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質生產力 是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共識

2024-06-24     第一財經

[ 新質生產力的提出以及將新質生產力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不僅僅是一個科技創新和生產力發展的問題,更是高度凝聚了我們對下一階段工作任務的共識——必須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 ]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引發社會各界對發展與創新、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廣泛熱議。這是自1988年鄧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論斷後,社會各界對生產力問題的又一次高度關注。那麼,如何理解新質生產力與「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歷史邏輯關係?又該如何看待新質生產力與馬克思主義生產力學說的理論邏輯關係?科學回答這些問題,是更好理解新質生產力實踐價值和理論意義、更好推動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認識論基礎。

新質生產力是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繼承發展

談及當下熱議的新質生產力,需要首先從歷史維度進行考察。新中國成立後到改革開放之前,由於「對發展生產力有某種忽略」,我國生產力發展速度緩慢,人民生活水平比較低,1978年人均GDP不到250美元,距離「小康之家」非常遙遠。當時世界正處於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入推進期,主要已開發國家人均GDP都已接近或超過一萬美元,而且經濟增速中60%~80%靠技術進步獲得。

反觀國內,由於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相互脫節,全社會不夠重視生產力發展,甚至對科學技術是否屬於生產力、科技工作者是不是勞動者都還存在爭論。在此背景下,鄧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論斷,通過開啟改革開放這一偉大歷史進程,中國開始走上「富起來」的發展道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開始邁向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新時代。這一時期我國正在經歷全球第四次科技革命,人工智慧、新能源、新材料等技術突飛猛進,基於過去幾十年技術引進、消化和吸收的積累,中國迎來科技驅動生產力趕超發展的歷史新機遇。這一時期總書記仍舊高度重視生產力發展,從「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到「實現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躍升」,再到聚焦新質生產力,都體現出帶領我們黨對發展生產力的不懈努力和探索。

然而,「物之不齊,物之情也」,社會總是在矛盾和鬥爭中前進。我們在改革開放初期憑藉勞動力和土地要素價格低廉嵌入世界經濟製造環節,如今這種優勢正逐步喪失,加上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外需拉動經濟發展的動能持續減弱。時至今日,我國生產力還遠未達到「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的水平。隨著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對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也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

面對這種深刻變化,我們黨作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重大決策,其關鍵就在於形成有效供給以適配有效需求。正是因此,新質生產力提出的要義就在於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機遇,全面增強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重塑在全球貿易與技術競爭中的優勢。

作為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繼承與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提出既堅持了我們黨一貫重視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思想,又包含了從技術引進到科技自立自強、從要素驅動和投資規模驅動到創新驅動以及從後發追趕向趕超發展的嶄新意蘊。簡而言之,如果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對邁向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給出了實現路徑,那麼新質生產力就為新時代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指明了發展方向。

新質生產力是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生產力學說的發展創新

從理論維度看,馬克思以歐洲工業革命作為研究對象,在全面考察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矛盾運動之後,提出社會形態更替學說。其核心思想是,要釋放出代表當時最先進技術的最大生產力,就必須擁有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在他看來,隨著機器大工業生產模式深入推進,歐洲的生產力水平代表了當時世界最先進水平,但依託在機器之上、由資本反映的生產關係卻並沒有達到與之完全適應的程度。所以,儘管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讓工廠組織者通過大機器驅動的生產力水平具有釋放可能,但這種生產關係卻無法實現工業技術潛在的最高生產力水平。其根本原因就在於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制約了與工業技術相匹配的、潛在的最大生產力發展要求。這促使馬克思把關注點放在了資本這個物化的生產關係方面,畢竟潛在生產力從一開始就是由工業革命技術能力所決定的,具有不以人類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性。

要注意的是,如果技術水平遠遠落後導致生產力低下,那麼當建立起先進的生產關係以後,生產力是否可以自行達到象徵最先進技術的最高水平呢?這個問題在經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沒有答案。上世紀50年代以來,經歷了全面的社會主義改造後,我國在生產關係方面通過巨大調整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先進的生產關係開始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然而,由於新中國建立在此前半殖民地半封建時期形成的落後工業基礎之上,當時生產力水平不僅低下,還受到自身技術積累、人才儲備和思想觀念等束縛,生產力開始滯後於現實生產關係,這不是經典意義的社會主義模型。要解決這個矛盾,唯一辦法就是全面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所以,鄧小平同志先後提出「社會主義首先要發展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系列論斷,其本質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化和時代化的創新發展。

進入新時代以來,在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推動下,生產力介質、形態、內容都發生了巨大改變。但從生產力角度來看,有兩點值得關註:一是生產力的躍遷升級主要依靠數位技術發展變革,雖然此前因科技發展不足而制約生產力發展的問題得到極大緩解,但受到國內原創技術缺失、國外技術「卡脖子」等因素影響,代表數位技術最高能力的新質生產力潛力依然未能充分發展起來。二是隨著數位技術疊代創新速度的加快,即時創新成為可能,雖然仍舊面臨技術封鎖,但數位技術與中國多場景優勢為生產力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我國生產力仍具有快速發展的機會。

從生產關係角度看,以數字平台為主體的「共享機制」正在全世界範圍內生成一種有利於生產力發展的網際網路所有制,而中國早已經建立並發展出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生產關係不是制約我國生產力發展的關鍵原因。當前的主要矛盾仍舊是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問題,即代表數位技術最高能力的生產力水平仍然滯後於當前較高水平的生產關係。因此,新質生產力的提出,既契合中國國情和時代特徵,亦蘊含了指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生產力的重要理念,更是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中國化和時代化的又一次創新。

總而言之,新質生產力的提出以及將新質生產力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不僅僅是一個科技創新和生產力發展的問題,更是高度凝聚了我們對下一階段工作任務的共識——必須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在這個共識基礎上,社會各界要緊緊圍繞如何讓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如何促使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提升、如何加快經濟增長從要素驅動和投資規模驅動到創新驅動轉變等關鍵問題共同奮鬥。

通過全面系統理解新質生產力的科學內涵,立足新質生產力具有的社會屬性、安全屬性、創新屬性和需求屬性,處理好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過程中面對的「既要促進經濟發展又要改善社會民生」「既要做到高水平開放又要保證國家安全」「既要加速全面創新又要促進傳統賦能」「既要促進生產供給優化又要驅動需求結構匹配」四對關係,確保中國式現代化按期順利實現。

[胡曉鵬系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博導,肖大勇系黔西南州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9997ad2dcc590b1ae14131aea049d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