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作為、奉獻餘熱!懷集「關工人」抗疫一線顯風采

2020-03-02     肇房網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懷集縣「關工人」積極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湧現出不少「抗疫不偷閒,老驥獻餘熱」的動人故事。他們放棄頤養天年的休閒時光,志願參加上門排查、宣傳教育、守卡檢測等防疫工作,用行動彰顯出「夕陽無限好,黃昏更精彩」的「關工人」風采。

「這裡人手不夠,我去值守。」春節過後,藍鍾鎮教師村設置防疫測溫點, 75歲的鎮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馮善述主動報名參加值守。連日來,他一直穿著志願者紅馬甲堅守在教師村路口的測溫點,對出入車輛和人員進行檢查測溫,一絲不苟地履行防疫職責。

馮善述(左一)在教師村路口測溫點值守。

藍鍾鎮朝陽橋是沙坪村、佛甘村的主要通道,村委會在橋頭設置防疫測溫點,能起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作用。鎮關工委副主任李炳深、沙坪村關工委主任廖玉羅都已年過七旬,但他們執意要參加值守,1月30日以來每天都在朝陽橋頭值守,吹風下雨也不退縮,為守護當地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默默地奉獻力量。

「現在全國人民都在抗疫,廣大的醫務人員還奮不顧身支援湖北武漢,我們在這裡值守,算不上辛苦,也是為抗疫做點工作。」李炳深對關心他的人如是說。

主動作為、奉獻餘熱!懷集「關工人」抗疫一線顯風采

李炳深(左一)在藍鍾鎮朝陽橋頭值守。

詩洞鎮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徐如金在中和村委會總豐自然村路口連續守卡多天,有時還日以繼夜值守通宵,但他從不喊苦叫累,仍然精神振奮,為守護老區人民的身心健康發揮餘熱。

徐如金在中和總豐村口值守。

懷集縣教育系統關工委成員梁宜謙是一名退休教師,也是懷集安定獎教助學會黨支部書記,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後,他首先以助學會黨支部的名義發出倡議書,號召下轄志願者服務隊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然後協調組織志願者到社區、村寨和高鐵站出口的測溫點值守,對進出人員進行信息登記和體溫測量,並進村入戶排查「六類人員」,參與協助全縣疫情防控工作。

截至目前,全縣19個鄉鎮共有2000餘名安定志願者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成為當地奮戰在防疫一線的重要力量。

安定會志願者在測溫點值守。

在梁村鎮大連村,有一群活躍在戰「疫」一線的「五老」人員,他們都是六七十歲的離任村幹部,面對疫情,充分發揮老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衝鋒在前,排查人員、宣傳政策、值守卡點,樣樣都不落於年青人,在防疫一線作出表率。在他們的帶動下,其他年輕黨員和村民群眾也紛紛加入到防疫值守隊伍中,大家眾志成城、同心抗「疫」。

大連村離任村幹部入戶發放防疫宣傳單張。

聶增梅、高愛桂、鄧連省是60多歲的參戰老兵,立過戰功,在這次疫情防控中亮明黨員身份和退役老兵身份,危難時刻挺身而出,進村入戶宣傳引導、排查登記和守卡值班等,以實際行動充分彰顯了「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軍人本色。

退伍老兵和社區志願者參加防疫工作。

年過六旬的馬寧鎮新龍村「五老」人員林萬強騎著摩托車,手拿擴音器,穿梭在村頭巷尾充當「流動宣傳車」,把最新疫情信息以及相關防控措施及時告知村民,呼籲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戰「疫」。

林萬強騎著摩托車在村頭巷尾流動宣傳。

2月14日,冷坑鎮60多歲的老黨員歐運興一個人駐守在村口測溫點,突然狂風暴雨席捲而來,他為了保護檢測資料和防控物資,以一己之力撐住帳篷傘,待到其他人趕來相助仍堅守一線,有人拍下視頻放在朋友圈被刷爆了,獲得不少人的暖心點贊。

歐運興(左二)和村幹部奮力撐住帳篷傘。

歐運興在村口登記進出人員信息。

同時,部分縣關工委成員還積極采寫抗「疫」文章,在市、縣報紙、網站等媒體刊發10多篇新聞報道,正能量宣傳防疫工作的先進事跡,努力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鼓與呼。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懷集「關工人」積極配合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主動作為、無私奉獻,成為抗「疫」一線的「逆行者」,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讚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sJcm3ABjYh_GJGV9R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