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擾素治療B肝患者有哪些不良反應?如何處理?

2019-10-25     中國醫學論壇報

1、哪些病人應該進行抗病毒治療?

2、抗B肝病毒治療藥物有哪些?

3、為何要選用一線抗B肝病毒治療藥物、如何用?

4、口服抗病毒治療病人有哪些注意事項?

5、B肝口服抗病毒治療能停藥嗎?

6、哪些B肝病人可以選用干擾素治療?

7、干擾素治療病人有哪些不良反應、如何處理?

8、口服抗B肝病毒藥物可聯用干擾素嗎?

9、慢性B肝病人為什麼要定期監測?

10、慢性B肝能治癒嗎?

了解以上問題的專業回答

進入本期正題

干擾素治療的不良反應及其處理

流感樣症候群表現為發熱、頭痛、肌痛和乏力等。可在睡前注射,或在注射的同時服用解熱鎮痛藥。

一過性外周血細胞減少:如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0.75×109/L和(或)血小板<50×109/L,應降低IFNα劑量;1-2周後複查,如恢復,則逐漸增加至原量。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 ≤0.5×109/L和(或)血小板<25×109/L,則應暫停使用。對中性粒細胞明顯降低者,可試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療。

精神異常:可表現為抑鬱、妄想和重度焦慮等精神病症狀。對症狀嚴重者,應及時停用IFNα,必要時會同精神心理方面的專科醫師進一步診治。

自身免疫現象:一些患者可出現自身抗體,僅少部分患者出現甲狀腺疾病、糖尿病、血小板減少、銀屑病、白斑、類風濕關節炎和系統性紅斑狼瘡樣綜合徵等,應請相關科室醫師共同診治,嚴重者應停藥。

其他少見的不良反應:包括腎臟損害、心血管併發症、視網膜病變、聽力下降和間質性肺炎等,應停止IFNα治療。

具體病例分析

病例一:患者男性,26歲。慢B肝多年,未正規治療。

近複查結果顯示ALT 392 U/L,HBV DNA 4.65×E5 IU/ml,E抗原 125 S/CO,S抗原1383 IU/ml。就診後接受聚乙二醇干擾素抗病毒治療。

3天後因發熱頭痛等不適再次就診。訴用藥當天約4小時後出現發熱,逐漸加重達39.5度,伴明顯頭痛,全身酸痛。按醫囑多喝水,休息。

未經藥物治療2小時後逐漸緩解。第2天仍有明顯發熱和頭痛全身酸痛。第3天熱退,但仍頭痛明顯再次就診。

問題:應該停用干擾素改用核苷(酸)類似物治療?還是和患者多溝通,並對症處理,繼續干擾素治療。

病例二:患者女性,45歲,父親有慢B肝和肝癌。

近查ALT稍高,達92 U/L,HBV DNA 2.32×E3 IU/ml,E抗原 陰性,S抗原135 IU/ml 陽性,AFP和血常規正常。B超檢查提示慢性肝炎。

接受聚乙二醇干擾素治療後1個月複診。訴治療初有發熱頭痛等症狀,已逐漸消失。但常感乏力。

複查結果,ALT/AST 123/78,HBV DNA小於檢出值,WBC 2.3×109/L,PLT 98 ×109/L,Hb 145 g/L。

問題:應停用聚乙二醇干擾素改用核苷(酸)類似物抗病毒治療?還是繼續聚乙二醇干擾素治療,加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對症處理。

了解答案真相

干擾素的不良反應及治療口訣

藥物反應須關注,尤其使用干擾素。

發熱頭痛像流感,全身酸軟不舒服。

食欲不振很口苦,體重下降緊勒褲。

血像改變要有數,中性粒系要維護。

脫髮雖然不嚴重,女性患者很在乎。

血糖甲功勤複查,少見反應也兼顧。

不良反應看似多,個體差異定程度。

對症處理多關懷,醫患協同來克服。

講者簡介

萬謨彬 教授

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教授。

曾長期擔任本學科帶頭人,曾任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分會委員(6-9屆),上海市醫學會感染病專業委員副主任委員,解放軍醫學會傳染病專業委員會常委、上海市感染與化療學會副主任委員。

上海市醫學會資深會員,《中國感染化療雜誌》、《中華傳染病雜誌》和《中華肝臟病雜誌》編委等。與全國著名專家一道參與制定或執筆我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和《干擾素治療慢性B型肝炎專家建議》。

曾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上海市醫學科技獎、軍隊科技進步獎等獎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vnnBW4BMH2_cNUgkr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