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體制內單位的領導會忍讓副職?看懂這10個潛規則,差點信了

2022-07-21     職場火鍋

原標題:為什麼體制內單位的領導會忍讓副職?看懂這10個潛規則,差點信了

問:我們是體制內的單位,剛入職,就發現了一個「顛覆認知」的「怪現象」。我們單位的正職是「一把手」,具有「抓一把」的威力。按道理說,副職理應尊重正職、害怕正職。可是,我們單位的正職總是讓著副職,好像懼怕副職的樣子。這是為什麼?

體制內職場的規矩比江湖規矩要嚴肅得多,副職要維護正職的權威,正職要發揮副職的作用。一般情況下,副職是不敢跟正職「掰手腕」的,只要正職沒有「硬傷」,副職是贏不了的。

體制內單位出現這種「副職不怕正職」的反常現象,以前以為是因為正職的胸懷寬廣、虛懷若谷。後來才發現,正職一旦坐穩了職位,還是要打擊這種副職的,不是不報,時辰未到。看懂這10個潛規則,我們差點相信了他們的胸懷,最後,還是相信了基本「人性」!

【1】底層邏輯,單位的副職與正職都是班子成員,屬於提級管理的,副職並非正職選配,而是由上級選拔,甚至交流任職,正職都不知道。所以,副職的使用權不在正職手裡,正職對副職的約束力,往往與副職是否守規矩有直接關係副,副職「擺爛」,正職就比較麻煩。

【2】副職資歷比較老,本來應該「提正」的,突然上級「空降」了正職,搶了他的「飯碗」。資歷很老的副職也是有一定威望的,根基深厚,嫡系眾多,肯定對正職不服氣。所以,正職初來乍到,在記得根基沒打牢之前,對副職有些忌憚,要採取「防守策略」。

【3】正職有把柄捏在副職的手裡。副職也是班子成員,在他的分管領域,內情是比較清楚的。比如,正職插手了他分管的「工程、採購、投資」等「肥差」,讓副職拿住了證據。正職自然要忌憚副職,不敢跟他鬧翻臉。

【4】班子有「違規」行為,副職和正職都是有責任的。如果副職「搗鼓」正職,自己也會受牽連。但是,正職比副職還害怕,因為自己的責任更大。所以,副職揪住了正職的小辮子,正職是「懼怕」副職的,如果鬧得「兩敗俱傷」,正職的損失比副職要大。

【5】副職年輕力壯、年輕有為,嗷嗷待哺多年了,早就想對正職「取而代之」了。正職到了「快退二線」的年齡,開始「混日子」,占著位置不做事,還不給副職讓位置。副職非常討厭正職,在言行上自然流露出「不滿意、不尊重」等意味。

【6】正職是因為特殊原因被「突擊提拔」起來的,甚至他還曾是資歷比較好的副職的「部下」。比如,某單位要強推「年輕化」,突然提拔了一位年輕的副職為正職。有些副職是真不服氣。有些副職是「倚老賣老」,根本不把「晚輩」放在眼裡。

【7】副職能力強,有個性,作風霸道,甚至冒犯正職。正職保持了正職應有的「樣子」,包容萬象、胸懷寬廣,不計較副職的言行,以團結為重,忍氣吞聲,哄著副職幹活。只要副職不挑戰他的地位,正職對副職也是能忍則忍、能讓則讓,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8】副職是女性,尤其是那種「女強人」,性格霸道,咄咄逼人。正職作為男性領導,性格寬厚,既然拿不住她不如容忍她,以展示自己的「寬容的姿態」,好男不跟女斗。所以,在班子裡,那種「女強人式」的副職就容易「占便宜」,大多數的男性成員都會讓著她。

【9】副職自己的問題:有的副職就是「刺頭」甚至是「混不吝」;有的副職年齡大了,倚老賣老;有的副職失意了,破罐子破摔;有的副職對正職有意見,故意找茬搗亂;有的副職心存惡意,唯恐「單位」不亂。副職不服從正職的管理,正職如果對上訴苦,上級還會批評正職不會「帶隊伍」,所以,政治有苦難言,只能忍讓。

【10】有些副職的本事不大,但脾氣不小;能力不太大,但架子還不小。這是為什麼呢?不是副職長得「帥」,而是「上面有人」。有些副職的提拔,完全靠「後台硬」上來的。這類副職,別人都會讓TA三分!其實,正職不是「懼怕」副職,而是「懼怕」副職背後的盤根錯節、錯綜複雜的「神秘力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fb2e45bcfcaca6415f5749e41b166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