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以來,我國養豬戶補欄的積極性開始出現了明顯的提升勢頭。也在這個月開始,生豬的能繁母豬存欄數首次直降回升,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恢復產能的指標。能繁母豬數量環比增長了0.6%,這可是19個月以來的首次增長。再就是全國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規模化養豬場的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雙雙實現連續3個月環比增長。尤其是在東北、西北和華北地區,生豬產能恢復的很快,黑龍江、陝西、河南、吉林、山東等12個省的生豬存欄開始回升。可見生豬產能已經見底,剩下就只是恢復產能的時間了。
不過,最近的一條新聞卻讓很多期待豬肉價格下降的消費者有點摸不著頭腦。中南6省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廣西和海南從今年11月30日期,按照《關於中南區試點實施活豬調運有關措施的通知》規定,要開展試行禁止非中南六省的活豬調入中南區的政策。
雖然通知本質上是以建立動物疫病防疫管理體系,同時也能控制非瘟傳播風險,對生豬產業的布局和轉型升級都很有幫助。畢竟今年的豬價那麼高,北方養殖戶養殖出欄數量也居多,從豬價上來看,北方的豬價低於南方很多,當北方的豬肉價格下跌時候,南方的豬價卻依舊堅挺,這就讓很多「豬販子」靠著北豬南運掙了不少錢。但是卻在掙錢和疫病監控上,忽視了後者。禁調令的下達,無異於讓「豬販子」們砸了飯碗。
那禁調令的下達,分區防控,會不會讓春節肉價高漲?專家分析,分區防疫並不是說區域外的生豬一律不能進入中南6省,而是對仔豬和種豬放行,可以隨時調入。對於豬肉和豬肉製品,只要檢疫沒有問題,也能隨時調入。並且在2020年11月30日以前,符合跨大區「點對點」調運備案條件的生豬仍可調入中南6省。
所以網上的那種一塊豬肉都不能進入中南6省的說法是謠言,並且也不會造成豬肉價格的猛漲。可以安心吃肉,不會上漲。
同樣,也是在11月份,生豬價格的漲幅開始了一輪猛烈的降溫,全國200多個重點批發市場的監測數據表明,進入11月份以來,豬肉價格連續4周回落,雖然進入12月份開始有了小幅度漲幅,但漲幅有限。和10月份的豬肉價格相比,11月一個月過去後,價格的降幅超過了20%。12月1日豬肉價格每公斤41.48元,比11月1日的每公斤52.4元下降了10.92元之多。
同樣,有利於豬肉價格下降的消息還有進口肉力度的增加。今年前三季度進口豬肉及其製品增長了43.6%,第四季度的總進口量將會超過100萬噸,力度會更大。並且現在出欄的大豬,4頭大豬就等於去年時候5頭豬的產肉量,雖然數據上依然缺豬明顯,但是實際上豬肉產能已經增加。
馬上進入了元旦和春節的消費旺季,很多屠宰企業、冷鏈物流企業和商業冷藏倉庫,都儲存著大量的凍豬肉,相信在春節消費高峰期間,都會投放市場。所以不論在南方還是北方,春節期間肉價相對於去年都會有所漲幅,東北、華北等北方地區的豬價可能會維持在每斤16-18元上下,南方的豬肉價格會在每斤23元上下浮動。中南6省的試點不會成為額外漲價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