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否超越美國,成為世界超級大國?​

2023-12-09     文史風雲

原標題:​中國能否超越美國,成為世界超級大國?​

閱讀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最近這些年,隨著中美關係日益緊張,很多人都對我國的前途憂心忡忡。

畢竟,自從1895年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之後,這個地位已經維持了長達120多年。

即使曾經經濟規模,最接近美國的日本和蘇聯,最後都無一例外地被美國斬落馬下。

甚至是一度在經濟規模上,超過美國的歐盟,也都在危機中遭到美國的重創,從此一蹶不振,與美國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乍一看,美國的地位似乎是不可撼動的。

那麼,中國會不會重蹈上述三者的覆轍呢?我們究竟有沒有可能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呢?接下來,筆者就為大家逐一分析一下。

什麼是經濟實力?

眾所周知,衡量一個國家經濟規模大小,最合適的指標就是GDP數據。

但所謂的GDP數據,它僅僅也只是一個數據而已。

他並不是經濟本身,那經濟的本質又是什麼呢?

筆者認為經濟的本質就是剩餘價值的集合,而GDP數據只不過是反映這個集合的量化指標而已。

然而,剩餘價值可以用GDP數據來衡量,但GDP數據所反映的並不僅僅只有剩餘價值。

最好的反面教材就是沙烏地阿拉伯。

這個國家的GDP數據,就跟他國內的剩餘價值產出總和嚴重脫節。

因為這個數據背後,是石油在支撐他,而不是生產力。

這樣的GDP數據,也就無法真實反映出這個國家的經濟實力了。

沙特這樣的GDP數據,表面上看起來很光鮮,但真要到了烈火見真金的時候,完全不堪一擊。

所以類似沙特這樣的國家,就算他的GDP數據超過美國,他也沒辦法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而只有當你的GDP數據,反映的是剩餘價值的集合的時候,那才是真真切切的經濟實力。

因為剩餘價值是通過工業體系產生的,如果你的剩餘價值足夠大,那你的工業體系肯定弱不了。只有這樣的經濟數據,才能反映出這個國家的經濟實力。

美國很恐怖

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接下來就可以好好對比一下,中美兩國的經濟體系了。

這個世界上,有些國家的剩餘價值,是通過剝削本國人民得到的,有些國家的剩餘價值,則是通過剝削他國人民得到的,而美國就是後者。

自從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之後,社會主義救世主的意識形態神話,就徹底破產了。

自此之後,蘇聯雖然仍舊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但失去了意識形態優勢,他對西方再無威脅可言。

自從1980年開始,西方就拋棄了戰後普遍流行的凱恩斯主義,選擇了新自由主義。

所謂新自由主義,究其本質,就是讓資本自由流動、自由剝削。

二戰之後,為了應對社會主義陣營壓力,所形成的那套保護勞工權益、保護本國產業的思想,從此被徹底拋棄了。

資本以後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尋求價值窪地,無拘無束地進行剝削。

而在此之前,美國是一個生產型國家,它的每一分錢GDP數據背後,都有本國人民的生產剩餘價值打底。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吧,當時的美國工業體系就像一個石磨,而美國人民就像一顆顆黃豆。

他們被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扔進美國工業體系這個石磨里進行壓榨,產生出了剩餘價值,也就是豆漿。

而這些豆漿的數量,最後又會轉化為紙面上的經濟數據,也就是GDP。

那時候美國的GDP數據,可是一點水分都沒有的。

可是隨著新自由主義的興起,這套計量方法就已經被顛覆了。

新自由主義出現之後,美國的產業開始大規模的外移,也就相當於美國用來磨黃豆那個石磨,廢了。

從那以後開始,美國的經濟邏輯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它的豆漿來源不再是自家的豆子,而是拿著吸管去吸別人家碗裡頭的豆漿。

也就是說,現在美國那25萬億GDP裡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別人國家的勞動成果。

而美國用來掠奪其他國家經濟成果的那兩根吸管,一根叫做金融,另外一根叫做高科技。

美國雖然把大部分中低端產業,都外包給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其他國家,但是對於高科技領域卻是嚴防死守。

因為只要高科技領域仍舊掌握在他的手裡,哪怕其他產業全都轉移出去,也威脅不了美國霸權的根基。

在同一條產業鏈中,科技水平越高的產業就越有話語權,而這話語權就會為他帶來超額的利潤。

這個道理就像中東石油國家,可以隨意掌控石油價格一樣。

我的東西就是這麼稀缺,就算漲到天上,你也得買。

過去美國用一架波音飛機換一億件襯衫,就是這種收割邏輯最好的體現。

至於美國的另外一根金融吸管,則是大名鼎鼎的美元潮汐。

自從美國把產業鏈轉移到其他國家之後,世界分工就變得前所未有的緊密。

在這套體系里,每一個國家都負責一個或數個自己擅長的產業鏈環節。

這樣一來,雖然可以讓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最大化。

但它也帶來了一個附帶的效果,那就是各國對全球經濟的依賴度,前所未有的高。

除了朝鮮、古巴、阿富汗、伊朗這些與美國敵對的國家之外,任何加入世界分工體系的國家,都離不開這套體系,離開了立馬就得歇菜。

既然你離不開這套體系,那你就必須得聽這套體系的主導者,也就是美國的話。

一旦美國把你踢出群,那你就是自絕於世界經濟之外。

其結果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那幾個國家一樣,貧窮落後,被現代文明所拋棄。

基於這種依賴性,你在這套體系裡頭掙了十塊錢,就算美國收割你九塊錢,你也得忍著。

因為你畢竟還掙了一塊錢嘛,而你一旦被踢出到體系,那麼你的盈利將是個負數。

也就是說,在這套體系,美國可以極限壓榨每一個國家。

而他所用來壓榨這些國家的手段,就是我們所耳熟能詳的美元潮汐。

加入了全球分工體系之後,世界各國都要進行跨國貿易,而跨國貿易就必須要依賴一個國際貨幣。

毫無疑問,這個貨幣只能是美元。即使是貨幣價值比美元更高,匯率比美元更穩定的歐元和德國馬克,也不能將美元取而代之。

原因很簡單,並不是因為美元多麼的有信用,而是因為美國是這套全球分工體系的主導者。

用哪家的貨幣他說了算,這就是美元霸權真正的根基所在。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只要控制貨幣的寬鬆與緊縮,就能夠控制各國經濟的呼吸節奏。

一旦美國央行收緊貨幣輸出,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投資者,就會因為缺乏貨幣而導致資產暴跌。最後,讓美國用白菜價收割自家的優質資產。

而美國什麼時候收緊貨幣,那完全在他一念之間,世界上其他國家根本無從防備。

所以美國這套掠奪型收割型體系,理論上可以對世界上的資源予取予奪。

也就是說,你看美國經濟,千萬不能只看到25萬億GDP,那太膚淺了。

他這套經濟體系能夠調動的資源,才是它真正的GDP數據。

雖然筆者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數據,但可以肯定的是,真實的數據一定比那25萬億要多得多。

因此,就算有一天,我們中國的GDP數據跟美國的GDP數據持平了,但我們仍舊不是世界第一的經濟體。

這就像1895年,美國的GDP數據明明已經超越英國,但他仍舊無法取代英國的經濟地位一樣。

因為英國的背後,除了他本土的GDP數據之外,還有廣大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沒有算在裡面呢。

雖然現在殖民地體系已經沒了,但是參與全球分工的其他國家,本質上還是美國的半殖民地。

而我們中國呢?我們中國有自己的經濟殖民地嗎?

沒有!所以我們那18萬億美元,就真的是18萬億而已!

美國的死穴

說到這裡,想必很多朋友都覺得美國經濟是無法超越的吧。

然而,筆者認為,我們不必這麼悲觀,理由如下。

美國的經濟能量雖然恐怖,但究其根源還是源於他背後的世界經濟體系在支撐。

這套體系說好聽點,叫做全球化體系,說不好聽的那就叫半殖民地體系。

這種半殖民地體系,它的內部矛盾重重,是不可能長久的。

因為美國這套體系,一開始就給所有的國家,固定好分工職能。

美國掌握最高級的高科技和金融,日本、韓國、歐洲次一級,這些國家允許掌握部分的高端製造業,但不能威脅美國的高科技地位。

一旦誰想搞產業升級,那就會像日本當年的晶片產業一樣,遭到美國全方位、無死角的打擊。

日本之所以失去30年,跟廣場協議關係不大,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他的科技升級的天花板被鎖死了。

而中國在這套體系中,原本負責的是低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屬於第三級別。

中東、南美以及澳大利亞,則是屬於資源輸出型國家,在這套體系中屬於最後一級。

至於非洲國家嘛!抱歉,那是達利特!

為了讓各國安守本分,美國的金融鐮刀不定期收割,這些國家辛辛苦苦積累的財富,以此來確保你不會有資本去搞產業升級。

而美國則會拿這些錢,一部分喂養國內的各個利益集團,另一部分則用來孵化自己的高科技產業,繼續維持優勢地位。

用全球的資源去孵化他美國的科技蛋,美國的科技領域想不領先全球都難啊。

所以這跟制度什麼的都沒關係,純粹就是他美國的資源足夠豐厚而已。

而其他的國家被收割之後,就沒有多餘的錢再去搞產業升級了。

不能搞科技升級,那這些國家就得永遠待在美國給他們設定的位子上。

如無意外,美國的江山將會千秋萬代。

然而,由於中國的出現,導致這套體系出現了崩潰的風險。

中國是個擁有獨立政治、軍事、金融主權的國家。

在行政力量的加持下,美國的金融魔術都無法像收割其他國家那樣收割中國,這就導致中國有了實現產業升級的資本。

正因如此,短短20年,中國就有了驚人的體量,囊括了全世界所有的中低端產業,建立了一套基本完善的全產業鏈體系。

而我們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除了上述所說的我們擁有獨立主權,美國無法收割我們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美國的刻意縱容。

因為你搞產業升級,光有資本是不夠的,還得有技術。

資本你可以短時間內籌集,但是技術你是沒辦法短時間內突破的。

畢竟人家西方技術優勢的背後,那可是幾百年的歷史沉澱。

如果20年前,美國就對我們進行技術封鎖的話,我們是無法突破到今天這個地步的。

就像晶片一樣,一旦他封鎖我們,我們的發展速度馬上就緩了下來。

而美國之所以沒有封鎖我們,並不是因為他高風亮節,而是因為他需要我們。

過去幾十年,美國窮奢極欲濫發貨幣,而這些貨幣背後是沒有剩餘價值作為保障的。

因此,他必須在世界經濟體系中,找到新增的剩餘價值,來為這些空虛貨幣做保證。

這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那個碾黃豆的原理。

那麼請問當時世界上,哪個國家擁有這麼多合格的黃豆呢?毫無疑問就是中國。

像印度、非洲,雖然擁有很多的人口,勞動力價格也非常便宜,但是從工業的角度來看,那些人身上,壓根就沒有可以被剝削的剩餘價值。

就是為了這個,美國在過去幾十年才會對我們如此的刻意縱容。

可現在因為他的縱容,中國已經形成尾大難掉之勢,變成了美國全球化體系中一個大bug。

而這個大bug的存在,最後一定會像黑洞一樣,把這套體系吞噬殆盡。

真到了那一天,美國的GDP別說25萬億了,能有10萬億,就算他祖上積德了!

所以說,我們中國未來可期!

本文由「文史風雲」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192ef7e8181ba51cb0887fbf102d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