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3200億!曾經揚言下手,如今中國區銷量降6.6%,「打不過了」

2023-10-07     財說得明白

原標題:大跌3200億!曾經揚言下手,如今中國區銷量降6.6%,「打不過了」

近期,豐田汽車在中國區的銷量連續下跌,8月銷量下降了6.6%。

與此同時,豐田的股價在美股市場上也遭遇了較大的下跌。

2022年初股價高達205.72美元,現在收盤價173.18美元。減少了440億美元,超過3,200億元人民幣。

曾經揚言要對中國市場下手的豐田,如今卻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連當地媒體也承認:「打不過了」。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局面呢?

1

豐田汽車一直是全球知名的汽車企業,但在這幾年卻接連遭遇了多個困難和挑戰。

最早是疫情的衝擊導致了供應鏈中斷,從而影響了汽車製造商的生產和交付能力,也導致經濟活動受到了嚴重限制,消費者需求下降明顯。

這對於豐田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中國一直是豐田重要的銷售市場。

根據數據顯示,直到2021年7月,豐田的銷量依然比上一年下跌20%,比疫情前的2019年跌幅達到了29%。

當時豐田還計劃,要在2022年把虧損的窟窿補回來並實現盈利。

2

但全球汽車工業面臨晶片短缺,對豐田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

實際上,這個問題在2021年就已經開始出現。2021年10月,豐田不得不暫停日本14家工廠和27條生產線的運營。

而在2022年,他們再次關閉了8家工廠和11條生產線。這一系列的關閉導致了13000輛汽車的生產停滯。

晶片短缺對豐田的影響不僅僅局限於生產線的停工,它還對公司的財務狀況產生了重大影響。

3

今年,豐田處理好了晶片供應的問題,為其扭轉局勢帶來了希望。上半年在全球的銷量上漲了10%,為500多萬輛。

然而,就在人們以為豐田即將實現盈利的時候,一些不好的消息傳來。

首先是豐田在華的市場狀況不佳,今年的銷量下降了2.8%。尤其令人擔憂的是,7月份豐田在華的份額下降了15%,8月還繼續下降了6.6%。

有人認為這是豐田的安全性能,遭到了質疑,影響了銷量。

今年5月,豐田旗下兩款車因碰撞測試違規,停售車輛達到了16萬輛,對豐田品牌形象造成了損害。

此外,豐田的雲平台系統的公開性也成為問題。215萬用戶的個人信息被暴露,這引發了用戶對數據安全的擔憂。

4

但是不少業內專家認為豐田目前的主要挑戰來自於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強勢崛起。

隨著環境保護的發展,全球更要求綠色能源的發展,新能源汽車市場在全球範圍內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

中國將新能源汽車作為戰略性發展方向,同時在該領域中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但是,豐田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產品線相對有限,主要以混動為主,而在電動板塊的發展非常薄弱。

這使得豐田在滿足中國市場對新能源汽車多樣化需求方面存在不足。

而且,豐田在新能源技術研發和創新方面也相對滯後。

中國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的重要推動者,積極鼓勵本土企業在電動汽車、電池技術、充電基礎設施等領域進行創新。

相比之下,豐田在新能源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相對較少,導致其技術實力與中國本土企業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日本有媒體在分析豐田的策略失誤時坦白的指出,在與中國汽車同行的競爭中,豐田乃至整個日本的汽車行業都已經落後了。

PS:第一時間送上最新消息,如果覺得文中資訊和觀點對您有幫助——

——請給本文點上「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09b63f78d8e51561baeaf1b95a469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