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三,是福州人最喜歡的數字。
福州話里,三和「升」是諧音。
背後能組合出不少好寓意。
生生不息,蓬勃生長,升官發財,添丁進財等,都可由此延伸。
今天這篇23條入門盤點,也是給廣大新茶友們的祝福。
祝大家,在這個明媚乾爽的初冬,心想事成。
從點滴積累,一路順暢延伸。
入門習茶之路,不再迷茫,行走高升。
《2》
1、白茶
白茶是六大茶類的成員,屬微發酵茶。
白茶的微發酵,伴隨著萎凋的全過程。
和其他茶葉比,白茶不殺青,不揉捻,不焙火。
制茶過程以萎凋、乾燥為主,較多保留下天然原味。
2、福鼎白茶
福鼎白茶,強調產地限制。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
脫離福鼎境內產的白茶,不能叫福鼎白茶。
採茶制茶時,福鼎本地的白茶,強調「三原則」。
原產地,原材料,原地加工。
外地茶青,不能隨便混入。
當地採下的茶青鮮葉,及時就近加工,及時薄攤處理,更能確保品質。
3、白毫銀針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樹品種的單芽為原料,經萎凋、乾燥、揀剔等特定工藝過程製成的白茶產品。
其它茶樹品種的茶芽,製成的月光白、梅占銀針、奇蘭銀針等,與白毫銀針存在本質區別。
為了買到正宗白毫銀針,要認準這些前提。
特定樹種,特定採摘標準,特定製成工藝,特定風味特色,缺一不可。
4、白牡丹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樹品種的一芽一葉、一芽二葉為原料。
經萎凋、乾燥、揀剔等特定工藝過程製成的白茶產品。
白茶里,白牡丹的等級劃分頗多。
國標內分4個級別,分別是特級、一級、二級、三級。
特級白牡丹,在民間更廣泛的稱呼是「牡丹王」。
而在牡丹王與一級白牡丹之間,另設一個檔次——高級白牡丹。
5、壽眉
以大白茶、水仙或群體種茶樹品種的嫩梢或葉片為原料,經萎凋、乾燥、揀剔等特定工藝過程製成的白茶產品。
實際採茶時,壽眉的原料採摘,以一芽三葉、四葉為主。
但凡品質過得去的白茶壽眉,不能完全沒有芽。
同時,采自茶樹嫩梢的壽眉,也不是粗老梗葉組成。
但你發現小木棍那樣的硬質茶梗,葉片粗老不柔嫩時,說明品質很低端。
6、貢眉
早期的壽眉貢眉,一度概念混用。
實際賣茶銷售時,往往將原料更顯細嫩的,定為貢眉。
但在2018年5月後正式施行的白茶新國標,給出了明確界定。
「貢眉是以群體種茶樹品種的嫩梢為原料,經萎凋、乾燥、揀剔等特定工藝過程製成的白茶產品。」
和壽眉比,貢眉的茶樹品種限定更嚴格。
僅有通過有性繁殖的群體種茶樹鮮葉,才能製成貢眉。
而白茶種植主流的無性系品種,包括大白茶、水仙茶等,不在其中。
由於種植規模有限,產茶數量不高,目前市面上的貢眉略顯小眾。
7、白茶春茶
春茶季生產出來的白茶。
包括白毫銀針、白牡丹、春壽眉。
採茶時間, 從每年的三月中旬左右開啟,一直持續到立夏之前。
具體的開採時間,受當年天氣和茶樹生長情況影響。
個別年份里,白毫銀針開採時間提早到三月上旬,也不稀奇。
8、白茶夏茶
夏茶因為品質差,原則上不提倡採摘。
因為夏季氣溫高,日頭烈。
持續高溫烈日,會讓新生出來的鮮葉,葉片偏薄,內在茶味積累不足。
同時,還會出現較高的苦味,葉張泛紅。
干茶品相,香氣滋味等表現,一概不如人意。
9、白茶秋茶
近些年的秋白茶,採茶時間從白露前後,一直持續到寒露前後。
極個別的年份,能採到霜降茶。
秋白茶的主產,以各式不同節令的秋壽眉為主。
但在特意定製的前提下,進入深秋後,能採到極少部分頗具特色的秋牡丹。
10、白茶冬茶
冬季氣溫低,一般情況下,不再採茶。
而是留出時間,讓茶樹休養生息,為來年開春積攢能量。
但期間也有個例。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荒野冬片。
採摘冬天荒野茶樹的成熟葉片為原料,製成的特色白茶。
湯中的冰沁鮮香,突出勁感,尤為一絕!
11、高山白茶
產自高山茶園的白茶。
對產茶制茶而言,高山茶園不是單純指海拔越高越好。
而是綜合產區優勢突出。
海拔高度適中,溫差適宜,空氣潔凈,植被豐富,土壤疏鬆透氣,多山間柔和漫射光,日照時長適中,多雲霧水汽滋潤……
方方面面優勢相加,才能產出好茶。
12、平地白茶
產自山下平地的白茶。
地勢平坦,毫無起伏。
缺乏雲霧滋潤,不利於茶味物質積累。
由於時常出現在平坦的路邊,容易受汽車尾氣和揚塵影響。
整體品質,遠不如高山茶。
13、白茶散茶
最具傳統意義的白茶。
茶青鮮葉採回來後,經萎凋、乾燥等主要步驟製成。
最終成品是鬆散的,保留下一款茶最初的天然條形。
14、白茶餅茶
建立在散茶基礎上,經過二次加工得來。
將散茶取出來後,經過適度蒸軟、包揉、壓制定型後。
得出一個個圓潤規整的茶餅。
稱重規格不同,壓餅規格有別,分100克、200克、300克、350克等不同大小的茶餅。
白茶散茶餅茶之間,散茶清新原味,餅茶風味更成熟甘醇,各有千秋。
15、緊壓白茶
緊壓白茶是一個大分類。
可以這麼理解,所有經過包揉、壓制、定型的白茶,都是緊壓白茶。
包括白茶餅、白茶磚。
以及用白茶為原料製成的龍珠茶、月餅茶、餅乾茶、紐扣茶等。
不同緊壓白茶之間,受到壓餅磨具不同,造型各異。
但市面上以白茶餅最為常見。
16、新白茶
指存放時間不滿一年的白茶。
現如今,包括2023白毫銀針、2023白牡丹、2023春壽眉、2023白露茶、2023白牡丹餅等。
它們都屬於新茶陣營。
喝白茶,新茶的滋味清鮮淳和。
花香、毫香等各式鮮香,盈然其間,清新又爽口。
17、陳白茶
介於新白茶與老白茶之間。
存放時間介於1-3年內,風味處於過渡期。
既有新茶的鮮,又初具老茶的醇。
像2022白毫銀針、2021白露茶等,就屬於陳茶隊列。
18、老白茶
不論散茶餅茶,不論白毫銀針、白牡丹、還是壽眉。
只要存滿3年以上,都屬於老白茶。
2015高山白毫銀針,是老茶,算8年陳的老銀針。
2019白露餅,也是老白茶,已達4年陳。
不同產地、不同分類、不同儲存狀態的老白茶里,選茶不是單純看越老越好。
認準品質為底線,才能買到靠譜好茶。
19、台地白茶
台地茶,指人工種植管理的茶園,產出來的白茶。
從苗圃里買入扦插成功的白茶樹幼苗後,移入自家茶地種植。
根據合理間距,種下茶樹。
日常還要定期除草,合理修剪等。
這種由人工精心管理的茶園,是市場主流。
超過9成以上的白茶產品,都出自台地茶。
20、拋荒白茶
拋荒白茶,產自拋荒茶園。
拋荒茶園的前身是台地茶,但為了獲得獨特野性風味,人為故意拋荒,不再干預。
停止修剪後,拋荒白茶樹能恢復自然天性,順利長高。
由於不再修剪,來年茶樹分出來的側枝有限。
和台地茶比,拋荒茶的產量少,但茶味層次與獨特風味,卻能迎來上升。
21、荒野白茶
天生天養的荒野茶樹,產出來的白茶。
由於藏在深山,採茶路程遠,難度大。
但在圈內,憑藉超強野勁風味,俘獲了不少老茶客的芳心。
區分荒野與拋荒,不能單純看茶樹高不高。
而是以分布規模、路程遠近為主。
拋荒茶的身上,依舊能看出人工種植的栽培間種痕跡,分布尚集中。
而零散藏於深山的荒野茶,早已與周圍的雜草亂木混為一談,不成規模。
22、有機白茶
有機化管理的白茶。
區分有機、非有機,最行之有效的做法是看證書。
拿到由權威機構頒發的有機證,才是真正的有機白茶。
並且,每年還要加入年檢。
由工作人員隨機抽取土壤、水源等樣品,檢驗合格,才能通過年檢。
和其它白茶比,有機白茶的最大特色,在於茶味更清鮮、純粹、純凈。
哪怕再不懂茶,認證購買,更有保障。
23、做舊白茶
做舊白茶,是一種「非常規」的劣質茶。
大家可代入假古董、假文物的做舊。
本質上就是弄虛作假。
由於市面上,年份老一些的白茶,存量少,價格高。
以至於讓部分人動了歪心思。
通過渥堆、暴曬、過度氧化、高溫烘乾等各式手段,快速將新茶外形,變成蒼老暗沉模樣。
從而標上「老白茶」的名義,推向市面。
看到這些葉片黑褐,毫無自然過渡,茶香茶味淡薄的「老白茶」,可要多加警惕!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