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還能小看易烊千璽?

2019-11-19   一起換種生活吧

《少年的你》到了馬上就要下檔的日子了。

這部電影稱不上國產片的奇蹟,但絕對算得上今年男的的驚喜。

上映僅僅四天,票房突破6億,單日熱搜也高達7個。

李銀河親自點贊,並且各大V全力推薦,全網口碑高度的一致。

上映第5天,也沒有走向疲軟的態勢,瞬間7億票房,豆瓣高分8.4,去除掉部分一星黨的影響,真實的評分應該更高才對。


從作品年度十佳,到足與影史地位極高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青春片里的高山《陽光燦爛的日子》比肩。


甚至,有不少營銷號、粉絲說:


——易烊千璽走的是梁朝偉、張震的路線;

——易烊千璽身上有少年張震的影子。


這部電影和易烊千璽到底是不是被大家謬讚了?

背景,高考前夕。


人物事件,一個成績好,卻備受校園欺凌的女孩陳念,遇到了一個把打架鬥毆變成家常便飯的少年小北。


受到校園暴力的陳念需要小北保護,小北笑著說那你「欠我一次」,心甘情願地永遠在她身後,上學、放學一直陪伴。


老師說著「學習能改變未來」的話語,占掉書桌一半的複習資料、高考那天校門口雨中等待的家長的畫面,都讓人瞬間穿越回少年時代。


不得不說,《少年的你》各種鏡頭語言結合運用的非常不錯,有濕答答的路面、街角的昏黃、街邊的霓虹、小北小心綁起的菊花,翠綠的操場....一切的一切都顯得親切且自然,代入感很強。

誰還能小看易烊千璽?


考試結束後,學生們撕掉學習資料任它漫天飛舞,周冬雨行走在白花花的掉落的紙張中,有一種終於結束的輕鬆。

相信有不少人跟本妞一樣,看到這一幕心理很是感慨,多少年沒有經歷過這般如釋重負的感覺了。


「我們都生活在陰溝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有符合落魄少年的孤獨,又加了點日式青春電影的唯美。


只不過,這些很少有人討論,從電影上映第一天開始,最多的話題都圍繞在演員身上。

談到演員,不得不夸一下周冬雨。

對於周冬雨,我一直覺得她的整體形象能在娛樂圈擁有一方天地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提到演技誰也不能否認她的實力

整部戲中不少哭戲,都分寸拿捏到位,層次把握鮮明。

陳念,一個倔強想要反抗,自卑又自尊極高的少年。

在面對譏笑時,她眼裡有不安、有憤怒、有難過的淚。

有時候又有絕望、有失控。

有隱忍、有悲涼。

誰還能小看易烊千璽?

整個表演,幾乎沒有出戲的時候,周冬雨小小的身體里,卻有極大的力量,表演張力十足,這和陳念這個人物十分吻合。


易烊千璽呢?

大概是兩個字:「驚艷」


眾所周知,他是個演技「新人」,去年剛剛考入中央戲劇學院。

他在戲中表現相當震撼。

小混混,眼神凌冽。

監獄裡倆人四目相對,靠眼波流動和面部表情來表達情緒,兩人互相扶持的感動以及「你竟然還是回來了」的無奈自然流露。(注意看下圖的表情變化,秒殺一眾小鮮肉)

四字弟弟的情緒轉換不錯,雖然情緒層次的區分沒有周冬雨那麼清晰,但對於一個剛接觸影視的人來說,完成度確實也有80分。

再加上一向內向羞澀的他,在鏡頭裡吞雲吐霧、低頭淺笑、時不時還小小因為「硬不硬」開個車,這種與平時形象的極大反差加了不少分。

看完整部電影,我似乎開始有點相信易烊千璽似乎真的要成為打破「流量」和「實力派」壁壘的人,最有可能拿下影帝的新生代。


看到不斷出現的「未來可期」四個字,我突然有點心疼四字。

大家都說,易烊千璽是三小隻里走得最穩的。

確實。

首部主演電視劇作品《長安十二時辰》,豆瓣評分達8.3,今年國劇評分第二。


首部主演的電影《少年的你》豆瓣評分8.4,有85%的觀影者打了4—5星。

易烊千璽接受媒體採訪時卻說,自己和小北最像的地方是——


都想「反抗現在身邊的環境」。

反抗現在流量至上的環境。

作為曾經的流量代表,鹿晗曾經說過一句話:

「我們不是不可以,而是要花很長的時間去揣摩研究一個角色,現在的流量做不到。」

雖然這句話讓他被嘲了好久(沒辦法,演個科幻片把自己演糊了),但不可否認,他說的是大實話。

流量,意味著火,意味著賺錢,意味著忙。


即使無數藝人不斷在鏡頭面前強調「作品」「實力」的重要性,但是一邊參加活動,一邊拍戲,偶爾還要接綜藝是他們的生活常態。


利用間隙時間背台詞、深夜匆忙趕回劇組,真的可以揣摩好角色嗎?作為演員需要的生活沉澱、解放天性,在流量的束縛下他們真的可以捨棄嗎?或者說他們真的有時間能夠做到嗎?


就連如今嘗到流量甜頭的楊紫,似乎也開始爭做青春偶像一姐,接連和肖戰、吳亦凡搭檔新劇。


流量從來都不是原罪,但不可否認的是,流量卻是枷鎖。

它告訴偶像談戀愛等於失業,所以肖戰承諾粉絲:我35歲前不會戀愛。

它提醒偶像如果你不時常營業,我還有N多個新牆頭可以爬。

你要曝光,你要新聞,單單只靠演一部戲是不可能的。

越是頂流,享受了無數的誇讚,就越被流量的鐐銬鎖住。

所以,未來可期四個字,並不是認同他的能力,而在於他敢不敢沉澱,突破自我,突破壞境。

是否有真正的演員用幾年時間磨練一個角色的耐心,以及除宣傳期外隱世於公眾視野的低調。


那究竟什麼樣才算是真正的演員?

前幾天,鞏俐將要上線的新片《中國女排》公布了預告片,鞏俐用一個背影、走路的姿勢就告訴你:「我就是郎平」。

形神俱像,仿佛嵌入了靈魂。

梁朝偉拍《色戒》時,摟著湯唯過街,原本一遍過,演完後,梁卻要求重來,原因是:剛剛的走路方式用的是《2046》里的周慕雲,不是易先生的。

這些對於細節的把控,是一個演員需要用時間去揣摩的,用心去體會的,而要做到這些的演員,更多時候不是在營業而是在「待業」。


因此,能不能掙脫「流量」枷鎖,不怕「疼」的前進,才對得起「未來可期」這四個字。

願,易烊千璽「未來可期」,不負眾望,最終再無人敢小看這個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