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明明識破了諸葛亮空城計,為何還要撤軍

2023-11-17     掌柜講歷史

原標題:司馬懿明明識破了諸葛亮空城計,為何還要撤軍

導語:諸葛亮作為智計卓越的代表,我相信很多人在閱讀《三國演義》之時,會將諸葛亮視為自己的偶像。書中的諸葛亮就像是能夠看懂人心一樣,在他的扶植之下,原本孱弱的劉備也能夠與曹操抗衡,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司馬懿作為《三國演義》中老謀深算的代表,他懂得隱藏自己的光芒,掩住自己的野心,在曹操在世的時候,司馬懿一直夾著尾巴,但是曹操看出了司馬懿此人野心勃勃,絕不是他表面給大家呈現出來的狀態,因此在他去世之前曾告訴過曹丕一定要小心司馬懿。

但是曹丕並沒有聽曹操給他的建議,反而一直重用司馬懿,如此一來漸漸地放大了司馬懿手中的權利,他也做了曹操當年做的事情,狐假虎威,挾天子以令諸侯,無論三國之間再怎麼爭鬥,最終盡歸司馬家。

在空城計中諸葛亮與司馬懿的交手,有人說空城計是諸葛亮在故弄玄虛,而司馬懿為人詭計多端,因此他總是以猜忌的目光看別人。諸葛亮正是算準了司馬懿心中所想,所以空城計才能夠成功。

但是依著司馬懿當時兵臨城下的狀態,他完全可以輕易的射殺諸葛亮,他為什麼沒有這麼做?反而在思慮了半天之後大喊:有埋伏,快撤退!其實此時還有可能司馬懿已經識破了諸葛亮在唱一出空城計,他只是在有意的配合而已,因為司馬懿要圖謀更大的事情。

諸葛亮當初在進行第一次北伐戰爭之時,他派出了兩位將領,一位是馬謖,一位是趙雲。由於其對此次北伐戰爭非常的重視,所以幾乎出動了全城的力量,因此當時整個蜀漢僅僅剩下了幾個老弱婦孺以及文臣而已。

諸葛亮原本以為一切都在其掌握之中,趙雲很輕鬆的完成了任務,但是馬謖卻沒有按照諸葛亮提前籌謀的計策,擅自做主,一意孤行,最終導致其大意失街亭。

此時的諸葛亮面對司馬懿的兵臨城下,不得不唱一出空城計。當時的諸葛亮在城牆上悠閒自在的彈琴,司馬懿手中的弓箭手已經距離他很近,可以輕易的將其射殺。縱然諸葛亮在城內已經設好了埋伏,那麼他也無法保證在此次空城計中自己能全身而退,其實能夠讓諸葛亮非常有信心地唱完整出空城計,根本原因在於他算準了司馬懿的心理。

司馬懿在觀看周圍的地形之後,其實一下子就明白諸葛亮在唱空城計,但是他又能非常配合的大喊周圍有埋伏,帶領著魏軍極速撤退,其實司馬懿的這一行為就已經非常異常了。司馬懿配合諸葛亮唱這一出空城計,其實也是為了保護自身的安全。

當時的司馬懿已經在魏國炙手可熱,在魏國的所有將領中只有司馬懿才能夠抵擋住諸葛亮,因此曹睿雖然很忌憚司馬懿,但是無奈之下,也只能放權給他,讓他與諸葛亮進行廝殺。如果司馬懿此時派弓箭手射殺諸葛亮的話,其實是輕而易舉的。

但是諸葛亮一旦去世之後,整個蜀漢對於魏國來講,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失去了最強勁的對手,那麼司馬懿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必要,對於曹睿來講,司馬懿存在的最大價值便是他能夠制衡諸葛亮,最大程度的保護魏國江山不受侵害。

如果司馬懿此時命弓箭手輕易地射殺了諸葛亮,那麼後來等待他的一定也是滅亡之路,因為他在曹睿的面前,已經沒有了存在的價值,所以為了自身的安全,他也要保護諸葛亮的安全。

有的時候保護自己的敵人,也是在保護自己,就像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對決過程中,司馬懿大兵壓境,每一次諸葛亮都能夠算準其心裡,甚至還有了死諸葛嚇退活仲達的典故。縱然司馬懿再多疑,那麼在面對自己軍事實力以及裝備都完勝蜀軍的情況下,他又有何必要必須要心存疑慮,駐足不前呢?

總結:因為他更擔心的是,一旦諸葛亮被他殺害之後,那麼他也失去了利用的價值。諸葛亮也成就了司馬懿,通過諸葛亮也讓司馬懿威震天下。

當曹睿去世之後,司馬懿這些年已經積蓄了實力,他瞅准機會除掉了曹爽,從此之後大權在握。雖然司馬懿沒有實現稱帝,但是其子孫卻建立了屬於司馬家族的政權。或許其家族為了保障自己的權利獲得的名正言順,因此一直非常的善待曹操的後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1cdd67ed46a5868bb35ba2c66bf22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