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回龍村張榮鎖,在懸崖上修了一條「救命路」,堪稱當代愚公!

2020-06-05   左岸楓

原標題:新鄉回龍村張榮鎖,在懸崖上修了一條「救命路」,堪稱當代愚公!

「現代愚公辟太行,大國工匠暖人心」 ——記《感動中國》張榮鎖

《列子·湯問》里的王屋山下,一名叫愚公的90旬老人,敢為人先,帶領子子孫孫挖山不止,挖出了一種不屈不撓精神,即愚公移山精神!新鄉輝縣市的太行山深處的回龍村,一名叫張榮鎖的退伍軍人,帶領八位黨員,用他們的雙手修成了一條8公里的盤山公路,被譽為當代愚公

《好爹好娘》講述了古城縣南灣鄉黨委書記孫浩為了打通了北乾渠而一生堅持鬥爭的故事,是我國第一部使用了先進的高清晰數字攝像機拍攝的農村題材電視劇,選景在新鄉輝縣市的回龍村,主人公便是生活在回龍山的退伍軍人,全國值得學習的榜樣——張榮鎖。

修路前的現狀

被稱為「天下第一鐵頂」的老爺頂,就位於新鄉輝縣市的回龍村。它雖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令人驚嘆的垂直高度800米的老爺頂,但是卻給當地的村民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一方面出行不方便,既不好上山,也不好下山,裡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進不來,另一方面給人們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脅。回龍村的村民,居住在那垂直高度800米的老爺頂,不僅住的高,而且有將近200米高的懸崖絕壁阻擋了村民的道路,真乃「不知世事的世外桃源」。信息堵塞不說,村民上下山也十分的危險,據過去20年的統計,共有18位村民命喪「老爺天梯」。

在這裡的村民,出行都在與懸崖絕壁打交道,心驚肉跳的在一條大約二尺寬的「老爺天梯」行走,陡峭的地方,甚至需手腳並用方能通過。生活在這裡的人,都苦不堪言。

他們與外界阻隔,住在海拔1000多米的懸崖山,能種的農作物也極少,只能種點玉米之類的,勉強果腹。其他需要用的生活用品和吃的都需要從山下背,路不好走,山不好爬,回龍村村民的生活堪憂。

「現代愚公」是怎樣煉成的

由「行路難,難於上青天」的懸崖絕壁,到條條坦途的寬廣道路,回龍村從以前閉塞貧窮的小山村,到遐邇聞名的富裕村,文明村。回龍村的政治村總支書記張榮鎖功不可沒,他開啟了回龍村村民嶄新的新生活。

張榮鎖何許人也?他的一個身份是軍人,一個身份是回龍村的政治村總支書記,還有一個身份是2002年感動中國人物。

28年前,剛剛高中畢業的張榮鎖行走了6個小時走出了大山,穿上軍裝,去外邊的世界看看。到達部隊那天,戰友們滔滔不絕的誇讚自己的家鄉,他卻沉默不語。他感受到了自己的家鄉的貧瘠,在那時,回鄉帶領家鄉走向富裕的想法深深紮根在張榮鎖心裡。

1980年,軍旅生涯結束後,張榮鎖立志改變家鄉貧窮的現狀。他賣過藥材,外出經營過販煤柱的生意,後來打起運輸的主意,還辦起了屬於自己的石材廠。靠著自己勤勤懇懇的勞作,僅僅用了10年的時間,張榮鎖成為了上八里鎮赫赫有名的首富。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富裕起來的張榮鎖沒有忘記年少時自己內心的誓言——幫助回龍村的村民共同富裕。1993年10月,張榮鎖回村當上了村黨支部書記,代價便是放棄了自己經營良好的生意。

脫貧先修路,回龍村由於大山的阻隔,形成了17個自然村。以前村民都分散地居住,進山出山僅靠一條羊腸小道。不僅上學難,看病難,而且阻礙了回龍村經濟的發展。張榮鎖的夢想是把太行回龍建成最美麗富有的山,在他當上村黨支部書記後,第一步便是修路

張榮鎖之所以被稱為「現代愚公」,不但是稱讚他劈山鑿道的愚公精神,還有一個原因,便是他將自己100多萬的家產全部用於修路,忍痛將自己發家致富的石材廠出賣,還賣了自己的房子和汽車,讓平常人感覺有點「愚蠢」。為回龍村的村民辦正事,對張榮鎖而言,別說100萬,就是1000萬也在所不惜。

不但將自己的所有資產用於修路,張榮鎖還四處借債。修路不單單只靠村黨支部書記張榮鎖,是所有回龍村村民的共同的功勞,回龍村的鄉親們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不久便成立了修路隊,年齡在18歲到60歲之間,修路隊的成員一年要幹完100天,稱這100天為義工日。回龍村的人們為了今後美好的生活,各個幹勁十足,激情滿滿。奮戰3年,村民們投資高達650億元,沒有伸手向國家要一分錢。

就這樣,村民們住岩洞,睡地穴,冒著生命危險,終於在2002年初將原本的陡峭的天塹變成了通途。他們在崇山峻岭間,重巒疊峰處,修成了一條長達8公里、寬7米的盤山公路,在百丈懸崖上鑿出1000多米「S」形隧道。從此回龍村搖身一變,不僅經濟發展迅速,還修了路,通了電,出台了針對回龍村當地發展的規劃。

修路後的回龍村

因為修路的豐功偉績,回龍村黨支部書記張榮鎖當選2002年央視十大感動人物。現如今,回龍精神傳遍全國。回龍村也成為了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了全國的模範代表村。

而張榮鎖對回龍村的所作的貢獻遠不至此。在張榮鎖的帶領下,經濟平穩發展的回龍村,又開始第二次「發展」。就地取材,與外地人合作種植生產山楂茶,投入資金2.2億,因地制宜發展旅遊業。相信不久的將來,張榮鎖的夢想將太行回龍建成最美麗富有的山,村子通行無阻,經濟平穩發展,村民老有所依,幼有所教都會實現。

張榮鎖心裡裝著大山中貧困的村民,讓回龍村的村民走出了與世隔絕的山崖。他不忘多代人共同的夢想,不僅開鑿了通往外界的道路,更是開啟了回龍村村民的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