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薇:《文本與視覺:〈紅樓夢〉人物圖鑑》

2023-08-06     古代小說網

原標題:夏薇:《文本與視覺:〈紅樓夢〉人物圖鑑》

《文本與視覺:〈紅樓夢〉人物圖鑑》,夏薇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23年6月版。

內容簡介

該書是第一部對以中國古代文藝作品傳播史上極為罕見的大型小說彩繪作品孫溫繪全本《紅樓夢》故事圖集展開全面研究的專著。孫溫也是兩百年來諸多《紅樓夢》讀者中的佼佼者,是中國古代視覺文化建構的先驅,他的230幅全本《紅樓夢》彩繪圖將繪畫和文學完美結合,充分展現了文本與視覺之間的關聯。正因為孫溫採取的是與文本逐章對應的作畫方式,所以圖像與文本之間會產生諸多差異。這些差異主要是受作者的閱讀認知差異和對文本的熟悉程度的影響而產生的。

所以該書的研究主要針對畫作在多大程度上反應了《紅樓夢》原作的思想、畫家對小說的繪畫闡釋與紅學研究上其它體裁的解讀有什麼不同、畫家對小說人物的獨特看法和對情節的各種取捨是如何從畫作上表現出來的等問題展開。繪畫在敘事上的局限性和畫家自己的理解都會給這種解讀帶來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因此,該書一方面研究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圖對《紅樓夢》人物解讀的得失及視覺與文本之間的關係問題;另一方面要補充孫溫畫作中人物解讀的不足,對文本中人物和小說作者的思想展開深入探討。所以該書既是視覺和文本之間關係的研究,也是文本中人物的研究。

目 錄

第一章 這個女人是誰?

髮式

陪房們的態度

林黛玉為什麼叫「林懟懟」?

第二章 寫出來的和畫出來的

眾目睽睽下的路遇

丫頭潑糞

寶玉的「書包」

跛足道人到底有腳還是沒腳

跨時空構圖的震撼

模糊的繪畫表達

第三章 不能理解和錯誤的畫面

紅衣孩童是誰?

要接之人在哪裡:題圖不一致的後果

甄士隱眼中的癩頭和尚與跛足道人

賈雨村幾次進甄府

黛玉棄鶺鴒香串的私密性哪兒去了?

哭泣的賈環?

湘雲的金麒麟

「玻璃繡球燈」還是「明瓦燈」:寶玉是來還是離開

第四章 刪掉的重要情節

寶黛釵初會也刪除

畫家和寶玉都不喜歡李嬤嬤

接風宴只畫「尾聲」

畫家的取捨

第五章 淡化文本中的情感

「還淚」的主題不見了?

寶黛情感的淡化

李紈睡覺不許看

祭奠金釧的那一縷散香

襲人的假寐

第六章 庶族的煩惱:被邊緣化的賈環

誰是我舅舅:探春和曹寅

消失的賈環

「苦瓠子」趙姨娘

賈環的愛情

誰來襲爵:家族內鬥的日常

作者不疼,畫家不愛:賈環的各種尷尬出場

第七章 畫家的性別意識

從雨村和黛玉的間隔與後四十回寶黛對話看賈府教育

沒有女性的祖先像

美醜同框的強烈對比

不穿衣服的賈寶玉

第八章 寶玉不是「萬人迷」:那些不愛寶玉的女孩兒們

寶釵:沒有前途的男人不可愛

二丫頭:富貴於我何加焉

智能兒:我的愛人比你俊

襲人:做賊就離我遠點兒

齡官:給你一個教訓

彩雲或彩霞:再壞的男孩兒我也愛

香菱:你葬花就是「鬼鬼祟祟使人肉麻」

第九章 小紅:作者的一把萬能鑰匙

小紅:寶黛情感發端的一個「訊息」

小紅心中的兩個男人

遺帕的故事:作者的疏忽?

寶釵的煩心事:《紅樓夢》里來「遇奸」

賈芸和小紅的煩心事

寶玉的煩心事:慎重的男人最可愛

黛玉的煩心事:不能同步的情感最痛苦

第十章 不同性別「遇奸」的差異

寶玉喜窺奸

寶玉再遇奸

鳳姐遇奸捉姦

賈璉是否「遇奸」與二尤故事的版本問題

「貞女」還是「淫奔女」:尤三姐

女性與男性「遇奸」的分別

第十一章 黛玉和寶玉的成長、成熟與不可言說的愛情

第一種方式:神話的使用弱化了「一見鍾情」

第二種方式:時空的縝密設計

第三種方式:相互重新審視的機會和長大的標誌

第四種方式:不涉淫的「言行不一」與「體貼備至」

第五種方式:「還淚」的敘事模式和虐戀關係的第一步

第六種方式:情感人性與禮教風俗衝突的開始

第七種方式:打破寶玉的處事慣性

第八種方式:寶黛與「張崔」的同與異

第九種方式:知己之愛的初步確立

第十種方式:突然「被明朗化」的關係:虎頭蛇尾的愛情

第十一種方式:黛玉的矯情和作者的曖昧

第十二種方式:寶玉熱戀的開始和二人對危險的共識

第十三種方式:第一個巨大阻力和三足鼎立的形成

第十四種方式:「由近至遠」和「由遠至近」的對比

第十五種方式:表白的艱難

第十六種方式:美與丑的強烈對比

第十七種方式:威脅和阻礙的因素

第十八種方式:化敵為友

第十九種方式:成熟之後無可奈何的疏離

第二十種方式:長大以後要考慮的內容

第二十一種方式:「不好看」的結局?

寶玉是怎樣愛黛玉的?

養鳥的黛玉和撲蝶的寶釵

為什麼黛玉可以喝,寶釵卻不能喝?

晴雯和襲人的「爭」與「不爭」

晴雯和襲人的「寶玉讀書觀」

第十二章 寶玉、黛玉和曹寅、曹雪芹

林黛玉:「愁病瘦」的曹寅

「祖孫相似」模式與重文輕武的「一代不如一代」

曹寅「群臭」和寶玉「濁臭」以及被刪掉的「別集」

「不涉戶外一事」的曹寅對徐元文《感蝗賦》的態度

鳳姐點戲與「代君受過」的主題

第十三章 從《風月寶鑑》到《紅樓夢》:成書與創作思想的嬗變

緣起

作者受「風月寶鑑」啟發而創造的甄賈寶玉的相反遊歷

以「風月寶鑑」為喻體的《紅樓夢》作者「二元對立」的政治觀

「二元對立」政治觀的文學表現形式

附錄

俞平伯對《紅樓夢》研究的重要貢獻

紀念俞公平伯百廿年誕辰

後記

劉世德

夏薇的《文本與視覺:<紅樓夢>人物圖鑑》是迄今為止國內外第一部專門研究清代孫溫彩繪全本《紅樓夢》圖的學術專著。

《夢影紅樓:旅順博物館藏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孫溫的230幅彩繪《紅樓夢》圖在社會上流傳已經很多年了,隨著數字時代的開啟,不僅各大出版社爭相出版畫冊,各種文創用品上的圖案對這些畫的使用率也越來越高,使得孫溫的畫幾乎成為唯一被廣大群眾所熟悉的、最能代表《紅樓夢》這部文學經典的古代繪畫作品。

可是越是經常能看到的東西,其中的細節就越容易被人忽略。孫溫繪本的色彩雖然絢麗,但它到底和《紅樓夢》文本有多少差距,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小說作者的創作意圖,又是否存在我們所不曾注意到的問題等等,就一直少有人關注和研究。

夏薇的研究讓我耳目一新。這本書的章節設置非常精巧,而且章節之間的內在聯繫十分緊密。孫溫是以一個畫家兼讀者的身份用繪畫這種方式將自己對《紅樓夢》的讀後感畫給我們看,因此他的畫就是他對小說的理解,他喜歡哪個情節就畫哪個情節,不贊成的或者是不在意的就忽略掉。

如果不是讀了夏薇這本書,我確實不曾注意到孫溫竟然忽略掉或者說淡化了如此多的重要情節,有時這些情節還都是《紅樓夢》的精髓所在;同時也要承認看孫溫的畫比閱讀文本多了很多讓人重新認識作品的機會。

劉旦宅繪寶黛

最讓我感到有趣的是,我們一直在談寶黛愛情,已經認為那是理所當然一樣的存在。但到底寶黛是如何戀愛的,二人到底經歷過怎樣的心路歷程,後來又怎麼發展成張愛玲所說的「不好看」的結局的,而所謂的「不好看」其實確實最好看的部分,始終不曾有人掰開來揉碎了去分析。

夏薇在書中提出了寶黛戀愛過程的二十一種方式,也是他們所經歷的二十一個階段或者說問題。正是在這些不易被人察覺的發展中,他們經歷了情感的發芽開花結果的全部過程,這種細膩的分析讓我們理清了曹雪芹對人物關係的設定初衷,比如寶釵是何時被作者推到讀者視野中的,她和湘雲充當了什麼角色等;也看明白了寶黛愛情其實並非僅僅是情感問題,其中雜糅著家族命運、利益鏈、等級關係、性別問題等一系列複雜的內容。

尤其是對書中提出的形成悲劇結局的原因,包括古代貴族戀愛的表達方式、禮教的作用、事態發展的必然規律等都讓我們再次看到《紅樓夢》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部偉大的傳世的現實主義作品,能讓幾代人扼腕不已的深層內在機制。

小紅的問題也是第一次談得這麼深刻和清晰,以前總是認為小紅只會是脂批所指示的、在八十回後才肩負了重要使命的人物,但現在看並非如此,前八十回中的小紅已然是一把極為重要的鑰匙,打開了幾個主要人物的人生。

改琦繪小紅

書中最後兩章都是圍繞著作者的創作思想展開的討論,是本書的重中之重。最有意思的是賈寶玉和甄寶玉的兩個夢,和賈府先祖的教育方式,從前沒有注意到,二人的不同夢境竟然是作者有意設置的與作者要表達的政治理念相統一的情節。

而關於《紅樓夢》和古代勸誡小說最大的不同就是勸誡失效、小說人物堅持理想、悔與不悔的抉擇、《風月寶鑑》與《紅樓夢》思想的關係等觀點的提出,為從根本上解決《紅樓夢》創作思想問題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夏薇這本書從畫面細微處出發,對《紅樓夢》中的各種細節展開有趣的思考,顯示了她足夠的學術敏感性。該書的觀點都是全新的,未曾有人提及的,既揭示出孫溫繪本的得失和視覺與文本之間的關係,又在人物性格、具體事件和情節等方面給出更新鮮的解讀。該書為中國通俗文學圖像和文本關係的研究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學術參考。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劉世德

後 記

我第一次讀《紅樓夢》是十一歲那年夏天,媽媽急匆匆去上班前塞給我一部書說現在可以看這個了。開篇一個雲遮霧罩的神話,緊跟著一個古董商對著一個壞蛋官員說了一大堆不認識的人名……

《紅樓夢一百二十回抄本初探》

突然間,我聽到一聲巨響,以為樓下又有施工隊搬運鋼鐵,但後腦勺撞出的腫包讓我醒悟,原來是我讀書睡著了,腦袋狠狠撞到床頭而不自知。直到媽媽下班我也沒搞清楚書中人物的關係,就說,這什麼呀?媽媽說,你繼續看,會越來越好看。

果然,寶黛見面以後,我就停不下來了。有一次我問,薛蟠那首詩什麼意思?媽媽說:自己去想。不懂的地方多到可笑,但之後每年的寒暑假我都要溫習一次《紅樓夢》,溫到媽媽開始擔心我不好好學習,把書藏起來不讓再看,當然她的計劃必定是落空的,讀《紅樓夢》的日子就這樣繼續著,一直到我三十歲開始研究這部小說。

我感謝媽媽沒有給我過多的講解。讓我至今清晰地保存著少年青澀的閱讀記憶。有朋友讓我給小孩子們講一下《紅樓夢》,我表示反對。

首先,太小的孩子對人類的複雜情感無法體會,而恰好《紅樓夢》就是一部反映了人類最複雜情感體驗的作品,沒有之一;其次,過早的講解會干擾孩子的獨立閱讀,壓抑其最初的認知體驗。成年人的理解和結論中都含有價值觀,孩子的價值觀雖然不成熟,卻是非常生動有趣的,有時候可以開啟無窮無盡的成人無法企及的想像空間。

如果一開始就用成人的價值觀去指點和匡正他們的一切閱讀,也就等於扼殺了他們的童年,即童年中屬於意識形態中那部分最可愛的東西,而這種東西一輩子也就那個時期會有,以後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作者在b站介紹自己的新作

成年人對孩子的引導應該是什麼時期該看什麼書,至於看書時的具體體會,還是給他們留點空間。等他們價值觀成熟了,再去了解大眾的看法,專家的看法,那樣他們就可以擁有兩套可以相互對比和參照的知識系統,一個是個性化的,一個是社會化的。

這本書是我三十多年讀《紅樓夢》的小小總結。對愛情、人性、生活,《紅樓夢》都不斷讓我有新的感受,不同年齡讀它,也總會有猛然的幡悟。這是我眼中的《紅樓夢》,也許幼稚,也許唐突,也許有缺失,但我盡力而為,要給陪伴了我幾十年的最愛一個答卷。

書中使用了清代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圖的部分內容,感謝旅順博物館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熱心幫助。衷心感謝河北教育出版社董素山社長的鼎力支持。感謝我的責任編輯郝建東主任,和出版社編輯室、相關部門的同志們的辛勤付出。感謝復旦大學教授傅傑先生在我寫作遇到急難時對我慷慨施以援手。感謝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所長《紅樓夢學刊》主編孫偉科研究員、北京大學中文系劉勇強教授多年來在紅學研究上給予我的莫大的幫助和鼓勵。感謝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康震教授和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張宏傑研究員的熱心支持。感謝中央美術學院許軍傑給我提供的重要資料和訊息。

《紅樓夢的原型與寓意》,浦安迪著,夏薇譯,三聯書店2018年版。

感謝我親愛的父母一直陪著我、關愛我,尤其是第一個引導我讀《紅樓夢》的媽媽,理工女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不容小覷的,雖然我們家總是在文理科誰最厲害的問題上吵翻天。

感謝有耐心讀完這本書的朋友們,我們是同好,有可能是戰友,也有可能我已經被你們劃歸不一樣的陣營,但我都一樣期待著你們的評論。因為自從我在中社博雅和B站合作的《紅樓夢》講座視頻面世以後,收到了大量同好的評論,從中的確學到很多。讀書和寫書的路上,總有各種善良的人願意向我伸出援助之手,來不及一一致謝,我願用心去銘記。

夏薇記於2023年早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2e7eeaef52704d3e841682295e978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