計師,她在電影上的探索,以及將社會,空間,電影相融合的思維也使我受教。在與她的交流中,我感觸到了她對設計的執著,觀察力及責任心;其中,她的很多經歷也令我感動,無論是克服學業上的困境,參與志願者服務還是通過鏡頭記錄小人物的日常,這些經歷不僅是文書上的閃光點,更是未來求學之路上的燈塔。祝願Z同學在新的階段初心不變。正如文書中提到的「每個空間亦如一個個尋常的小人物的獨白」。

申請老師Carina

師範大學翻譯系,英語專八,上海高級口譯,上海外國語大學交換生,多年留學諮詢服務經驗,助力上百名學生成功登岸,涵蓋美國藤校、英國G5等高等院校。為人和善,做事耐心,認真負責,頗受學生喜愛。

申請老師Carina寄語:ZMN同學是個執行力超強、認真踏實、性格很可愛的學生。能夠陪伴她完成各個環節的申請,收穫滿滿的offer真的超級幸福!留學申請本身就是一場拉鋸戰,跨專業則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最後,衷心祝願ZMN同學前程似錦、未來可期!

文中作品圖集、照片均經作者本人授權

未經允許,禁止另作用途,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