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公司臨時通知加班,同事蔡姐不得不帶著她6歲的兒子童童,一同趕往辦公室。蔡姐把兒子安排在自己的工位上做作業,自己就跟著大夥一起忙開了。
可小傢伙有些坐不住,對蔡姐嚷嚷道:「媽媽,我不想寫作業,我要看電視!」「這裡沒電視!給你說了幾遍,不准看電視,乖乖寫作業!」蔡姐忍不住發飆。
礙於蔡姐的怒吼,童童不敢再造次,埋下頭繼續寫作業。但依舊能夠見到他坐在椅子上,不安分地扭動身體,可見作業寫得真是不情不願。
事後,我問過蔡姐,為什麼童童小小年紀「電視癮」還不小呢?蔡姐無奈地搖搖頭:「這都怪他奶奶,童童小時候經常讓他看電視。還說看電視孩子不哭不鬧很聽話,時間久了,孩子就上癮了。」
「唉!」蔡姐嘆口氣繼續說:「看電視的後遺症現在全跑出來了,孩子專注力不行,做什麼事都三心二意,心心念念就想看電視。」
孩子看電視真有這麼大的「殺傷力」嗎?
同為媽媽的我,很怕孩子步後塵,所以回家後趕緊查閱了相關資料。還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國外研究發現,孩子12歲之前看電視的時間過長,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存在極大的危害。除了電子屏對孩子視力造成的損傷外,看電視對孩子智力發育也是有影響的。
相關科研人員指出,電視畫面頻閃速度非常快,而孩子的大腦根本無暇對電視畫面進行「處理和理解」,大腦完全是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態。看電視的時間越長,孩子的大腦就會處於疲勞狀態。
而大腦在運作中,所釋放出的腦電波也會因為看電視這個狀態而發現改變——負責思考的β波會減弱,負責催眠的α腦波會增強。
因此,對孩子而言,看電視純粹只是眼睛「過癮」,圖個「熱鬧」罷了,根本沒有完全消化內容,這種被動輸入的方式,讓孩子喪失了主動思考的意識。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缺乏耐心、專注力受影響。
弄明白看電視對孩子的危害之後,我當即就開始採取行動。「一刀切」不允許孩子看電視是行不通了。
這年頭電子產品太多,讓孩子生活在完全「隔離」,不接觸電子產品的環境中也不太現實。但起碼作為家長,我得想盡辦法將危害降到最低。
如何降低看電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三個要點要牢記:
1、跟孩子約定看電視的合理時長
我首先跟孩子約法三章,不管是多麼感興趣的電視內容,每天看電視的時間也不能超過1個小時。並且我對孩子看電視的坐姿、與電視保持的距離,都做了要求。
看電視的過程,也不允許孩子一動不動,「一看到底」。每看20分鐘,都要給予眼睛休息的時間,要求孩子站起來稍作走動或是眺望遠方。
一開始,孩子不肯接受,總是喜歡挑自己認為舒服的姿勢看電視,針對於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不看完更是不肯罷休。但這時候,我拿出了家長雷厲風行的態度,堅決不肯妥協,告訴孩子只有兩個選擇,要麼遵守我們的約定看電視,要麼不准看電視。最終,孩子還是乖乖聽話的。
2、替孩子過濾一些電視節目
現在是電子信息時代,不可否認很多電視節目還是具有一定的針對性的。要想讓孩子從電視節目中學習知識,那麼電視節目甄選就很必要。
信息量太大的電視節目,不符合孩子的年齡段,只會讓他們處於被動接受,損傷大腦的健康發育。家長可以挑選一些簡單的、具有教育意義的電視節目,讓孩子觀看。
3、學會幫助孩子轉移興趣
上述兩個要點只是「治標」,並非「治本」。要擺脫孩子對電視節目的依賴,就要幫助孩子轉移興趣,擴大他們的生活半徑,挖掘他們更多的興趣愛好。比如:跟孩子約定每周讀完兩本書,跟孩子一起制定野外郊遊計劃,帶著孩子一同去爬山、採摘,和孩子一起動手做手工等。
很多看電視的孩子,都是因為家長沒時間陪伴,以至於他們靠電視節目來打發時間。越無聊、越依賴,最終越看越入迷,形成了惡性循環。一旦孩子發現有更新鮮、更好玩的事情,電視對他們的吸引力自然就沒那麼大了。
寫在最後:
電視雖說不是洪水猛獸,爸媽們不要因為孩子看一會電視,就認為孩子不可救藥,從電視里接受一些新鮮資訊,對孩子而言也並非是壞事。但凡事都逃不開「物極必反」的規律,看電視也一樣,孩子過分沉迷,就會出現負面影響。
希望本文分享的三個方法,能夠幫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對電視的依賴。你家的孩子都看電視嗎?爸媽們都有什麼阻止孩子看電視的好建議呢?