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奇妙的合方,專治「咳嗽釘子戶」,平息劇烈咳嗽、痰喘、嘔吐

2023-06-17     醫者榮耀

原標題:一個奇妙的合方,專治「咳嗽釘子戶」,平息劇烈咳嗽、痰喘、嘔吐

自古以來,就有著「內科不治咳喘,外科不治疥癬」,為什麼呢?因為這些疾病看起來簡單,但是實際上治起來卻不那麼容易。有時候,就連一個小小的咳嗽,都可能會讓醫者煞費苦心。為什麼呢?《黃帝內經》說了,「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不僅如此,「五運六氣皆令人咳,非獨寒熱」。所以,就連一個小小的咳嗽,背後牽動的可能是一個大體系,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並非不可能。

記得前段時間,一個朋友剛開始因為一個小小的感冒,但是沒有引起重視,沒幾天就開始咳嗽,而這一個咳嗽,直接讓人難受不已,為什麼呢?咳嗽太過劇烈和頻繁,由於剛開始也以為咳嗽很簡單,就去藥店自行選用了定喘止嗽丸、枇杷止咳膠囊、蘇黃止咳膠囊、養陰清肺顆粒、小青龍顆粒等中成藥,效果並不理想,而且,咳嗽還是十分劇烈。一次我們聚餐,飯還沒吃完,就咳吐了幾次,當時也是隨口一問,為啥不喝點中藥

講真,有很多人的確不愛喝中藥,寧願搞點中成藥,也不願喝中藥,因為有些中藥的味道,實在是不可口。由於咳嗽劇烈,且自行選用的藥物沒有效果,只能妥協,喝中藥。當時的主要症狀是咳嗽十分劇烈,幾乎沒停過,喉嚨癢咳白痰,咳嗽過於劇烈時,會嘔吐,還伴有氣喘,不思飲食,平躺著睡眠時咳嗽持續,直到睡著後才會停下來。還有一個現象就是喝冷飲和吃冷食後,咳嗽十分劇烈,一旦咳嗽,要持續幾個小時,才會停下來。診脈發現,雙寸脈浮,余脈皆沉。

當下看了這個情況後,覺得這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寒性咳嗽而已,雖然已經是夏天,但臨床表現卻是一派寒象,所以毫不猶豫,用射干麻黃湯打底,合桔梗湯與麥門冬湯。方藥如下:射干9g,麻黃12g(先煎),生薑12g,細辛3g(先煎)、紫菀12g,款冬花12g,五味子9g,大棗7枚,半夏12g(先煎),麥門冬30g,浙貝母15g,甘草6g,桔梗9g,3劑。其中,麻黃、細辛、半夏先煎半小時,再將其餘中藥一起煎煮,每次服用150毫升,每天3~4次。

三劑中藥還沒喝完,基本已經痊癒。大約一個星期後,因為氣溫驟降,再次感冒咳嗽。覺得只是一個感冒咳嗽,就沒太重視,自行用了一些中藥和西藥來緩解症狀,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基本上使用了各種各樣的藥物,比如西藥有阿斯美、氨溴索、乙醯半胱氨酸泡騰片、阿奇黴素等;中成藥有止咳立效膠囊,養陰清肺顆粒,百合固金片,蛇膽川貝枇杷膏、寒喘祖帕顆粒、止咳寧嗽膠囊、蘇黃止咳膠囊、枇杷止咳膠囊等;中西醫結合藥有復方甘草浙貝氯化銨片……竟然遷延一個來月都沒有好轉的跡象,嚇得他一度懷疑是不是患了肺癌。

沒辦法,實在受不了了,還是得喝中藥。當下看診,咳嗽劇烈頻繁,基本咳嗽停不下來,咳嗽時間長了還會嘔吐,咳白痰,偶有胸悶喘憋,飲食不太理想,納差,胸骨間、肋骨間肌肉疼痛喉嚨中痰涎甚多,且難以咯出,有一種咳不出來、咽不下去的感覺,診脈發現,右手三部及左寸左關脈浮,左尺脈沉。實際上,這依然還是一個寒邪咳喘,仍然適合使用射干麻黃湯。

由於咳得時間過長,也不想太折騰了,希望一次性喝藥就能痊癒,於是就開了射干麻黃湯、半夏乾薑散與三子養親湯合方。方藥如下:射干12g,麻黃15g(先煎),乾薑12g,細辛6g(先煎),紫菀15g,款冬花15g,五味子12g,大棗7枚,半夏15g(先煎),陳皮15g,紫蘇子9g(微炒,搗碎,布包,後下),白芥子9g(微炒,搗碎,布包,後下),萊菔子9g(微炒,搗碎,布包,後下),3劑。其中麻黃、細辛、半夏先煎30分鐘,然後再將除紫蘇子、白芥子、萊菔子三藥外的其他中藥一起煎煮,快要煎好的前十分鐘,將微炒、搗碎的紫蘇子、白芥子、萊菔子,放進去煎煮,每次150毫升,每日四次(日三夜一服)。

喝了一劑藥,咳嗽已經不劇烈,但是仍然很頻繁;喝了第二劑,咳嗽已經衰其大半;第三劑喝了一半,並嘗試喝冷飲、吃冷食,發現咳嗽並未加重,第三劑喝完,咳嗽痊癒,諸證消失。為了恢復肺脾功能,叮囑服用兩盒參苓白朮散的中成藥。過了半個月,問及時,已經全部ok了,肺脾功能大好,不僅神清氣爽,還能吃嘛嘛香,還一個勁兒地感嘆中醫神奇,使用了那麼多中成藥和西成藥,效果不理想,沒想到開方抓藥,竟能藥到病除。

要說這兩次的咳嗽,其實第一次的咳嗽劇烈程度遠比第二次要重,但是第一次的中藥阻擊咳痰喘吐的能力卻是很強的,但是第二次的中藥無疑也是對於咳痰喘吐遷延日久的一次有力狙擊。兩次開方,都是13味中藥,都是以射干麻黃湯打底,不過第一次是初咳,因此合方選用了桔梗湯和麥門冬湯,三劑中藥就已控制症狀;而第二次開方,由於咳嗽了一個多月,而且使用了太多的成藥,雖然還是以射干麻黃湯打底,但是合方卻選用了半夏乾薑散和三子養親湯,依然三劑中藥控制症狀。

其實第二次開方,看似只有三個合方,實則大有玄機。相比第一次開方,方中細辛的藥量增加了,這樣驅寒的能力也增強了;生薑換成了乾薑,這個藥一換,既有射干麻黃湯的大部分原班人馬,還有半夏乾薑散的能量以及小青龍湯意,起到行水化飲的作用;而加一味陳皮,宗二陳湯意,起到除濕化痰的作用;再加三子養親湯降逆氣、去痰痞、消食滯。就這樣,咳嗽了一個多月的頑證,在不顯山不露水的幾味平淡無奇的中藥加持下,獲得了痊癒。之所以,叮囑痊癒後,服用參苓白朮散的中成藥,還是因為咳嗽時間太長了,對肺脾的傷害需要修復,而參苓白朮散看似與治咳嗽沒啥關係,實則它能「隨風潛入夜」,給肺和脾加上一層「保護膜」

咳嗽、咳痰、氣喘、嘔吐,這些都是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都傷及了肺和脾,甚至還傷及了腎,而射干麻黃湯全方的用藥,實際上照顧了肺(麻黃、紫菀、冬花)脾(大棗)腎(五味子)三髒,而射干麻黃湯,堪稱是一個專治「咳嗽釘子戶」的專方。而第一次開方選擇麥門冬湯鎮吐,是因為第一次的痰涎並不重,有半夏、浙貝母足矣,而第二次選擇三子養親湯鎮吐,是因為痰涎太過壅盛,雖然是寒痰,但是痰涎聚集的速度和程度太猛烈,不僅需要出動三子養親湯,還需要將生薑改成乾薑,半夏乾薑組合,既能增強驅寒暖胃止嘔的能力,又能增強祛痰止咳平喘的能力,一舉多得。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射干麻黃湯具有平喘,減輕氣道炎症反應[1],以及抗炎,改善氣道重塑,改善肺功能,增強機體免疫[2]等藥理作用;麥門冬湯具有干預肺纖維化早期及形成階段的病理變化,以及防治放射性肺損傷、增強免疫力、抗腫瘤[3]等藥理作用;三子養親湯具有平喘鎮咳祛痰,抑菌,消食[4]等藥理作用。尤其是將生薑換成乾薑,半夏與乾薑組合,尤其對於寒飲嘔逆、寒痰喘嗽病症[5],大有奇功。無論是寒飲咳嗽,還是寒痰咳喘,我們都認為,射干麻黃湯要優於小青龍湯,而咳痰喘頻繁發作,還導致嘔吐,無論是麥門冬湯,還是三子養親湯,都能發揮一定作用。

參考文獻

[1]辛鳳.射干麻黃湯的藥理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21):154.

[2]方敏惠,張保偉.射干麻黃湯的現代臨床運用和藥理學的研究進展[J].智慧健康,2022,8(30):53-56.

[3]李寧,宋建平,王振亮.麥門冬湯最新藥理研究與臨床應用進展[J].中醫研究. 2013,26(8):74-76.

[4]沈映君.中醫藥學高級叢書·中藥藥理學(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5]張智華.《傷寒論》方中半夏生薑與半夏乾薑藥對應用比較[J].湖北中醫雜誌,2009,31(11):58-59.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神希園(全球中醫人士的精神家園,中醫生命科學的博物圖鑑),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ebb5b02256e32825c0a078b29055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