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後,曾經「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已經成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基調;而最近隨著城市群和都市圈政策的出台,大城市化已經成為了目前國家到地方的共識,一些省會城市更是紛紛擴容,藉此擴大城市體量,提升城市的競爭力,從而獲得更多的發展資源,加速城市經濟發展!
在湖北就有3個城市,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城市的活力得到充分釋放,經濟發展的非常迅速;但是在當今大城市化的背景下,卻顯得力不從心了;而它們如果合併為一個城市,將馬上超過荊州、孝感等城市,成為湖北僅次於武漢、襄陽和宜昌的第四大城市,那它們到底是誰呢?
天門
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背景下,城市體量大於縣級市的地級市,競爭優勢更明顯,在獲取政策紅利、招商引資以及吸引人口方面往往更具有優勢,因此城市發展的空間更大,這是縣級市(包括省直管市)所無法比擬的。湖北的仙桃、天門、潛江3個省直管市,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省直管政策的推行,縣域經濟活力得到釋放,經濟獲得飛速發展,成績斐然!但是在最近幾年大城市化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背景下,這種各自為戰的發展策略已經明顯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省直管市與地級市比,在招商引資、城鎮化建設和區域協調發展方面明顯處於劣勢;地級市在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省直管優於省直管市,城鎮化建設比地級市差的不是一點兩點,三市各自為戰,根本不存在協調發展(而且省直管市官方晉升空間非常狹小,同樣不利於城市的發展),許多問題都體現出來!
仙桃
而天門、仙桃、潛江3個省直管城市,如果能夠合併為一個地級市——江漢市,那麼行政等級方面的制約馬上就解除了,新的江漢市在城市建設和招商引資方面可以與湖北省以及國內許多地級市進行面對面的競爭,城市的發展空間和底氣都會得到極大地提升;以前可望而不可及的地級市各種政策紅利也就隨之而來(內部官員的升遷也會走上正軌,有利於發揮他們的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可以給企業提供更多的稅收優惠;同時,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醫院、大學等社會公共資源將得到快速發展,市民所能享受到的社會福利待遇也會越來越高,真正由縣級城市的居民轉變為一個大城市的市民,前面的各種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潛江
如果天門、仙桃、潛江三市合併為江漢市(下面設仙桃、天門和潛江3個區),那麼新的江漢市市域面積將達到7164平方公里,全省排名第12位,僅大於黃石和鄂州;而江漢市18年的GDP將高達2146億元,比目前的湖北第四城荊州(18年GDP2075億)高出71億元,從而取代荊州成為湖北的第四城。在城市人口方面,江漢市18年常住人口達到338萬,城市常住人口規模位居全省第八,超過咸寧、荊門、黃石和鄂州,與十堰相當;而江漢市的城鎮人口為166.51萬,達到了大城市的標準,三個小城市合併後一躍而成為湖北的第4大城市(僅次於武漢、襄陽和宜昌)。
因此可以看出,天門、仙桃、潛江三市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實行省直管,是符合當時經濟發展大形勢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三市在隨後的20多年內經濟獲得快速發展,並迅速拉開了與湖北其他縣市之間的距離。
但是隨著我國進入新型城鎮化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以後,這種各自為戰的發展形勢明顯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經濟發展的需要,在當前經濟發展格局中處於劣勢。而三市合併為地級江漢市後,馬上由3個小城市變成一個競爭力強、發展空間大、發展潛力無限的大城市,可以說是迎來第二個春天,必將再次走上發展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