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聚焦|醫藥板塊引關注 特效藥概念股「一日游」?

2024-08-13     金融投資報

本文約1800字 閱讀完約4分鐘

金融投資報記者 薛蕾

近期,新冠病毒防治概念股掀起「漲停潮」。8月12日,廣生堂、凱普生物、以嶺藥業、新華製藥、貝瑞基因、四環生物、科華生物、達安基因等多隻特效藥概念個股漲停。

8月13日,新冠防治概念股回調,截至收盤,之江生物股價跌幅超6%,香雪製藥、廣生堂、睿智醫藥等跌超5%。

部分概念股近期股價表現 制表 陳雨禾

1

感冒藥銷量有所增加

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世界衛生組織相關數據來看,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數在全球範圍內都出現了再次抬頭現象。

據中疾控近日公布的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情況數據顯示,7月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重症病例203例、死亡病例2例。流感樣病例中,新冠病毒陽性率從7月1日~7月7日的8.9%,持續上升至7月22日—7月28日的18.7%。夏季流感等病毒感染占比下降,新冠病毒感染人數有上升,占比升高。

此外,廣東省疾控局最新公布的2024年6月和7月該省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顯示,6月份廣東省新冠病毒感染髮病數為8246例,7月份為18384例,增加了1萬餘例。

8月13日,金融投資報記者走訪了成都多家線下藥店,從多家藥店銷售人員處得知,最近抗病毒藥物和感冒藥銷量有明顯提升。

「抗病毒顆粒、藍岑口服液等常規的藥物銷量比較好,當成感冒治就行,也沒有什麼特別推薦的藥物,最近賣得好的仍然以家中常備藥物為主。如果普通感冒藥無法緩解症狀,建議及時就醫。「某藥店工作人員表示。

2

各公司研發進展不一

據金融投資報記者了解,現有新冠特效藥主要集中在兩大技術路徑:一是以中和抗體為核心的生物大分子藥物,二是針對複製等關鍵步驟的小分子化合物藥物(如3CL蛋白酶抑制劑、RdRp抑制劑)。

前者主要通過特異性地與新冠病毒S蛋白的RBD區域結合,進而阻斷病毒與宿主細胞的感染過程,但RBD區域恰恰是新冠病毒突變最為頻繁的部分,導致了許多抗體藥物在面對變異株時療效銳減甚至失效,中和抗體藥物目前均已被EUA或撤市;後者通過抑制病毒複製中的關鍵酶來發揮作用,是目前臨床治療新冠的主要手段,但也都存在一定的短板,如3CL蛋白酶抑制劑存在聯合用藥禁忌、RdRp抑制劑具有潛在致遺傳突變的風險等。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疫情給相關上市公司帶來的影響正逐漸縮減,而各相關公司在新冠藥物研發方面的決策和進展亦不盡相同。

先聲藥業近日披露,今年7月8日,集團創新藥先諾欣(先諾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評審批,由附條件批准轉為常規批准,適應症為:用於治療輕中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COVID-19)的成年患者。先諾欣成為國內首款獲得常規批准的口服抗新冠病毒藥物。

舒泰神於今年3月26日發布了《關於舒泰神終止部分在研項目臨床試驗的公告》,基於當前新冠疫情形勢,公司決定終止BDB-001注射液、STSA-1002注射液、STSA-1005注射液、STSA-1002和STSA-1005聯合用藥項目在COVID-19適應症方向的研究工作。

廣生堂方面,公司首個創新藥阿泰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商品名:泰中定)已於2023年11月獲批。公司一季報顯示,隨著報告期創新藥泰中定的持續銷售,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2004.76萬元,同比增長36.06%,虧損大幅收窄77%。不過一季報中並未發布相關藥物的具體收入情況。

智飛生物在8月9日回復投資者提問時稱,智飛龍科馬獲批附條件上市的重組新冠病毒疫苗(CHO細胞)可用於預防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所致的疾病(COVID-19),是國際首個註冊上市的新冠病毒重組蛋白疫苗。

3

中成藥市場潛力更大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不管是股市還是藥店,在這次新一輪的病毒抬頭期,中成藥市場潛力明顯更大。

例如12日漲停的香雪製藥,旗下主力產品為抗病毒口服液,在2023年市場銷量4.3億元,較上一年度增長142.83%,橘紅系列銷量2.17億元,較上一年度增長138.31%。米內網數據顯示,目前零售藥店所售抗病毒口服液的生產企業數量達20多家,而市場TOP2企業占據約80%市場份額,香雪製藥銷量為抗病毒口服液品類第一。

同樣漲停的還有中藥企業特一藥業。公司旗下主力產品止咳寶在2023年成為咽喉疼痛和咳嗽症狀的止咳中成藥品類黑馬。據公司年報,2023年止咳寶片的銷量突破10億片。公司生產的乙醯氨基酚片和布洛芬片產品也被選為《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常用藥參考表》發熱症狀常用藥物。

此外,以嶺藥業的市場關注度也明顯增加。連花清瘟膠囊/顆粒作為明確在藥品說明中標註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型、普通型」的呼吸系統藥品,在2023上半年中國公立醫療市場中成藥感冒用藥中居第一名,占市場份額26.19%(米內網數據)。中康開思數據顯示,2023年零售端感冒用藥/清熱類市場規模約413億元,連花清瘟膠囊/顆粒占市場份額3.78%,為第五名。

編輯|陳雨禾

校檢|袁鋼

審核|劉柯

本文為金融投資報jrtzb028(微信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金妹兒。轉載須在正文開頭顯著位置註明稿件來源及作者名,違者必究。

:028-86968491

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51120180008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86b6cfd168b16ad6cd5ba18b3f0bf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