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雙節臨近,豬肉價格的走勢和市場供需情況備受關注。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畜牧獸醫局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當前肉類供應有保障,生豬生產將逐步恢復。
多措並舉穩定市場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監測信息處處長辛國昌說,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的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下降情況判斷,今年豬肉產量可能會出現明顯減產、市場供需存在一定缺口,但從肉類總體供應看,考慮到替代品生產發展較快、豬肉消費下降、進口增加等因素,今年肉類供應是有保障的。
目前,除去雲南、四川、湖北外,全國其他省份的疫區已全部按規定解除封鎖,生豬生產和運銷秩序逐步恢復,全國豬肉市場總體穩定。部分曾發生疫情的養殖場戶已恢復生產,有的復養生豬已出欄上市。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認真貫徹落實有關穩定生豬生產和豬肉保供穩價的部署要求,加快恢復生豬生產,穩定基礎產能,支持養殖場戶補欄增養,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優化種豬跨省調運檢疫程序。同時,配合有關部門落實扶持政策,儘快將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規模養殖場臨時性生產補助、能繁母豬和育肥豬保險、養殖場戶貸款貼息等政策落實到位。
超長「豬周期」何時解套?
正常的「豬周期」,通常以豬肉價格與玉米等飼料的價格聯動機制為主導,飼料價格上漲導致養豬成本增加,豬肉供應就會相應減少。豬肉供應減少導致價格上升,又會激勵更多的養殖戶投入生產,進而供應增加、平抑豬肉價格。因此,正常的豬周期大約為期3到4年,上一波周期的波峰,也就是價高時段,是在2016年。這樣的變化規律是可以由市場自發調節的。
但是,本輪由非洲豬瘟疫情而引發的價格和供需關係的劇烈變動,已經無法用普通市場規律來調節。在此背景下,本輪「豬周期」的波峰可能會超過以往時限。
農信互聯首席分析師夏晨豐
No.1
欄中有豬,就是幸福
在保障自己的生物安全和成活率的情況下,當前生豬養殖戶的收入還是非常可觀的,目前已經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峰,比2016年的時候利潤還要高。
據我們測算,現在如果能夠正常出欄的話,一頭自繁自養模式下的外三元出欄豬的利潤可以達到將近1400元每頭,這個是歷史最高水平。
高收益也意味著高風險,在經歷了近2年的虧損之後,大多數散戶和中小規模養殖企業短期之內補欄意願較弱。隨著各地穩定生豬生產的政策性補貼落實到位,恢復生產將首先從規模企業開始。
農信互聯首席分析師夏晨豐
No.2
產能恢復尚需時日
經歷過2018年到2019年的虧損之後,小規模養殖戶的資金情況其實還是比較緊張的。這次補欄、產能的恢復的話,主要還是要集中在中大型的規模化養殖企業,散戶補欄的困難程度還是相對要大一些的。
基礎產能就是我們的母豬,現在這些養殖場即使想要補欄,仔豬也好、母豬也好,它的供應相對來說也是比較緊張的。所以綜合來說,如果現在政策能夠給力,那麼整體產能肯定是先從規模企業、大中型規模企業開始恢復,但是散戶還是比較慢,恢復的時間也要慢一些。
針對小規模養殖戶和散戶,夏晨豐建議,要綜合考量資金實力和防疫能力,量力而行,不要因為價格高而倉促入場。
農信互聯首席分析師夏晨豐
No.3
本輪豬周期將大幅延長
根據農業農村部公布的最新的數據,全國的能繁母豬的存欄量同比下降幅度已經達到了31.9%,可以說過去十年以上都沒有過這樣的降幅。所以這個周期對比以往來說,有更多的不可控的因素,在方向、時間上都會有很大的延長。
我們預計下半年會有一定的補欄,但是不會特別明顯,真正產能恢復可能要到明年,或者是以非洲豬瘟疫苗的上市作為一個標誌性的起點開始,然後整個產業才能有一個良性的、比較穩定的產能的恢復。
記者:張程
編輯:李偉民
責任編輯:舒晶晶
記者:張程
統稿編輯:李偉民
責任編輯:舒晶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y7T8GwBJleJMoPMH0G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