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9月21日,新安江水電站正式合攏蓄水。隨即,淳安和遂安兩座千年古城,連同49個鄉鎮、1377個村莊一同沉入水底,曾經的通衢之地,就此消失在地圖上。因淳安、遂安兩地在古時候屬於古徽州地界,深受「詩書傳家久,耕讀繼世長」的影響,又因為地處皖南、浙西北、贛東北交界之地,開發較早,早在三國時期,東吳名將賀齊就在此築城,是故淳安和遂安二城頗為壯觀。但因為國家的需要,只能服從大局,二城被清澈的新安江水淹沒,可謂起於新安江,止於新安江是也。
隨著庫區水位的不斷上升,29萬多移民開始了漫漫移民路,起初,水位還未上升到最高值,那些不願離開的村民選擇了往高處的山地搬遷,甚至還有無處安身的移民陸續逃回故鄉。後來,隨著水位的不斷上升,不斷逼近最高水位值,移民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遷徙。先是在周邊縣市、再是周邊地市,最後遠遷到臨近的安徽、江西、福建等省,甚至最遠處還有遷移到青海的。他們的付出是值得肯定和尊敬的。 而在淳安和遂安二城淹沒後,在龐大的庫區形成了一個人工湖,成就了兩岸風光旖旎,青山綠水,大大小小的島嶼星羅棋布在湖水上,景色美不勝收。還有一個很具詩意的名字「千島湖」,頗有「高峽出平湖」的氣勢,當年郭沫若先生有詩讚曰:西子三千個,群山已失高; 峰巒成島嶼,平地卷波濤。電量奪天日,澤威絕旱澇; 更生憑自力,排灌利農郊。現如今千島湖已成為「杭州——千島湖——黃山」這條名城、名湖、名山黃金旅遊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更有長三角「後花園」、「天然氧吧」「亞洲的五大湖區」等諸多美譽。滄海桑田,千年古城沉睡千島湖水底;時移世易,新安江移民遍布四面八方。小小的千島湖,折射的是偉大新中國的波瀾壯闊的巨變,恐怕再也找不出新中國成立以來到今天變化如此巨大的國度和時代,誰也沒有上帝視角,不管曾經先輩們怎樣的選擇,都已經是他們在力所能及的範圍能做的最好的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96014305dc7e716b455a56d606539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