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患者如何度過「三伏天」?

2019-07-25   天津中醫一附院

【天津中醫一附院智慧門診全攻略】

【手機可以查詢檢驗報告啦】

【冬病夏治·風濕科三伏貼】

【冬病夏治·小兒三伏推】

【冬病夏治·呼吸科三伏貼】

【冬病夏治·耳鼻喉科三伏貼】

血液科 文/張偉鋒 編/郭江水

血液病患者如何度過三伏天

常言道「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近期,天氣開始進入夏季最悶熱潮濕的日子。在潮濕悶熱的天氣,正常人都感覺暑氣難耐,對於身患血液疾病的朋友更覺難過。伏天,暑濕最盛,暑熱傷津,濕邪困脾。津液耗失,會使人口渴、乏力。脾為濕困,不思飲食,上腹痞滿,則周身重著。血液病患者,本身貧血,氣血虧虛、脾腎虧虛者多,所以暑濕當季,易使病情加重,需要特別注意。

忌油膩

油膩食物為濕熱屬性,容易生濕助熱,滋膩脾胃。血液病患者本身多脾胃虛弱,在暑濕季節,更易被油膩食物所傷,從而加重病情。

不貪涼

涼冷過度,易傷陽氣,特別是易傷脾陽。脾陽受損,易見便溏、腹瀉。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陽受損,氣血生化乏源,會加重血液病患者的貧血、血細胞減少。

適寒溫

室溫不可過熱,亦不可過冷,血液病患者免疫力差,因害怕感冒,不敢開空調,使室內溫度過高,使人經常汗流浹背。中醫認為,血汗同源,大量出汗,同樣消耗陰血,大量出汗,氣隨津脫,也易傷氣。所以,室溫過高,出汗太多,易傷氣血,更加重血液病患者的病情。一般夏季室溫,對血液病患者,保持在26到28攝氏度為宜。

節飲食

夏季氣溫高,食物容易腐敗變質。血液病患者免疫力差,更易受到傷害,如果不注意飲食衛生,就很容易患腸炎、痢疾等腸道傳染病。所以,飲食要現吃現做,不吃剩食。瓜果現洗現吃,不要放置。

慎起居

夏季則宜晚睡早起,中午儘可能午睡。血液病患者切記不能在樓道、屋檐下或通風口的陰涼處久坐、久臥、久睡。睡眠不要過堂風,更不宜久用電風扇,因夏令暑熱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大開,易受風寒侵襲,吹的時間過久可能會引起頭痛、腰肌勞損、面部麻痹或肌肉酸痛等。

注意補水

酷熱的天氣之下,補水當然必不可少。如果血液病患者出汗較多,已經出現口渴表現,這說明機體已經明顯缺水了,此時我們可以自己配製一些淡鹽水飲用,以避免脫水、電解質紊亂的發生。

以上內容僅用於健康教育學習交流

老年人就醫服務月

近日,我院將舉辦系列科普講座活動,充分考慮老年人群的就醫需求,切實提高老年患者的就醫感受,服務老年患者。具體安排如下:

南院區講座安排

北院區講座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