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10月6日 · 傳承與師承,九江衛校簡史

2022-10-06     馮曉暉

原標題: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10月6日 · 傳承與師承,九江衛校簡史

1969年10月6日,九江衛校在廬山設立。

地點:

廬山

類別:

醫療衛生

八十年代的衛校與醫專大門 圖源:塗明華

1969 年 10 月 6 日,九江專區革命委員會決定專、市合辦九江衛生學校,校址設於廬山,主要是培養提高全區農村和工礦中西醫結合的「赤腳醫生」。學制暫定一年,學生畢業後一律社來社去,不作統一分配。

資料來源:《江西省衛生志》

據稱,衛校是九江辦學歷史最悠久的職業學校,如果從但福德醫院(現九江婦幼保健院)附設護士學校開始,至今已經有一百二十多年的歷史。不僅在九江,全江西也沒有任何一所醫療衛生院校能與之比肩。關於石美玉和康愛德的故事,參見《歷史上的今天 · 4月5日 · 康愛德,中國第一代獨立女性》、《歷史上的今天 · 5月1日 · 美玉傳奇——聚散雙子星》。

然而,在 2002 年併入九江學院的九江醫專,也聲稱它的源頭是但福德醫院附設護士學校。到底哪家是正統?是雙生子還是有嫡長子?本篇就來聊聊衛校的歷史。

1901 年石美玉和康愛德創辦了但福德醫院,後附設護士學校。該校辦學到 1937 年,因抗戰停辦 8 年。1945 年恢復招生,1951 年 8 月被政府接管,改稱為九江專區護士學校。

但福德醫院的護士 圖源:聯合衛理公會

解放後,江西省在一些主要城市開設了醫士學校。1951 年 10 月,江西省第三醫士學校在九江成立。1952 年 1 月,九江專區護士學校、江西省第三醫士學校與南昌衛生學校醫士專業班合併,改名為江西省九江衛生學校,由九江專署主管,這就是九江衛校名稱的由來。九江衛校招收初中畢業生,學制二年半、二年,設醫士、護士兩個專業。

1955 年 8 月,省衛生廳開設九江醫士學校,該校的主體是宜春搬遷來的宜春醫士學校。九江衛校被拆分,醫士專業併入九江醫士學校,護士專業 2 個班 160 余名學生和部分設備及大部分教職工遷南昌,與南昌衛校的護士班合併,改稱江西省南昌護士學校,其學校人員以九江衛校人員為基礎。

九江衛校 1955 年護士班畢業合影 圖源:網友大寶

可以說,到了 1955 年,但福德醫院開設的護士專業已在九江終結。之後近二十年,九江醫學教育機構中再無護士專業,期間開辦的九江醫專,培養的是中專層次的醫士和大專層次的醫學專業學生。文革後,九江醫專停辦。

1969 年 10 月,九江專區革委會啟動九江衛校的復校工作。由於原醫專校區已被支左軍隊占據,衛校的校址設在廬山,今牯嶺街過隧道左側蓮谷路上。九江衛校培養的是學制一年的「赤腳醫生」,並無護士專業。

1974年,共青團衛校第一屆委員會合影 圖源:塗明華

1972 年 9 月,學校從廬山遷至九江醫專原校舍。1973 年 5 月改名為九江地區衛生學校,並成立附屬醫院。當年秋,恢復護士專業招生,學制兩年。九江被停辦了 18 年的培養護士的衛生學校終於恢復。顯然,新成立的衛校和之前的衛校僅在名稱上相同。

1978年,省政府決定在各地開辦江西醫學院分院,江醫九江分院成立,與九江衛校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分別招收大專與中專學生,開設三年制的醫療專業及兩年制的醫士、中醫、護士等專業,並在星子、瑞昌等縣開辦護士班。1980年,衛校被國家確定為全國重點中等專業學校。

1986年,九江衛校與九江醫專分設,由九江醫專代管。90年代,兩校分離,九江衛校搬遷到十里大樓南側原九江市三醫院院區內。據悉,九江衛校新校區將在經開區建設,位置大約在水果批發市場西側。

衛校大門 筆者攝於2022年5月

最後來聊聊學校的歷史和繼承問題。如今很多學校都在想方設法將自己包裝成為百年甚至千年名校,其實大多都是強拉硬造。蹭歷史傳承很容易,我到山東曲阜開個私教班,找人刻幾卷《論語》的竹簡,學費只收臘肉,就可以聲稱自己有2500年辦學歷史了。如今很多大學、中學玩的就是這一套。

學校傳承的標準是什麼?筆者以為有兩種,一是物質上的,二是精神上的。前者包括教學設備、教學資料、圖書檔案,這三項構成了學校的教學體系,只要三項還在,哪怕中間停辦幾年都沒關係,甚至丟了一兩項,都算傳承下來。而學生不算,老師也不算,校舍更不算。

九江衛校的招生專業 筆者攝於2022年5月

以此為標準,1901 年創辦的但福德醫院的嫡系傳承是南昌市衛生學校,1955 年九江衛校拆分時,教學設備與圖書、檔案都遷到了南昌,還包括學生和老師。九江醫專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952 年的九江衛校(開設了醫士專業)。現在的九江衛校的建校日期,只能從 1973 年 5 月九江地區衛生學校恢復護士專業招生開始算。

另一種是精神上的延續,即採用前一個學校的教學模式、人才培養方案、教學理念、校規校訓等,精神上的延續是師承,以前者為模範榜樣。這種師承關係不能疊加歷史,就好比你不能把老師的家譜算到你的頭上一樣。千年來白鹿洞書院和濂溪書院屢毀屢建,其實都是師承,我們最多只能說師承了白鹿洞和濂溪書院的辦學理念、理學思想等等。

某些號稱歷史悠久的學校,傳承就別扯了,精神上的師承有沒有?

衛校新校區設計圖 圖源:九江衛校官網

筆者講個軼事,是一位老人家告訴我的。筆者相信這位前輩的記憶,出於可以理解的原因,不透露當事人姓名。

話說這位前輩在 1950 年參加了但福德護士學校的畢業典禮。那天的典禮,九江專署來了位大領導(筆者查到是誰,但還是隱去姓名為好)。這位領導坐下後不久,就看見牆上掛了幅畢業生送給母校的錦旗,上面寫著「為人服務」 四個字,他勃然大怒,批評道:我們主張為人民服務,不是為人服務。人民是有階級性的,是共同綱領上規定的四大革命階級。人是哪個階級?!凡是人你都為他服務?!

師生們嚇得目瞪口呆,校方當即把那塊匾取下了,畢業典禮不歡而散。

一年後,但福德醫院護士學校被政府接管,改稱為九江專區護士學校。下圖應該是但福德醫院護士學校最後一屆畢業生合影。照片中的姑娘們若是健在,也都是 90 左右的老人了。

1951年2月,但德福醫院高級護校畢業合影 圖源:大江網

什麼是傳承?什麼是師承?全中國那些號稱歷史悠久的學校,它們與那些用來貼金的老校名之間,還有沒有物質上的傳承和精神上的師承?

《九江歷史上的今天》是介紹本地歷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選取有明確史料記載的發生在當日或當月的一個事件,配以相關的照片、新聞圖片和文獻書籍等影像資料,並對事件緣由及產生的影響作出適當的評述。由於筆者水平有限,資料殘缺,必有謬誤及取捨失當之處,誠請批評指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47bb68181165d6271a75f35803537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