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過完節,收好上一年的年終獎,身邊人就開始蠢蠢欲動,招聘市場也異常火爆,節前各種裁員的新聞,過了個節都變成了「我們還要繼續招人」。
年景不好,人才更是成了緊俏貨。可現實中,我卻發現,優質的人才未必能拿到一個好價錢。我身邊就有不少人,每次跳槽都會來找我傾訴,為什麼總是一提到錢,就談不下去了。
究其原因,有些是因為獅子大張口,直接把HR嚇暈;有些是自降身價,對方痛快地給了offer,他回過頭來又特想抽自己;還有一大部分人覺得,薪資待遇不是招聘啟事上已經寫得清清楚楚了,還有必要談嗎?
其實很有必要,不只因為談薪酬是求職的必要環節,而且談薪資是個技術活,當 HR 問你薪資期待,話說的到位真的能加薪。下面我們說說,怎麼和 HR 談錢。
如果僱主較早提到工資問題,比如在面試之初問(隨意地),「你期望多少薪水?」你應該準備好三種答覆——信手拈來。
答覆一
如果面試官是個看起來和藹的人,最好最智慧的回答可能是:「在你們最終確認錄用我,和我決定幫你們完成任務或項目前,我覺得討論薪水還為時過早。」
大多數時候,這個方法好使,也有例外,當這招不靈時,那麼你需要:
答覆二
你可能會面對這樣的僱主,面試頭兩分鐘就需要知道你想賺多少錢。因為,在他們腦子裡有個想法——市場上有大把大把的候選人可以挑選。所以,你需要一個備選答案,例如:「我很願意回答,但您能先幫我了解一下,這個工作都需要做什麼嗎?」
大多數情況下,這是個好答案。但如果不好用呢?那麼你會用到:
答覆三
每個人對於自己的貢獻度評估方式不一樣,貴公司的崗位要求在整個行業內屬於要求偏高的,而我正是看中你們的要求才來面試的,因為我希望在這個崗位上能做深做好。如果一定要我說數字,我想只能這樣回答你:
- 如果可以高出我目前薪資30%,我肯定非常願意加入。
- 如果能高出15%,我需要再考慮一下,畢竟這個選擇會影響我今後至少3—5年的發展。
- 如果持平的話,我可能就不考慮過來了。
我也非常希望您能給我一個你們的預算數字,以便讓我重新審視對於自己的價值評估。
面試回答期望薪水問題時可以含蓄表達自己的意見,有時不妨用概數來回答這個問題,這樣既可以表達自己期望的薪水要求,也不至於因為要求離招聘單位的標準太多而引起面試官的不滿。
舉例來說,如果僱主能每月給你 6000 元,但試著以每月 4000 元的價格錄用你,區間就是 4000~6000 元,這樣回答既表明自己的立場,也容易讓面試官接受。
所以,在面試前應該了解應聘公司的薪水標準,這樣回答問題時可以有的放矢。
面試中——你想讓僱主儘可能多開工資,而對方要儘可能少付,先提數字的那個,通常會輸。
沒經驗的僱主或面試官通常不知道這條奇怪的規律,但那些老鳥們瞭然於胸。
那麼,如果對方要求你先提數字,你就用提前備好的答案回應:
答覆一
「嗯,你們設立了這個職位,那一定對該職位的薪水有所考慮了,我想先聽聽那個數字。」
答覆二
我想先了解一下貴公司的薪資結構,對於該崗位的薪資待遇是多少」
通常情況下,談判雙方,誰先暴露自己的底限,誰就輸了。
所以,不要急於報出自己的數字,要先聽聽 HR 怎麼說,給自己留一點迴旋的餘地,得到回覆之後你就可以適時調整你的薪資期望。
面試之前,詳細調查市場上相關職位,及目標公司相關職位的薪水狀況。出發麵試前,做些調查,研究市場上該職位,及這家公司該職位的薪水狀況。
「成功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凡事提前做準備都比較容易成功,面試同樣如此,不要盲目的「閉門造車」。
這個調查的目的是:了解職位市場行情及人才供給情況。分析自身的經驗和能力,個人的經驗和能力將是薪酬定位的決定性因素,也是薪酬談判的重要籌碼。
分析目標公司的特點:
- 一般而言,大型跨國由於其福利保障制度較為完善,薪酬控制較為嚴格,除個別職位薪酬可以有較大幅度波動外,其餘的職層均有較為嚴格的標準,不易隨意改動。
- 中小型企業為了吸引人才,也為了彌補其福利方面或者是個人發展方面的不足,薪酬伸縮度的可能性較大。
詳細調查一下市場上相關職位的薪資水平,以及要面試公司所在行業的薪資情況,結合這些信息及自身情況要求合理的薪資範圍。
在開口談薪資以前,知道自己的身價,也是同樣重要的事情。這個價位可以是上份工作薪資標準上浮 30%-50% 左右,也可以是行業地區薪酬標準的 60-75 分位(當然應聘者的各方面條件都符合招聘方的要求)。
薪資是可以談的,但這個「談」絕對不是開個高價位,「等待別人來殺價」,因為公司的 HR 不見得有意願要陪你玩這個遊戲。
很有可能你期望的待遇是 6000 元,而對方願意出價 5000 元,你明明也覺得這個數字符合你的底線,但是你偏偏要再喊一個 5500 元出來,結果公司和HR討論以後,決定去找另外一個條件稍差但是只要 5000 元的候選人。
另外一個議價的誤區就是,當第一次議價成功後,不要再改口提高自己的期望薪資,這會讓面試官或是 HR 認為你是在得寸進尺。在目前人多於職位的情況下,結果很有可能就是悲劇。
薪資談判不該只談完工資就結束,除非你是臨時工,否則就要討論其他福利。
所以,進去面試前,你要確定哪些福利對你尤其重要。搞定基本工資後,你就可以問他們都有什麼福利。事先有準備,知道哪些福利最重要,到時候就知道爭取什麼了。
比如補貼和獎金:補貼是指車貼、飯貼、房貼、汽油補貼、出差津貼、通訊費、置裝費、過節費等工資以外的現金福利。
另外一些企業還會設立各種名目繁多的獎金,如半年獎、季度獎、加班獎、先進獎、考勤獎等。這些福利折算下來也是一筆很可觀的收入。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