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為什么半導體製造產業鏈對烏克蘭的氖氣依賴性這麼高呢?
雖然氖氣是半導體生產中從頭到尾都不可或缺的電子特氣之一,但總體使用量並不高,所以市場需求總量不大。加之對這些稀有氣體的提純度要求較高,需要一定的技術門檻,且作為鋼鐵行業的副產品,與鋼鐵行業規模深度綁定,而前蘇聯鋼鐵等重工業規模龐大,因此相關稀有氣體的分離做為附屬產業一直也比較強大。前蘇聯解體後,即演化為由俄羅斯主要進行粗氣分離,烏克蘭境內的企業負責精製並向全球輸出的局面。此外還有相對較低的人工成本。產量大且穩定,再加上成本更低,使得他的市場競爭力更強。多年來,全球市場也就逐漸形成了依賴於俄羅斯與烏克蘭組成的氖、氪、氙供應鏈。雖然之前受疫情影響,各公司也開始尋找更多的供應商,想讓產業供應鏈的更多樣化以應對突發情況,但供應商的產品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來驗證,短時間內也難以找到能夠完全替代烏克蘭的供應商渠道。
工廠
哪些國家受到影響較大?
首先,我國是全球鋼鐵大國,對於這些稀有氣體的純化技術已經實現了突破,生產工藝也比較成熟,不再是能夠『卡中國脖子』的技術了。即使不進口,也基本能夠實現自主供應。
工廠廠間
但對於美、日、韓等國家影響比較大。對於氖氣等稀有氣體絕大多數都依賴進口。進口的大部分也都用於半導體行業。首當其衝的就是美國,此前美國就針對這種情況給本國的企業發起提示,因為美國超過90%的半導體級氖氣供應都來自烏克蘭。除此以外,還有35%的鈀來自俄羅斯。
對此,美國最大的電腦存儲晶片製造商美光科技CEO近日在採訪時表示:「不用擔心,我們的確有一小部分的惰性氣體供應來自烏克蘭,但是目前我們已經儲備有大量庫存,還存在多個供應源。」而光刻機巨頭阿斯麥(ASML)也表示其使用的氖氣中只有不到20%來自烏克蘭,但也在尋找其他供應商,防止斷供。
美光科技
阿斯麥(ASML)
雖然短期來看,不會造成產業中斷。但自疫情以來的晶片荒所帶來的特種氣體價格上漲的影響還沒有過去。隨著俄烏局勢升級,可能造成相關稀有氣體的供應緊張,特種氣體的價格持續增長,晶片荒也得不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