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命脈。雖然疫情發生的這幾年,經濟發展滯緩,不少企業都陷入困境,但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由於煤炭價格一路上漲,導致火電廠成本上升,連火電企業都陷入虧損。再加上環境影響的因素,轉型是迫在眉睫。
科技在不斷發展,其中關於AI的研究可以說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各行各業中都有應用。在達摩院發布的《2022十大科技趨勢》中就有一個是「綠色能源AI」。它能夠幫助綠色能源的消納,讓能源實現最優的利用,讓電力系統更穩定高效。
可能會有讀者會問「消納」是什麼?消納就是根據時間、空間的不同,每個地區的用電量都會有變化,有時候發電廠發的電可能會富餘或者不夠,在富餘的情況下,電能不方便儲存,為了不浪費能源就會把富餘的電能調送到其他電能不夠用的地區,以緩解他們的電力不足的問題。
那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況呢?
我國目前發電量最大的依然是火力發電,這是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燃料燃燒所產生的熱能來發電的發電方式。雖然火力發電技術成熟,成本較低,但是利用率低,對環境污染大,會加劇溫室效應,且利用的是不可再生資源,長久的使用,最終會導致資源枯竭,不符合可持續的理念。隨著水能、風能、核能、太陽能等綠色能源的開發和應用,電力行業響應碳中和碳達峰的理念,現在一些發電廠已經慢慢轉型,開始用火電+綠色能源結合發電。
但這樣就產生了新的問題。由於綠色能源大都是利用自然條件產生能量,相對於火力發電的可調節性,自然的千變萬化使它的發電量不固定,有波動,是不可控的,也不可調節,更複雜的是,當這個不穩定因素,分散在全國各地的電力基建中時,那穩定性更是變化不一,傳統方式很難控制。於是產生了併網難、消納率低等問題,甚至出現了「棄風」、「棄光」等現象。所以產生了「綠色能源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