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淨整潔有序的小區環境
「我在這裡住了6年多,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文明創建帶來的變化。」10月10日,市區東盛公園印象小區3號樓居民劉玉梅說,「過去小區有不少問題,比如樓道堆物屢見不鮮、小廣告無孔不入……現在不僅樓道『顏值』提升了,小區內綠化和停車位也進行了整治,走在路上還經常能看見穿著紅馬甲的志願者參與環境整治,看著小區環境越來越好,我特別高興。」
牡丹區東城街道謝場社區東盛公園印象小區有9棟樓,950多戶居民。在這裡,居民每天感受著創城給小區帶來的新變化:樓道原本單調的白牆被一面面文明牆所替代,在「 推窗見綠、開門見景」的綠化景觀中,居民或翩翩起舞或慢跑健身,享受著文明創建帶來的愜意。
居民有素質、社區有氣質,謝場社區著力培育「文明新風尚」,文明之舉隨處可見。在文明創城中,謝場社區以基層黨建為引領,舉辦「最美樓棟」評選,社區網格員、黨員志願者深入居民樓道內,清理堆積的雜物和廢棄物,剷除樓道的「牛皮癬」,撿拾煙頭、紙屑,勸導居民車輛擺放整齊,為創建文明城市增光添彩。
「我們通過挖掘居民身邊的好人好事,在小區2號樓2單元、3號樓3單元、7號樓1單元打造出了不同主題、不同內涵的『主題樓』,讓樓棟中的『最美事跡』在居民中流傳,弘揚齊心協力、互助友愛、孝老愛親的精神,全面推動美德健康新生活觀念深入人心。」謝場社區工作人員王領賀介紹,下一步,該社區將繼續壓實創建責任,強化宣傳引導,全面推動轄區創建精細化常態化,不斷提升轄區居民對創城工作的知曉率和滿意度。
近年來,東城街道牢牢把握創城契機,加大對居民參與社區治理、文明創建的激勵力度,群策群力,把「創建」過程轉化為居民文化素養持續提升、轄區環境秩序持續改善、社區服務持續提高的過程,讓街道外在「面子」和內在「里子」得到雙提升。
文/圖 記者 李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