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拿到脂肪肝的體檢報告時都會一笑了之或置之不理,不就是有點兒脂肪肝嗎?周圍的不少人也都有啊,就是亞健康嘛;要不就是近期吃得太好了,或者是人太胖了,需要多運動運動減減肥,或者少吃一些肉了!我們都知道汽車需要定期保養,但對於身體往往忽視平時的關愛,結果就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任由脂肪肝在默默地發展,直到有一天.......
脂肪肝要重視定期體檢
一、殊不知,脂肪肝已成為我國的第一大肝病!
我國由於B肝病毒感染人數眾多,有約7000萬的B肝病毒攜帶者和2000萬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大家的注意力一直都放在如何進行肝炎病毒的防治。伴隨著B肝疫苗的廣泛使用,B肝病毒感染已經在青少年中的發生率降到不到1%的水平,相信以後和B肝病毒感染相關的肝病發生率也會越來越低。
B肝病毒相關性肝病的發生會越來越低
流行病學數據顯示,脂肪肝已經取代病毒性肝炎成為我國居民的第一大肝臟疾病,抽樣調查顯示:中國成人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約15%,計算一下大概的數量就是2億人左右,其中80-90%為單純脂肪肝,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占所有慢性肝病患者的49.3%。所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確的損肝因素所致的脂肪肝,以瀰漫性肝細胞大泡性脂肪變為主要特徵的臨床病理綜合徵,包括單純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等。
酒精性肝病是眾所周知的,飲酒對身體百害而無一利,但仍然還是有很多人在長期大量飲酒,而治療酒精性脂肪肝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戒酒。那麼除了飲酒之外,導致脂肪肝發生的原因相對比較複雜了,特別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發生受多種因素影響:首先,是和胰島素抵抗和遺傳易感性密切相關,也就是說某些人天生就容易罹患脂肪肝;其次,伴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如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合併脂肪肝的發病率要遠高於一般人群;再次,藥物及某些毒素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損傷,肝臟受損後的一種表現就是脂肪肝,如化療藥物伊立替康就容易引起脂肪肝;此外,不合理的膳食結構、過度節食、快速減重等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內大量增加,消耗肝內的谷胱甘肽(GSH),使肝內丙二醛和脂質過氧化物大量增加,損害肝細胞,導致脂肪肝。
脂肪肝在肥胖人群高發
二、脂肪肝可不是肝臟表面一層脂肪那麼簡單!
不少人認為脂肪肝就是在肝臟表面有一層厚厚的脂肪,甚至有病人要求醫生像吸脂一樣做手術把肝臟表面的脂肪去掉,要知道,脂肪肝可不是能夠用手術刀來治療的疾病,脂肪肝是指正常肝細胞內的脂肪含量超標,是因為肝細胞內的脂肪堆積過多引起的肝臟瀰漫性病變。
脂肪肝用手術刀可治不了
正常肝臟的含脂量約2-4%,醫學上對於脂肪肝有明確的病理學診斷標準:如果肝細胞內脂質蓄積超過肝濕重的5%,或在光學顯微鏡下每單位面積>30%的肝實質細胞出現脂肪變性時,就可稱為脂肪肝。前文提到過,非酒精脂肪肝是以瀰漫性肝細胞大泡性脂肪變為主要特徵,意思是在光學顯微鏡下肝細胞內脂滴的大小的不同,除大泡性肝脂肪變之外,還有小泡性肝脂肪變,後者通常起病急、病情重,表現為急性脂肪肝,如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往往後果比較嚴重;大泡性肝脂肪變的起病較隱匿,臨床症狀輕微且無特異性,表現為慢性脂肪肝,這也是為什麼絕大多數人在不知不覺中有了脂肪肝。
三、脂肪肝的嚴重危害究竟有哪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脂肪肝的出現是致病因素日積月累而形成的,當然脂肪肝並不像腫瘤或肝炎病毒對肝臟危害那麼大,絕大多數脂肪肝的預後還是不錯的,大多數脂肪肝人群往往也沒有明顯症狀,只是在體檢是才被發現,稱為單純性輕度脂肪肝。
脂肪肝容易出現消化不良
如果脂肪進展為中到重度,就會出現經常上腹脹、食慾減退、乏力、消化不良、口臭或兼有右上腹不適或疼痛等症狀,不少人還會擔心是不是得了「肝癌」,其實這時候症狀的出現是由於脂肪肝引起的肝臟腫大和肝功能異常所致,增大的脂肪肝會引起肝區不適甚至疼痛,而肝臟代謝解毒能力的下降則引起肝功能異常和消化不良等症狀,這時候稱為脂肪性肝炎,抽血化驗會出現轉氨酶指標異常。
如果在這時候仍然不加以控制,嚴重的脂肪肝會出現肝細胞的缺血變性壞死,肝臟修復往往不能恢復正常結構,繼而形成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現在的肝癌發生中已經有部分患者既往沒有肝炎病毒感染,只是由於長期脂肪肝引起的。在我國《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中,已經將嚴重脂肪肝定義為肝癌致病的高危因素之一,現在知道脂肪肝沒那麼簡單了吧!
脂肪肝是肝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脂肪肝危害的還不只是在肝臟,特別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發生是和胰島素抵抗有關,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的發生往往同時出現,這樣的人群還需要警惕冠心病、腦血管病、其他腫瘤的發生。
四、脂肪肝的治療絕不是減肥這麼容易!
很多人都嘗試過節食和減肥,最終以難以堅持和失敗告終,那麼脂肪肝的治療絕不只是減肥那麼簡單,而不恰當地快速減重反而有可能加重脂肪肝的病情,那麼脂肪肝該如何治療呢?
1)病因治療——去除病因和誘因,治療原發疾病
尋找病因並祛除是治療任何疾病的根本,脂肪肝也一樣,酒精性脂肪肝就需要嚴格戒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藥當做「慢病」來治,單純性脂肪肝如果及時去除病因,肝內脂肪沉積可在數月內完全消退,脂肪性肝炎則需要更長的治療時間,配合輔助保肝抗炎藥物。
控制體重也要循序漸進
2)控制體重
體重超標(BMI>28)者通常建議在6~12個月內通過飲食、運動,減輕體重的7~10%,不建議減肥速度過快(>5kg/月),否則容易誘發或加劇脂肪性肝炎和纖維化,合理的減少脂肪有利於改善肝功能指標,還可改善胰島素抵抗和肝臟組織學變化。
3)飲食療法
肥胖性脂肪肝:嚴格控制總熱量攝入,包括脂肪、膽固醇和單糖、雙糖類食物的攝入;糖尿病性脂肪肝:低熱卡、低脂肪、高纖維素飲食,合併糖尿病腎病者的蛋白攝入量也要控制在1.0g/Kg之內;高脂血症性脂肪肝:重點是限制動物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增加脂類中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限制單糖和雙糖攝入,多吃香菇、木耳、芹菜.山楂、綠豆芽、茭白、番茄、黃瓜等。
健康飲食對脂肪肝的防控很重要
4)脂肪肝合併疾病的治療
非酒精性脂肪肝在隨訪5~10年內發生代謝綜合徵、2型糖尿病、冠心病的機率較普通人群顯著增加,需要重視血黏度、血脂、血糖、血壓、胰島素抵抗等指標,根據需要使用抗血小板、調血脂、降血糖、降壓等藥物。
五、脂肪肝的防控關鍵還在於預防!
脂肪肝的發病不僅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在青少年的發生率也不低,看看那些肥胖兒童和大腹便便的年輕人,如果從年幼時就養成的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那麼成年後就很難改變,因此,脂肪肝的防控任重道遠,要從小抓起:
兒童要遠離快餐類食物
1)合理膳食,每日三餐營養成分要搭配合理,主食粗細搭配,不過多攝入甜品和脂肪,在保證營養均衡的同時儘量選擇優質蛋白質,少食辛辣、刺激、碳酸、奶油、酒精類食物和飲料,足量的蛋白質攝入可以清除肝內脂肪。
2)保持運動的習慣,慢跑、桌球、羽毛球、游泳等有氧運動利於脂肪的消耗,最好是與家人及朋友一起鍛鍊,推薦每天應參加30~45 min中等強度的體育活動。
有氧運動有利於控制體重
3)保持良好心理和生活行為,避免多坐少動、晚睡熬夜、通宵娛樂、不恰當節食減肥、高脂肪高熱量等不良生活習慣。
4)慎用藥物,特別是來歷不明的所謂保健品和天然藥物等,嚴格戒酒戒煙,加強定期體檢。
結語
醫學證明,脂肪肝與膽結石、糖尿病、胰腺炎、等疾病都有一定的關聯慢性腎病,嚴重的脂肪肝也會增加肝硬化、肝癌的發生,因此一旦發現脂肪肝,切不可置之不理,應積極主動尋求病因,及時調整生活方式,必要時接受正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