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養殖 | 食慾旺、增肥快,這份增肥技術詳解免費給你們

2019-08-02     飼料植物精油

肉牛是一類以生產牛肉為主的牛,體軀豐滿、增重快、飼料利用率高、產肉性能好、肉質口感好,所以非常適合農民養殖。

養殖肉牛需要掌握的增肥技術有哪些呢?一起去看看吧~

首先,想讓肉牛上膘快,先要解決掉肉牛食慾差或不進食的情況,要去除導致牛愈發瘦弱,阻礙牛的生長的因素,因為這些嚴重影響著肉牛養殖的經濟效益。

所以,我們先要調理肉牛食慾差的問題,要先做這幾件事:

1、驅蟲

對於食慾較差的、日漸消瘦的肉牛,第一反應就應該是驅蟲,肉牛寄生蟲主要是體內和體外寄生蟲,而引起食慾差大多是體內寄生蟲,如蛔蟲、線蟲等。

它們蟲卵到發育成蟲只需兩月左右,成蟲後進入肉牛的腸胃,影響肉牛食慾。可在獸醫指導下,進行驅蟲。

2、養胃養腸

肉牛食慾差可能是身體原因造成的,比如傷食積滯、消化不良以及便秘。

這時我們在投喂時加入辣椒提取物,健腸道、促進消化,提高採食量,同時還可以增加肉牛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3、消除胃腸道炎症

肉牛的腸胃炎症會導致食慾差的情況,一般腸胃炎症外部表現為食欲不振、拉稀、便秘等情況,出現這種狀況,在飼料中適量磺胺脒喂食,連續2-3天即可治癒。

4、瘤胃取鐵

瘤胃取鐵是養殖場常做的一件事,肉牛在進食時常常將一些鐵絲、鐵釘等金屬物吞食下去,導致金屬物質不能消化,而對牛胃造成損傷,輕則影響食慾,重則導致肉牛死亡,所以一般養殖場都會定期的瘤胃取鐵。

當調理好肉牛食慾之後,就開始增肥的重要步驟了,那就是解決怎麼喂的問題,要注意以下幾點,請養牛人一定要注意:

一、飼料搭配

不少養牛戶並沒有合理的飼料搭配方案,而是憑藉自己的感覺隨意添加各種飼料,這樣容易造成營養失衡不僅會影響肉牛的生長而且還會造成飼料浪費,養牛戶應根據肉牛生長對營養的需求合理對飼料進行搭配才可以。

精料搭配:玉米62%、豆粕24%、麥麩8%、預混料4%、食鹽0.8%、小蘇打1.2%;

粗料搭配:青貯玉米秸稈60%、大豆秸稈或花生秧粉20%、優質青乾草20%;

日糧搭配:育肥前期精粗飼料比4:6,育肥中期精粗飼料比4.5:6.5,育肥後期精粗飼料比5:5。

(大家可根據當地飼料資源對以上飼料搭配方案做適當調整)

二、定時定量

肉牛飼喂一定要做到定時、定量,使肉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才能提高肉牛的食慾與飼料利用率,進而提高肉牛的生長速度。

一般育肥期的肉牛日採食乾物質量為體重的2.8%~3.2%,可分早、晚兩次進行飼喂,外加一次補料,一般早晨飼喂可占35%、晚上飼喂可占45%、補飼可占20%,每次飼喂之間必須間隔6小時以上以便肉牛充分休息、反芻。

另外喂完2小時內若不能採食乾淨,應及時將剩料清理出來,避免出現變質與影響下一餐食慾。

三、堅持生喂

農村傳統養牛習慣將飼料加熱煮熟後飼喂,不過這種做法並不太適用於現代化養牛:

一來需要大量消耗人工與燃料增加了養牛成本;

二來經過高溫處理後飼料中的營養將會損失10%~15%;

三來加熱不當便會使飼料中亞硝酸鹽含量增加造成牛亞硝酸鹽中毒,因此養牛戶最好改熟喂為生喂。

這裡需要注意,大豆中含有抗營養因子會影響肉牛的消化吸收,因此飼喂豆類飼料時一定要先採用加熱或其他方式將抗營養因子破壞掉,不過市場上所售的豆粕、豆餅等一般在加工過程中已經過高溫加熱,故而不用進行再次加熱。

四、儘量濕喂

肉牛飼喂分為干喂、稀喂與濕喂三種方法。

干喂:

直接投喂乾料既省時又省力,不過肉牛採食過程中需要很多的唾液浸濕飼料會對食慾造成一定的影響,另外乾料還會減弱胃腸消化功能對飼料利用率造成一定的影響。

稀喂:

飼料中加入大量水看起來猶如稀湯一般,牛採食後看起來吃的很飽但其實吃進去的大部分都是水,不僅沒有足夠的營養供肉牛消化吸收,而且大量的水會增加肉牛的循環負擔平白消耗能量,並不利於肉牛的抓膘增肥。

濕喂:

飼料中加入適當的水拌勻,以手抓成團指縫稍有水滴滲出為宜,這樣不僅可以軟化飼料提高適口性,而且還可以提高飼料的消化利用率,十分利於肉牛的抓膘增肥。

綜上所述,農民朋友如果想通過養殖肉牛來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就要多注意正確的養殖技術,希望本文可以幫助到大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QZdXGwBUcHTFCnf4Ps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