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往往被學生和家長當成是改變命運的唯一一次機會,為了這場考試,學生寒窗苦讀十餘年,希望能取得一個優異的成績。
考上好的大學,畢竟當代大學生的就業情況不是很好,普通院校的畢業生在就業的時候沒有太多的優勢,非常的被動。
隨著大學生數量的日益增多,企業也擁有了更多的選擇權,進而提高了招聘的門檻,動輒985、211。
雖然大家都說在工作中看的是能力,但是學歷這塊敲門磚如果不夠厚的話,天大的能力也得不到展現的機會。
因此本科畢業後,很多大學生都選擇提升學歷,為自己增加就業優勢,據了解在2022年研究生考試中,共有457萬的人參加,相當於畢業生的一半。
在這457萬中大多以二本畢業生居多,因為這些畢業生們很清楚自己的短板在哪裡,但研究生的競爭也非常的激烈,最終只有110多萬人上岸。
而且這110萬人中,大多都是一本或者名校的畢業生,二本畢業生只有一小部分,大多數都在複試的時候被淘汰,4點原因不能忽視。
研究生複試考試中,為何二本生容易被「淘汰」?
研究生要想順利上岸,需要通過筆試和面試兩次考試,相對來說筆試會更加簡單一些,只要備考期間大學生們用心準備,通過率還是很高的。
在筆試時,其實很多二本生的分數都是比一本生高的,但是在複試的時候,往往就會被反超,最終被刷下來。
有學生說之所以有這樣的結果,是因為導師也有學歷歧視,看不上二本生,其實還真不是這樣。
首先在報名參加研究生考試的學生中,百分之70以上的學生都來自於二本院校,二本生的基數是比較大的,但錄取名額有限,競爭可以說激烈。
能力不是非常突出的話,就很容易被淘汰,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其次學生能考上什麼大學,取決於學生高考的成績。
二本生的高考成績普遍比一本生低,這就說明二本生的學習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如一本生的。
而且二本院校的學生在本科階段的學習壓力也比較小,平常對專業課的關注也不多,往往都是在期末考試前背一背,就能考出不錯的成績,基礎知識也不是很紮實。
在複試的時候,考研的是大學生隨機應變的能力,二本生的基礎不是很紮實,給出的答案往往也無法讓導師滿意。
再者二本院校的綜合實力也不如一本院校,給學生的科研的機會也是比較少的,甚至沒有科研經歷,這一點是非常吃虧的。
最後一點就是大家考研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學歷,讓學歷更加的出彩,因此考研的院校也都是名校。
而名校的保研名額也是比較多的,本校的不少學生都成為了保研生,那錄取名額就更少了,想上岸自然也就更難了。
所以說真的不是導師對二本生有歧視,而是大多數二本生在對上985、211學生或者是一本生的時候,自身的條件確實有所欠缺,導師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二本生要想考研上岸,本科期間就得努力
很多學生上了大學之後就開始放飛自我,對學習也不上心,上課不是睡覺就是打遊戲,甚至有的學生直接逃課。
等到了畢業的時候,才開始後悔,可那時候後悔也沒用了,建議大學生們上了大學之後,儘早的做好職業規劃。
然後在去努力,如果想要考研的話,大學就不能在抱著「60分萬歲,61分浪費」的心態。一定得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這樣在複試的時候才能接住導師的問題。
在複試的時候,對英語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大學英語四級證書是一定要考下來的,有能力的同學還可以考六級,在複試的時候也會增加上岸幾率,也就是說自身能力一定要突出。
除此之外,細節問題也不能忽視
在複試的時候,大學生要注意自己的穿著打扮,以乾淨整齊為主,不要打扮的太前衛,穿著太時尚,會給導師留下不好的印象。
還有不要不懂裝懂,面試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會遇到導師問的問題,答不上來的情況,這時候態度一定要謙虛,不要不懂裝懂,非常降低好感度。
總之研究生競爭非常激烈,大學生們要早做準備,多了解一些,會少走很多的彎路,爭取一戰成碩。
話題討論
你覺得二本生被刷是什麼原因?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