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感同身受的故事,警醒我們熱愛生活。
這是法國作家馬克·李維,創作的一部關於講述日常生活中平凡小事的書,沒有大起大落的起伏,有的只是治癒人心的普通情感。它能讓我們意識到,冬去春來,凋零的花終究會再盛開。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懷有希望的生活。
書中描寫的故事就好像發生在你我身邊,同樣的彷徨無知,同樣的感同身受,在某個時間段突然的心靈感應。
書中最快抓住我目光的不是主角,他應該屬於男二,(男主的朋友)盧克。他沒有與影子交流的超能力,他是麵包師傅的孩子,從小的夢想是當一名醫生。他知道麵包店的收入難以負擔他的學費,而且家裡需要他這個勞動力。因此他選擇繼承父親的事業,他為家庭所做的付出讓人心疼。
在個人夢想與家庭利益中,他不惜委屈自己。
他一直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當他不知道父母親為什麼忽然要求他學醫的情況下,他也是選擇聽從。而某天去海邊遊玩的一個早上,當身邊的老人享用他做的麵包一臉滿足時,他好像突然明白了什麼。
於是他下定決心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麵包師傅,給大家創造滿足感和幸福感。然後他就快速地打包行李回鄉下,回到父親身邊學習手藝。不過這一次,和上次不同,他並不是出於家庭所做的決定,而是一種快樂決定。
剛開始看是特別心疼他,總覺得他是不是太聽從父母的想法了。畢竟,他可以有一個「體面」的工作,但是看著看著,好像堅定了自己做一名麵包師的想法。他治癒了自己心中的創傷,也成功告別了以前的自己,懷著對生活的嚮往走向了自己更深的夢想。
他最終的決定也告訴我,也許曾經的我們都有很偉大的夢想,我們也為那個夢想努力過,堅持過,但是那個夢想不一定讓我們幸福。也許生活中每天所做的平凡小事,更能讓我們快樂。我們所需要做的是,好好生活,感受生活的美。
也許和成年人的煩惱相比,兒童的煩惱真的是小巫見大巫。只是,兒童卻不這麼認為。可是將來的我們,也將會像父母那樣不屑一顧處理兒童的小心思,不站在他們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這是值得悲哀的。
可是這就是平凡生活啊,這就是我們無數人都有過的經歷。長大後的我們背井離鄉,為了父母的老有所依,為了自己的夢想得以實現,為自己以後的生活打拚。無論如何,我們都會帶著人生的期盼,走出去,為家庭分擔一部分壓力,這就是生活。
書裡面的故事述說的都是人生的微小事情,但是渺小的表象下卻似乎蘊含著偉大的種子。它能很好地抓住我們的眼球,逼迫我們重新審視成長過程中苦和樂。在這閱讀的過程中,我們會貢獻淚水,也會收穫成長。
其實在剛開始看這本書時,很多人都會問自己,這本書是否值得一讀,我要不要堅持下去。但是,隨著閱讀的深入,這個問題就是慢慢消失,只剩下書中瑣碎小事帶來的靈魂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