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任縣級部門一把手,有機會調市委宣傳部科長,該不該去?

2022-08-11     職場火鍋

原標題:35歲任縣級部門一把手,有機會調市委宣傳部科長,該不該去?

我當年也有一次往上走的機會,被我的「小貪心」給錯過了。職場如江湖,很多事情一旦錯過就不會再來。現在想起來,我的心裡還會滴血。

N年前,我在央企的基層一線工作,擔任了一個小吏,因為每天要開早會,單位每天給補助10元錢,一個月就200多塊,在當年也不算小數目。有一次,北京總部要借調我去工作,我當時已經是一個小頭目了,每天開會還有一點補助,覺得在當地已經是「有點地位」了,所以,我拒絕了那次借調,並推薦了我的副手去。

N年過去了,我在當地升到了中層,再往上走進廠班子(處級)實在太卷了。央企的單位即使是基層單位也都是巨無霸型的,一個廠子上萬人,班子成員七八個,想進班子的機率都是千分之一的。我的副手被我推薦去總部借調,後來留下了,兩三年後就被提拔為副處級,現在已經是副局級領導人員了。而在央企基層單位,99.99%的人止步於正科級。

副手去北京總部之後,趕上了房地產騰飛的黃金十年,當年200萬買的房子已經接近2000萬元,在我們家鄉可以買一棟居民樓了。

說這個故事是什麼意思呢?在體系內的職場混,如果你的志向遠大,想進入高職級的層次,那麼,一定要堅持「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的原則,能往高處走,就不要往低處流。咱們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第一,你要追求什麼?

你要追求長遠的目標(高職級)還是當前的實惠?你要追求家族的生活質量與事業發展相得益彰,還是當前的小富即安?你要走行政序列還是D內序列?等等。有時候,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個方向都非常好,就看你選哪一個?

第二,你看重實權還是機會?

關於這個答案,不同層次和高度的人會有不同的認知境界。比如,有人更看重實權,自己說了算,寧當雞頭不當鳳尾。有人更看重視野,寧當鳳尾不當雞頭。

舉一個例子:部委的一個處長,就是一個「大頭兵」,但他的視野是全國性的,思維的高度和廣度不是一個地方官員所能比較的。一個縣委書記也是正處級,但他的實權可以影響當地的上百萬人,手握重權,影響當地的經濟走勢,影響多少老闆的發財夢想。

縣委書記,大機率是能走到副廳級職位上的,但是,當上縣委書記的難度是非常大的。部委的處長,大機率是能走到正廳級職位上的,當上正處級的難度遠遠小於縣委書記。

再往更高的層次看,部委年輕處長的事業走向的寬度比縣委書記要大得多,甚至可以曲線救國,直接下到市裡掛職,然後干到縣委書記的職位,還可以干到更高的職位。職位的廣度也是非常大的,可以走行政序列、D內序列、事業單位、學校、央企,等等。理論上是可以當幾十個口子任職的。

但是,部委的處長在追求更高遠的目標的過程中,要比縣委書記清貧一些。很多實惠性的問題,縣委書記動動嘴皮子就能辦到,處長要拐彎抹角都辦不到。往上走的追求是,追求事業的廣度和高度,是一項長期投資。縣委書記,不是一個道路的方向,完全是主政一方,大權在握,可以揮斥方遒、造福一方水土的存在。

兩者的方向和路徑是不一樣的。

第三,兩個職位的對比。

如果從務實的角度、抓住當下的維度、追求實權的層次看,35歲的縣級部門一把手(部門科長、局長、主任),已經是相當不錯了。在縣城已經是鳳毛麟角了。如果在部委,35歲可能已經是副處級了。

35歲的縣級部門一把手,還要看部門的重要性和提拔的權重。有些部門的一把手,能進一步進入副縣級的機率是很大的。有些部門的一把手,雖然有實權,但進入副縣級序列的難度很大,正科級就是很多人的天花板了。

市委宣傳部里的科長,一般來說,七八個科室都比較重要,內部提拔以及外放的機率要大於縣級部門正科級。宣傳部長進常委,屬於強勢部門,把自己的七八個科室長安排出去的能力還是有的。如果說,宣傳部科長提副處的機率是70%的話,縣級部門正科級提副縣級的機率是40%左右,而且還必須是重要的部門。一些冷門的部門,這個機率還要低一些。

第四,當下的職業對比。

縣級部門的一把手,主政一方,負責一個全面的工作,抓管理、帶隊伍、管全面,是一個「面上」的鍛鍊。一把手的人事、財務、協調、辦事等權力是直接的,很多事情自己就能說了算。屬於「塊」。

市委宣傳部里的科長的職業性質完全不一樣,負責一個單項或單方面的工作,垂直抓好上下一條線上的工作,甚至沒有人事權,也不帶隊伍,一般沒有財務權,辦事能力相對狹窄。比如,可以在分管領域有話語權,在其他領域,就是協調的權力了。

如果你比較務實的話,大多數都會選縣級部門的一把手,管一個全面,也不用親自幹活,指揮別人打仗就可以了。市委宣傳部里的科長就是一個大頭兵,親自寫材料,還要親自跑腿。

綜上,如果是我,我會選市委宣傳部科長,選擇更寬廣的事業線,選擇更好的生活環境,選擇更好的教育資源,追求更高的長遠目標。你從縣裡定居在市裡,還有機會調到省里,家庭生活要往大城市裡走,教育資源要往大城市裡走。您說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e777edad3d4227b7029e87201056d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