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腸息肉,大家都不陌生了。在日常體檢中,其檢出率已僅次於結節。
但你能想像嗎?有人的腸道里長出了200多個息肉!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腸道長息肉會有哪些症狀?息肉都會引起癌變嗎?
01
男子腸內密布200多個息肉,
恍如「溶洞」!
前段時間,來自江蘇南京的陳先生,前往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進行了腸道相關檢查,被確診患上了「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在腸鏡中發現其結腸密布大大小小的息肉,數量超過200個。
在經過詳細評估及溝通後,醫生決定為陳先生進行內鏡下多發性息肉摘除手術。整個手術過程持續了3小時,其中光是摘除息肉就花費了2個多小時。
手術期間,醫生共摘除了200多個息肉,過程進展相當順利。術後,陳先生的恢復狀況良好,並於72小時後順利出院。
02
腸道為什麼會長出那麼多的息肉?
醫生解釋,腸息肉大致分為5大類: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化生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及幼年性息肉。其中,腺瘤性屬於真性腫瘤性息肉,是腸癌癌前病變的一種。
腺瘤性息肉的典型表現為,腸道裡面有數量繁多的小肉球。若不將它們切除,患者到了50歲左右,發生腸癌的幾率相當高。而且該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有50%的機率會傳給下一代。
所以,一旦發現大腸內有腺瘤,就該及時展開治療。同時,建議直系親屬儘早到醫院進行腸鏡排查。
03
腸道長了息肉,
身體會出現哪些症狀?
人體任意黏膜表面都有幾率長出類似息肉的多餘腫物,其中腸道息肉備受重視,因為它有可能進展成大腸癌。那麼,當腸道出現息肉時,身體會發出哪些信號呢?
1.腹部疼痛:當腸道有息肉時,可能會造成堵塞的問題,此時人們在排便或對腹部施加壓力時,可能會感到明顯的腹部脹痛。
2.經常性腹瀉:腸道區域長出息肉可引發腸道功能紊亂,導致人們出現反覆腹瀉的症狀。假如你經常性腹瀉,甚至排泄物伴有粘液,建議及時安排腸道功能檢查。
3.大便有血:與痔瘡相似,腸息肉也可能引起人們便血。不過跟痔瘡不同,腸息肉患者的便血可能在大便中伴有黏液或暗色血塊,通常持續存在,也可能間歇性發生。而痔瘡患者便血一般是滴血狀,不會與大便相容。
4.大便呈「凹槽」狀:當腸道內長有息肉,糞便在運輸過程中會被息肉擠壓,導致排出的大便有明顯的「凹槽」,表面看著條條溝溝,形狀變細,甚至伴有黏液。
04
醫生提醒:從腸息肉到腸癌僅4步!
雖然大多數腸息肉都是良性的,但近年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及習慣的改變,其癌變率也呈上升趨勢。相關研究發現,超過90%的結腸癌由結腸息肉演變而成的。
醫生介紹,惡變過程比較緩慢,通常需5-10年,從腸息肉到腸癌大致是4步:小息肉大息肉不典型增生腸癌。
由於大多數患者在息肉和不典型增生階段並未出現明顯症狀,因此需要通過定期的結腸鏡檢查來及時發現並給予適當的治療。一旦患者出現便血或腸梗阻等症狀,通常已經處於晚期,治療難度和風險都會大大增加。
為了預防結腸息肉的發生和發展,患者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保持規律的飲食、多吃高纖維食物、多喝水、適量運動等。同時,定期開展腸鏡檢查也是預防結腸息肉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對於有家族史、年齡較大、患有炎症性腸病等高危人群,更應該重視腸鏡檢查的頻率和質量。
家庭醫生在線媒體矩陣中心
編輯:彭秋霞
審校:郝雅竹
腦梗來臨,睡覺先知?提醒:睡覺出現5個異常,或是腦梗「預警」
中國癌症高發,都是蚝油惹的禍?醫生忠告:這2種調味品,儘量少碰
身體這些部位越「丑」,說明你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